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读书笔记(4)——道外之道

《道德经》读书笔记(4)

——道外之道

崔满红

社会知识是一个浩繁而复杂的开放巨系统,主体是人类,内容是思想和文化,载体是语言与文字,主角是知识界的思想家们。人类生成以来,在这个巨系统中演绎出了许许多多旷世亘古的精彩与传奇。

一、思维之道

中国古典传统思想体系经历了“圣哲肇始”、“百家争鸣”“儒道三玄”“宋明理学”“中西融合”等发展阶段,形成了以易老庄为代表的宇宙观和以孔孟董朱为代表的伦理社会观——儒道相辅相成的思想体系,对中国文化的价值和价值优先观念的灵魂所在,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集体潜意识。

一些学者把“智慧”与“直觉”相统一的中国古典传统思想体系与思维逻辑称为“中国思维的主体性”——生成与发展有其独特的演绎发展路径,是不同于西方特点的“学科”式的形式逻辑体系和演进“路径”的。习惯了形式逻辑体系的思维或评价标准,在中国传统学者的传统思维逻辑框架中找到脉络,是要有一个艰苦的学习梳理过程的,所以不太深入了解中国哲学和社会科学特殊演绎路径的一些人曾经“妄言”中国没有哲学,或根本不像哲学。

近当代西方形式逻辑的兴起与中国传统哲学直觉的弘扬,相互影响和推动,形成了“理智与情感,逻辑与直觉,意义与意念”相统一的当代中国哲学及社会科学的研学体系和路径,开始逐步成熟起来——“学科化”特点越来越显著,是近当代“西学东用”的重要成果。

二、哲学之道

回溯两千多年以来中国古典传统思想的繁荣和发展,始终是各个思想流派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借鉴的过程。一些特定学派的基础概念,往往在其他流派中也被广泛使用而赋予了不同的含义——作为哲学概念的“道”,即是如此。

我们在学习老子《道德经》的过程中,这些“道外之道”的不同含义和解读,总是困扰我们的心境、心绪和思路。把“道外之道”的含义梳理一下,比较清晰地摆出来,再进行《道德经》的学习,我们的思路就会清楚和简洁许多,就会少了很多疑惑和迷蒙。

(一)通识之道

道,作为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概念,最初应该是出自老子所著的《道德经》,老子给“道”下了这样的定义——“有物混成,先天地生,萧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可以为天地母,吾未知其名,字之曰道”(《老子》帛书乙本第六十九章)。

“道”的哲学概念形成以后,就成为了中国古典哲学的重要范畴——用以概括世界的本源、本体、规律或原理。

(二)孔子问道

老子和孔子所处的时代是中国古典哲学兴起的早期,老子是当之无愧的“领袖”和先驱,史料证明以史官为主导的思想滥觞是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发端和主流,而且,老子的“道”学,已经有着相对广泛的影响。孔子为代表的“民间思想家”的思想在当时是居于次要地位的——所以才会有孔子问道。

而且老子和孔子的时代并没有儒家和道家之分和儒道之间的争锋,百家争鸣、诸子门派形成和对立的状态是老、孔之后的事情。

不同的史书对孔子问道老子,有不同的记载,其中有这样的对话是涉及“道”的基本含义的。

孔丘说:吾乃忧大道不行,仁义不施,战乱不止,国乱不治也,故有人生短暂,不能有功于世、不能有为于民之感叹矣。

老子回答:天地无人推而自行,日月无人燃而自明,星辰无人列而自序,禽兽无人造而自生,此乃自然为之也,何劳人为乎?人之所以生、所以无、所以荣、所以辱,皆有自然之理、自然之道也。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对孔子第二次问道有这样的记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 。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庄子·天运》则有这样的记载:孔子行年五十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历史记载了两位思想巨匠的多次交流,从孔子的感受中,不难发现老子的自然观对孔子的仁礼观及儒学思想的形成是产生过重要影响和启迪的。

