狡猾的资本家:先诱你进入消费天堂,再让你堕入网贷地狱

作者:周文君

来源:互联网前沿(ID:netqianyan)

01.

“你没钱,我帮你出!”

最近,京东金融的一则广告,把很多人都恶心坏了!

在这个广告小视频中,一位农民工因为母亲晕机,向空姐求助,空姐向他提出了升舱的建议,费用是1290元。

这则广告的逻辑一开始就很让人费解,难道升舱就可以解决晕机问题?

面对空姐的建议,农民工看着少得可怜的微信余额,面露难色。此时,坐在前排的两名乘客向农民工投来了鄙夷之色,言语中尽是奚落和讽刺。

后排一位西装革履的大哥出声了:“升!升舱的钱我来出!”

好家伙!不知道的还以为是有钱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出钱帮农民工升舱,谁知他下一秒就帮农民工弄出了一笔15万的网贷。

“兄弟,这是你在京东金条上的备用金,以后急用钱的时候,可以随用随取。”

一千多块钱,对于农民工来说难道是小数目吗?这笔钱以后难道不用还吗?

一旦农民工被他误导,真的随用随取,这笔债、包括利息就会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酿成大祸。

这位大哥一副正义凛然的样子,看似施舍救助,帮助农民工解决了燃眉之急,实际上,却是把人家往火坑里推。

正如网贷,一副掏心掏肺为你服务的样子,实际上却如同蚂蟥,时刻准备吸干你的血。

网贷是怎么吸血的?

首先要明确一下,花呗和京东白条严格意义上来说不算网贷,它们额度都比较低,大多也在大家的承受范围内,基本都能还清。

然而很多人就是从花呗、白条开始,打开了网贷的潘多拉魔盒,养成了贷款的习惯。

而360借条、京东金条这样的网贷,贷款额度就大很多了。以广告里的农民工为例,一个月收入可能就几千块钱,也能贷出好几万,甚至十几二十万。

网贷平台说,有免息券就可以享受30天的免息,万元最低日息只要一块九,听起来十分诱人。

有一名网友拿他的真实借款经历计算了一下京东金条的年利率。

他在京东金条借了5100元,按日计息,分3期还,月还款分别为1779.05元,1749.3元,1724.65元,实际年化利率高达24%。

这些看似唾手可得、利息极低的网贷渠道背后,绝不是免费的午餐!

02.

消费主义,将你推向网贷的地狱

网贷是坑,但人们不往里跳,怎么办?

这时候,资本家们就会搬出消费主义这个幕后推手,而消费主义最主要的表现形式,就是向消费者洗脑。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李佳琦在直播间扯着嗓子大喊:“Oh my god!所有女生!这支口红你们一定要拥有……”

事实上,这些女生真的必须要拥有吗?大部分人买了之后,图新鲜涂了几次,之后就放在角落积灰了。

另外,还有一些已经根植在消费者心中的观念,同样是商家洗脑成功的结果。

例如,山姆会员店就是比永辉超市有品质,穿AJ就是比穿回力时尚,迪奥比六神高了不知道多少个等级……

为了追求这些更加高级的标签,变成更加高级的人,消费者就对这些“高级商品”产生了需求。但问题在于,很多人是消费不起这些商品的,这时候,网贷便如同驾着七彩祥云将广大消费者拯救的英雄。

这位来自地狱的“英雄”对你说:“跳下去!下面就是天堂!”

如他们所愿,很多人都跳了。

根据支付宝的统计,在中国近1.7亿90后中,开通花呗的人数超过了4500万,有近4成的90后把花呗设为支付宝首选支付方式。

还有这样一组数据:“超过一半90后使用网贷,90后群体负债率高达1850%,也就是负债是收入的18.5倍,其中以贷养贷的用户占比超过30% 。”

下面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也有很多人已经以身试法了。

看看这些血淋淋的案例:

女大学生为了还网贷,不知捐了多少卵子,产生了不孕风险;

某大学生为了给女友买手机,短短3个月背上35万债务,因无力偿还而跳楼自杀;

女子网贷高达200多万,携自己3岁的儿子服毒自杀;

25岁常德男生陷入网贷自杀身亡,死后仍被网贷恶意缠身......

03.

如何避免消费主义陷阱?

有句谚语说条条大路通罗马,如今是“各个APP通淘宝”,想尽办法激起你的消费欲望。那么,面对无处不在的消费主义陷阱,要如何避开呢?

首先,在心态上,不为社交成本买单。

一件商品的价值可以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它的实用价值,比如说冬天的一件羽绒服可以保暖;另一部分则是它的社交价值,比如羽绒服上Canada Goose这个标签。

社交价值通常十分昂贵,冬天要保暖,一件千元左右的国产波司登完全够用了,而一件加拿大鹅可能要上万块,为多出的这几千块社交成本买单,甚至贷款都要买,完全没有必要!

年轻人们,买东西之前,先琢磨琢磨它的社交价值对你到底有没有用。当你把一件商品的本质回归到“实用价值”而不是“社交价值”时,就会避免很多类似的消费陷阱。

其次,在操作上,买东西之前先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真的需要它吗?

例如某博主向你推荐了一款保温杯,颜值高、保温效果佳、价格便宜,总之哪哪都好,但一看自己的书桌,已经有一个保温杯了,这就说明你不是真的需要它。

在你喷薄而出的购物欲望被轮番质问之后,便会冷静一大半。

它真的值这个价格吗?

当你计算商品值不值这个价时,可以在上面做加法。

比如说,一件T恤的基础价是10元,如果面料好,可以加10元;版型和剪裁不错,可以加10元;款式百搭,可以加10元;有点品牌价值,可以加10元。

以此叠加,这件T恤在你心中的预期价格是50元。如果它的售价是200元,就是不值这个价格。

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很多商家制造出来收割智商税的产品,例如瘦脸绷带、减肥膏、脱糖电饭煲以及各种量子力学产品,完全没有购买的必要。

最后,愿每个人都能避开消费主义陷阱、避开网贷巨坑,把生活的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