“夸孩子还有错?”废掉一个孩子最快的方式,就是极力夸奖他!

Professor有个在国外从事儿童教育工作的朋友。回国期间,她跟Professor探讨过育儿相关问题,她发现中国父母特别爱夸孩子。

比如在餐厅里,她看到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轮番劝诱下,勉强喝了半杯牛奶,喝完以后瘪着小嘴儿,一脸不情愿的样子。她身边长辈的眼神却像放光一样,围着她不停夸奖:“你真棒!真厉害!”

朋友不禁疑惑:“这么大的孩子自己吃东西,难道不是再正常不过?

在老一辈“打击式教育”下成长起来的家长们,为人父母后会有意识得避免重蹈父辈覆辙,注重对孩子进行“鼓励式教育”/“赏识教育”。

初心是好的,但若没有明确的鼓励指向,一味赏识,就会变成一种“精神鸦片”,甚至把这种宠爱和鼓励与其特定行为相连,这就改变了整个行为的初衷,反倒不利于孩子的认知与成长。

就像《通过奖赏来惩罚》一书中,阿尔菲·科恩说的那样:

“为渴望的行为提供好处比直接威胁并约束其行为缺失的方法(或因这种欲望本身而产生的行为)更加不好控制”。

如何认识夸奖,如何给予孩子肯定和鼓励,是广大家长朋友们需要深入了解的课题。

过度夸奖会养出“玻璃心”孩子

青年作家蒋方舟,年少成名,7岁开始写作,23岁就成为《新周刊》副主编,是一个标准的“别人家的孩子”,她的童年便沉浸在大人们的肯定与赞美中。

可她在成年后,却发现这种想得到更多赞美的“虚荣心”使自己形成了一个脆弱的“讨好型人格”。

“因为太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了,而成了一个谄媚的人。”

蒋方舟在节目中自曝,她在八岁时就开始看《马尔克斯》,十岁就翻阅《米兰昆德拉》,她说那时的自己并不是真正因为喜欢而阅读。

“纯粹为了虚荣,为了让大家觉得好惊讶,这么小的小孩。跟杂技表演没什么区别,跟电视台上面七岁能背小数点后面一百位的那种小孩没有什么区别。”

因为期待得到大人和外界的认可,被人喜欢的需求被前所未有地放大了,害怕别人对她失望。

她习惯了有意无意的迎合大人,掩饰自己的真实面,“从来不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也不会展示自己很愤怒的一面”。

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Carol Dweck在《终身成长》中曾提出两个心智模式,成长型心智模式僵固型心智模式

拥有成长型心智模式的孩子,乐于探索新事物,能够直面生活中的错误和失败,不会轻易灰心丧气,总能越挫越勇。

受僵固型心智影响的孩子往往“输不起”,无法接受失败和挫折,害怕暴露自己的弱点和不足,面对前方的目标,畏首畏尾,不敢全力以赴,生怕付出得不到回报,会显得自己太无能。

父母随时随地的夸奖,极容易使孩子形成虚假的自我认知,强化孩子僵固型的心智,减弱孩子的抗挫折能力,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能失败,一旦失败就会失去外界的肯定,丧失自我价值感,进而患得患失。

泛滥的赞美稀释了努力的价值

大家应该都听过《伤仲永》的故事吧?

古代有一个孩子叫仲永,从小便是天才,父母认为他是早慧的孩子,便经常带着孩子去参加亲友聚会,炫耀孩子的才华。

席上众人,无一不惊叹仲永的才华,但是却没有人提醒他,玉不琢不成器。再好的璞玉,也需要通过精雕细琢,才能成为绝美玉器,焕发长久光彩。

父亲的短视和泛滥的赞美阻碍了仲永的发展,他蹉跎了宝贵的成长岁月,一代“神童”最终泯然于众人。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如果赞美泛滥,那努力就变得廉价和不值一提。大量的溢美之词,会让孩子忽略个人努力的价值,产生一种“只要稍微努力一下就能得到表扬”的“偷懒意识”,用尽量少的努力换取大人的表扬,安于现状,放弃进取,陶醉于虚幻的满足感之中。

一旦产生这种心理,孩子就会误解努力的意义,认为努力的终极目的就是获取表扬,而非创造价值。

如何正确夸奖孩子呢?

1)要具体的赞扬,不要空泛的夸奖

当孩子克服困难完成了一件事以后,要注意从细节入手表扬孩子,用具体的描述代替空泛的评价。

例如,孩子吃完饭以后,把自己的餐具洗干净了。可以试着这样夸奖ta:

“宝贝你真棒,我刚刚看到你洗得很仔细,态度非常认真。”

“你做到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是一个懂得承担责任的男子汉了。”

“今天你自己把自己的碗筷刷干净了,帮爸爸妈妈分担了家务,谢谢你宝贝。”

2)陪孩子一起“复盘”,ta这次棒在哪里

夸奖应侧重于夸奖孩子的态度和过程。引导孩子分析和思考,自己为什么会进步,又是如何凭借自己的力量解决困难的。

例如,孩子在自己的努力下,完成了一幅难度很大的拼图。可以这样称赞他:你做得太好了,虽然刚刚开始,你遇到了很多麻烦,找不到相互匹配的拼图,但你没有向爸爸妈妈求助,一直专注地寻找拼图中的规律,你看,靠你自己的力量也可以做得非常好!

3)批评与赞美相辅相成

赞美很重要,适当的批评也不可缺少。无论在孩子成功还是失败时,都不要忘记在赞美和鼓励之后,给孩子一个温柔的“提醒”。

毕淑敏曾经说:

“批评就像是冰水,表扬好比是热敷,彼此的温度不相同,但都是疗伤止痛的手段。”

父母的称赞是为了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而不是为了让孩子一时开心。当他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偏差,适当的提醒和批评,既能帮助孩子反思自己,又能激发他们继续努力的积极性。

Professor点评:

无论是批评式教育还是鼓励式教育,究其根本,都是为了孩子们的健康成长。

要警惕过度赞美,因为一个人努力奔跑不是为了赢得喝彩,而是源于内心的渴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