三、儒学之道

从百家争鸣开始,不断形成中国古典哲学的不同流派,老子“道”之传承和借鉴,在不同的学流派中,形成了支撑不同哲学流派思想体系的不同内涵。

对后世影响最广而深远的主要流派是儒学思想体系和宗教流派两大方面,下面我们主要梳理一下儒学和宗教派别对“道”的解读和表达。至于法家、墨家、阴阳家、名家、杂家、农家、小说家、纵横家、兵家、医家等先秦“百家”之学,同样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复杂思想体系,还是自己按喜好去了解吧——实实在在的承认——我自己真没那本事,也真驾驭不了如此浩繁而复杂的知识体系。

(一)先秦儒学之道

先秦儒学的创始人是孔子。孔子所说的“道”,是“中庸之道”,用现代社会科学的解释就是人生修为和对待世界一切事物的方法论。

在《论语·先进》一篇中孔子和他的学生子贡有这样的一段对话:

问:师与商也孰贤?

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曰:然则师愈与?

子曰:过犹不及。

这里孔子指出的“过犹不及”,指的就是中庸之道。

对于中庸之道的阐述,集中体现在孔子嫡孙、曾参弟子子思所著《中庸》。

《中庸》是论述人生修养境界的儒家经典之一,原是《礼记》第三十一篇。宋代独立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称“四书”,成为朝廷指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经典。

被世人尊崇为“述圣”的子思,上承孔子中庸之学,在他的《中庸》中强调,“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进而对中庸之道给出了如下定义:“喜怒衰乐之末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

子思同时强调,“中庸”是道德行为的最高标准,是儒家的伦理道德准则,为常行之礼。并提出了“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坚守“中庸”的学习过程和认识方法论。

子思认为,“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此三点则是行大道之人修身、修道之要诀。

子思在他的《中庸》中记载了许多孔子关于中庸之道的论述:

“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

“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知者过之,愚者不及也。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贤者过之,不肖者不及也。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

“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

(二)宋明理学之道

把“理”作为基本概念的宋明理学,也称“道学”。被后人认为是中国古代最为精致而完备的儒家思想理论体系。

宋明理学的“理”是指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精神层面的抽象,是产生世界万物精神的本源。

哲学层面的“理”,有多个层面的内涵,历史沿革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管子·心术》中有“理也者,明分以谕义之意也;”《庄子》则有自然之理的“天理”和事物变化之理的“万物之理”等概念;孟子认为理是人心具有的道德观念,在《善性篇》中提出了“道,理也”的命题,把理和道直接联系起来;《吕氏春秋》进一步提出“理也者,是非之宗也”。

汉时,董仲舒认为理及天理,理由天授。魏晋时期兴起“辨名析理”之风,所以王弼认为“不能辨名则不可与言理”,“物无妄然,必由其理”,“事有归,理有会”, “可以至约穷也”。

北宋以后,随着理学思潮的出现,“理”成为了程朱理学的最高哲学范畴和基本概念。周敦颐提出了“理性命”的命题,张载则强调“理”的客观性,他把“理”看作是气化运动的规律,认为“万物皆有理”,但是“理不在人,皆在物,人但物中之一物耳。”所以主张穷理。程颢、程颐兄弟第一次把“理”作为最高本体,建立了理本论哲学体系,认为,“理”是永恒不变的宇宙本体,万事万物都源于“理”。朱熹继承了二程的理本论思想,指出理先于天地万物而存在,是天地万物的“主宰”,是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原动力;事、物皆有其理,众理之宗为太极。所以,朱熹讲的“理”,其实是指以社会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精神本体或“精神层面的抽象”。

进一步把主观精神和客观精神融合为一体是南宋著名哲学家、宋明两代“心学” 的开山之祖、“象山先生”陆九渊和明代思想家、军事家,心学集大成者王守仁,他们提出了 “心即理”和“心外无理”的命题,进而成就了心学一脉。

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船山先生王夫之,提出了“理者气之理”的学说,认为“理”,一是指“天地万物已然之条理”,即自然规律;二是指“健顺五常,天以命人而人受为性之至理,”即道德准则。二者皆为气之“理”,气外更无虚托孤立的“理”。

理学以先秦儒家学说为本体,兼容释道两家的哲学思想,以“理”为“道”,论证了封建纲常名教的合理性和永恒性,系统化重构了儒家神权和王权的合法性依据,从而奠定了官方哲学的社会地位,对后世的政治文化社会产生了至深至远的重大影响。

