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我们的科学课
记得我们上学那会,有个口号在学长学姐中流传很广,那就是“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口号的流传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文革结束,整个国家处于一个由阶级斗争到经济建设的转轨历史进程中,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数理化是最直接的,理工科的毕业生能最快速直接地投入到国家经济建设中,对恢复物质生产有极大的帮助。
直到今天,从功利性、应试角度讲“数理化”也有其非常重要的地位,大家都可以直观的看到所有中高考的“学霸”,一般都占尽“数理化”优势,而且几乎每次考试理科基本都以接近满分收场,而一些相对弱势的同学,往往在“数理化”阵地上损失惨重!“数理化”,特别是理科综合成了拉分的学科!
而“数理化”在同学中逐渐出现学习上的差距,考场上的差距,往往从初中开始显现,因为小学阶段的理科难度相对较小,大家还看不出差距,到了初中,特别是到了初二,理科的难度逐步加大,这个时候开始出现有些之前学习(单纯指的是考试成绩)还拔尖的同学开始掉队,同学间的分数在逐步拉大,后面就开始出现一大部分同学对“数理化”的厌恶,偏科开始成长,到了高中就更加严重,可能一张理科试卷有些同学几乎满分,而有些同学及格都非常困难。
上面只是从短期的应试功利性角度聊下学好“数理化”的重要性,之前我也有文章提到“偏科”对目前环境下个人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不关考试升学会受影响,更重要的是,你会在认知宽度上相较学科全面、均衡的同学存在弱势,目前的社会是需要一个相对综合型的人才,这样你才有较好的竞争优势,才存在“跨界打劫”的可能。
聊到后期的就业机会,“学好数理化”这口号也有其非常大的市场,纵观目前整个就业市场,大部分专业都需要理工科背景,可以了解下全国各大高校就业率较好的专业一般都是理工科,而且目前整个国际国内的高薪收入一般也集中在IT、金融等理工科专业,毕竟这是一个技术驱动创新的时代,你处在技术创新的领域,才能享受这个领域的红利。当然现在乃至后期我们也逐步看到一些文科背景的学生在崭露头角。现今最好的储备就是不偏科,多学科涉猎,寻找兴趣点,死磕到底!
下面我们聊一聊“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出处。当时钱伟长在指导学生的时候,说“数理化这三门课学得透彻了,就可以获得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有人就把钱伟长的模式误解为“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其实钱先生非常重要的字眼在“透彻”二字,比“学好”境界要高很多,“透彻”是指,不仅要学好各门课的具体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透”过这些知识,清“彻”地领会和掌握科学科技观,永远不断地以科学科技观来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鄙人不敢自吹,从个人的求学经历也悟到一点点三脚猫经验,的确一个知识点,特别是理科知识点,你只有不断的去联系生活,通过实验,去通悟、去透彻,才能掌握一定的精髓,才能百试不败,才能越悟越有兴趣!
此文的原来标题是“从学好数理化到江南学堂”,这又为何要把江南学堂扯进去呢?这不得不说说我跟江南学堂,跟傅老师认识的过程,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傅老师的讲台下听了傅老师一次谈苏东坡的课,我当时大为吃惊,我大武义还有这等老师,上这等语文课,课后我就恬不知耻地要了傅老师的微信号,后面时不时的关注傅老师的文章,再后面也有机会跟傅老师面对面的聊天吹牛逼机会。原来我们的江南学堂正有钱伟长先生提倡的“透彻”理念,傅老师带着“超越学科、超越考试”的理念创办学堂,聊到科学教育,傅老师更是对目前学校教育缺失的实验教学,生活体验引导,更多地把重点放到应付考试上,从小里讲泯灭了多数学生的学习兴趣,往大里说扼杀了国家民族科技强国的种子等做法而痛彻心扉。在办学理念上鄙人与傅老师不谋而合,于是自荐到学堂任教,希望能与傅老师一起,在科学课堂上给家乡学子不一样的体验。
我们秉着“两个超越”(即超越学科、超越考试),在大学科的理念下,努力做到:
1、在课堂上增加科学史的引入,特别是同时期中外科学史的比较,让学生更多维的感受历史上科学大神们的魅力,在讨论民族错失近现代科学发展机会中,提升我们学生思维的广度、深度。
2、争取每个知识点都引入实验,跟同学们一起完成实验创设,引导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让我们的学生具有勇于假设、敢于创新、并付诸实践的勇气与能力。
3、同时兼顾学生的应试能力建设,通过“讲透”概念,“讲透”练习,让我们的学生能做到举一反三,具有总结、思考、发散的能力,最后能“练透”试题。
4、充分挖掘金华、武义本地科学题材,让学生们更了解我们本地的水文、地理、生物等乡情,更易于在生活中结合科学,提升学科兴趣,培养更浓的乡情!
希望我们能有机会,一起来体验这样的课堂,一起为未来埋下希望的种子!
PS:最后鄙人还是要夸下江南学堂的师资配置,(当然夸的对象不包括本人,本人还是差点)各位有兴趣可以把江南学堂的师资跟金华地区有名气的公立、私立学校比较一下, 你会发现江南学堂的老师们一点也不逊色!毕竟傅老师不是一般的老师,在我心目中是偶像级别的,我一直鼓吹他开设直播课,估计能很快成为语文界的网红!
当年清华大学的梅贻琦曾提出“所谓大学者,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江南学堂的规模非常小,但江南学堂的老师们,让我感觉就是武义域内初等教育界的“大师”,他们不仅仅有很好的学科素养,更会在课堂上传递良好的价值观,而我更加看重后者,在价值观上的影响,所以早早地为自己的小孩预订了学堂的位置!
学习,为了成就一个更好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