粟裕战功显赫,为何官职在建国后越来越低?陈赓一句话说出原因

55年的授衔仪式上,毛主席有意让粟裕当元帅,但是粟裕拒绝了。毛主席无奈,只能授予粟裕开国大将的军衔,还是十大将之首。粟裕不在乎名利,后来他亲口说道,大将的军衔在他看来都担当不起,对于这些虚名,他都是嫌高不嫌低的。

粟裕出生在湖南,少年时期在第八国民学校读书,之后就读于省立第二师范。在校期间,因校长受到迫害,粟裕和在校的其他学生都被秘密转移到武昌,由叶挺教导,当时的粟裕还担任班长。

在粟裕20岁的时候,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参加了革命,后来还参加了著名的南昌起义。革命期间他屡立战功,从营长到参谋长,到军区司令员,他对抗战的胜利无疑起着重要的作用。

他的一生,除了战功无数,最让人难以忘记的就是还曾三次让帅。

第一次是在解放战争时期,但是上级领导人决定让粟裕代替华中军区的张鼎丞司令,但是粟裕拒绝了,他只想安安静静的做一个副手。

第二次是因为粟裕在淮海战役中的突出表现,中央决定把华东野战军交给粟裕,但是粟裕以华东野战军离不开陈毅为由拒绝了。

第三次则是在新中国成立后的授勋仪式上,粟裕拒绝了毛主席授予他的开国元帅一职。

粟裕的军事才能是毋庸置疑的,他无论是在抗日战争时期,还是在解放战争时期,都可谓是身经百战。他的好友陈赓在众多开国将领之中也是名列前茅,在南昌起义时,粟裕还是他部下的一个班长。红军长征时期,他英勇善战立下赫赫战功,为祖国的顺利解放做出了巨大贡献。

授衔仪式结束后,粟裕虽然还在担任参谋长的职务,但是相对于50年代末的时候,他的官职是越来越小了,直到最后担任军事学院的副院长。当然,粟裕本人对此是毫不在意的。面对人们的质疑,陈赓曾仗义执言道:"从古至今,只有两种人不受欢迎,一种是不喜欢迎合别人的人,还有一种就是功劳非常大的人,两样都占了,那必然是非常不好过。"

粟裕的性格率真耿直,面对问题从不拐弯抹角。建国之后,粟裕始终保持着他的一贯的军事作风,不善于处理人际关系,导致他他多位将领的关系都不是很好。所以始终没有太大的建树,他的官职越做越低也是性格使然。

但是,粟裕对祖国胜利所做出的贡献已被载入史册,值得我们永远铭记,这些无关官职高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