三、宗教之道

(一)外教之道

佛家同样讲“道”,其含义是“中道”,是佛家追求的最高真理。

犹太教、基督教《圣经》同样讲“道”,我们从翻译过来的《圣经》可以看出,同样借用了中国哲学之“道”的基本含义——“太初有道,道与上帝同在”,《圣经》的“道”,其实指的就是上帝——没有世界以前,道已经存在了,道是永存的。

(二)道教之道

道教是以道家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宗教。经历了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宗教神话——方仙道,到东汉末年出现教团组织——太平道、五斗米道的发展过程。立教始祖为东汉张道陵,道教尊为“天师”。奉道家创始人老子为“太上老君”——开天创世与救赎教化的太上道祖。

道教具有多神崇拜的典型特点,因道家之“道”无形无象而生育天地万物,所以道教滋生的神仙谱系纷繁复杂,如果要真的想归归类的话,大概是——正统道教神系、民间信仰神系、上古神话神系和神魔小说神系等四大类神仙系统——最后一个谱系是大可不必当真来考究的。

在道教中,尊奉的“神”是指先天自然化生的“圣”,一般称为“尊神”——例如营建太极的元始天尊、创就生命的灵宝天尊、传授道法的道德天尊、主宰天地的玉皇大帝、维护女权的王母娘娘等等;尊奉的“仙”是指后天修炼得“道”之人,是“道”之信仰的人格化——例如全真祖师钟离权和吕洞宾、唐代著名炼丹家张果(老)等。

道教的经典包括《老子》及《道德经》、《庄子》及《南华经》、《太上感应篇》、《老子想尔注》等等,不一而足,就像佛教经典体系一样,同样有一个浩繁的“道教经典”体系——在这个体系中,分门别类,归综着自己的经学路径,形成了道教不同的派别——主流为全真教。

道教以黄老道家思想为教义。认为道是无边无际的、无尽的、无法形象的,包涵天宇太虚,成就万象,存在于无限之中,存在于人的内心。道藏《玄纲论》里面说:道是“虚无之系,造化之根,神明之本,天地之元,万物以之生,五行以之成”。遵从宇宙、阴阳、万物都是由“道”产生的道家思想。

但是,道教在其遵从的教义之上,创造出了生成和统治天地万物的“神仙谱系”,迷蒙教徒和世人相信现实世界之外存在着超自然的神明力量和实体,使膜拜者形成神秘敬畏和崇拜,进而建立了信仰认知及仪式活动体系。这是作为宗教的“道教”和作为哲学思想体系的“道家”的本质区别,不能混为一谈。国内外有些人拿道教指称道家,或把道家称为道教,混淆了哲学和宗教界限,是极不严肃的态度,甚至是无知的行为。

对于宗教,本人长期采取敬而远之的态度,所以了解甚少,如果喜欢追根溯源的话,你可以去读相关著述或经书——佛经、圣经自不必说,道教中著名道人所著的经典如吕洞宾的《吕祖秘注·道德经心传》、张道陵的《老子想尔注》等等,你可以慢慢去感悟——很多“好奇者”进得去,而出不来——学道、学佛等皈依行为,绝对不是一件好玩儿的事情,是一个严肃的信仰“考量”和灵魂“洗练”的过程,千万不要因为好奇而贻误了自己的大好前程——现实的世界还是很精彩的——当然,如果你能够把持住自己的心性,只是把宗教神学作为哲学来研学的,自然是另当别论的——古往今来,这样的哲学大家不乏其人。

这个话题有点扯远了,就此打住。

总而言之,先秦儒学到宋明理学的历史演变过程,以及其深远的影响和规范后世社会行为的两千多年间,在不断深化、拓展和提升着中国哲学体系理性思维的纬度和高度,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上不断彰显出指导人类实践的伟大社会价值。这是值得我们骄傲的民族之幸,也是我们当代人众值得努力的总方向——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一定是中华民族强盛的思想原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振兴之时,才是中华民族崛起之时——一个民族从思想走向强大,才能真正成就强大,才是真正的强大。

本篇的梳理是粗略的,只是整理了一个研学线索,而非史料文献科学规范的系统研究,对很多学者研究中国古典传统思想体系的立场和观点的引述也不一定把握的准确、到位。源于本人的浅薄学识,谬误在所难免,不妥之处敬请大家批评指正。

(0)

相关推荐

  •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 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 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 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 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 黄中强发现糊涂:取名无言 人世间难得糊涂:笨鸟先飞

  • 钱穆:略论中国哲学(1)

    (一) 哲学一名词,自西方传译而来,中国无之.故余尝谓中国无哲学,但不得谓中国人无思想.西方哲学思想重在探讨真理,亦不得谓中国人不重真理.尤其如先秦诸子及宋明理学,近代国人率以哲学称之,亦不当厚非.惟 ...

  • 中庸之道的“道”与道家之道,其关系是并列,还是融合?

    一桩文化公案的是与非 关于老庄.孔子的先后问题,胡适跟他的学生钱穆.冯友兰争论了近半个世纪,直到晚年,在整理出版<中国古代哲学史>时才对这场旷日持久的论战做了总结,他说:"有一天 ...

  •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

    孔子发现了糊涂,取名中庸:老子发现了糊涂,取名无为:庄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逍遥:墨子发现了糊涂,取名非攻:如来发现了糊涂,取名忘我.世间万事惟糊涂难也.有些事,问的清楚便是无趣.佛说,人不可太尽,事不可 ...

  • 走近关学(九)

    ​        1       对于张载来讲,老子是否在楼观台说经,老子墓之真伪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张载生活的年代,楼观道教已十分隆盛,这是一个存在的事实,这就不能不对生活在附近的张载的思想有所影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1|为什么道大而朴小呢?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5.6|孔子和老子的修道路线图

       孔子的修道之路,就是<论语.为政篇二>里的那段: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

  • 道德经读书笔记21.2|幽冥有道,道藏众父

    2. 第二部分 幽呵冥呵,中有请也: 其请甚真,其中有信. 注释: [幽冥]视之无形,听之无声,谓之幽冥.--<淮南子·说山训> [请]请,谒也.谒,告也.--<说文>.可理解 ...

  • 读书笔记之什么是道

    在地球上生长的动植物,都必须遵守大自然的规则,不但是动植物遵守自然规律,而人类也必须遵守,人生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应自然规律,顺势而为!你的人生遵守了自然规律,你的运气就会很好,就会少走弯路.特别是你 ...

  • #读书# #读书笔记# 孙子兵法中的“道...

    孙子兵法中的"道.天.地.将.法"也可以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理念,企业不论如何运行,都不可能脱离这五大要素所设定的轨道. 不光是企业,其实家庭和个人,也可以从这五大要素中汲取于己有利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7|道经大结局—道恒无名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7章 道恒无名, 侯王若守之,万物将自化. 化而欲作, 吾将镇之以无名之朴. 镇之以无名之朴,夫将不辱. 不辱以情,天地将自正.       这是<道经>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6|柔弱胜强是怎么做到的?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6章 将欲拾之,必固张之: 将欲弱之,必固强之: 将欲去之,必固与之: 将欲夺之,必固予之: 是胃微明. 柔弱胜强, 鱼不可脱于渊, 邦利器不可以视人.     这一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5|执大象天下往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5章 执大象,天下往: 往而不害,安平大. 乐与饵,过格止. 故道之出言也,曰: 谈呵,其无味也. 视之,不足见也, 听之,不足闻也, 用之,不可既也.     接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3|两种不同的人生路线图

     <帛书老子>简体版第33章 知人者,知也: 自知者,明也. 胜人者,有力也: 自胜者,强也. 知足者,富也: 强行者,有志也. 不失其所者,久也: 死不忘者,寿也.       这一章, ...

  • 道德经读书笔记32.2|人脑子和狗脑子的区别

    <帛甲老子>第三十二章简体版 道,恒无名,朴唯小, 而天下弗敢臣. 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宾. 天地相合,以雨甘露. 民莫之令而自均焉. 始制有名,名亦既有, 夫亦将知止,知止所以不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