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三元里,为什么不能拆?
这两天,备受争议的国产战争片《八佰》正在热映。
何香凝先生的一句“国人皆如此,倭寇何敢。”让我印象极为深刻。
就算是电影结束了,灯开了,演员名单也走完了,但是很多人都不愿意离场。
影片“北岸地狱、南岸天堂”的战争史奇观,强烈对比增强了戏剧性。
地狱的壮士坚守仓库,天堂的民众心系战场。跳楼自爆、身体护旗、集体冲桥,一幕幕血与肉的悲壮惨烈,让人潸然泪下。
战争的背后虽是政治,但浴血奋战的都是爱国壮士。
而作为电影《八佰》中的真实历史事件发生地,上海四行仓库纪念馆也迎来了参观客流的高峰。
昔日残垣断壁,如今高楼大厦,但历史会记住这里,记住这些人。
实际上,面对外国侵略,中国人民从来都不是看客。
早在淞沪会战前的96年前,也就是1841年,广州三元里就爆发了抗英斗争,标志着中国人民反帝国主义侵略的开始。
当时,占据广州占据广州四方炮台的英军到三元里四处抢掠,还掘人祖坟,当地乡勇奋起反抗。
也就是历史上,著名的三元里抗英斗争。
那时候,广州人民的战斗力很猛,并不输给正规部队清军。
鸦片战争期间,英军对清军,伤亡人数523人,阵亡69人。
而三元里抗英,英军被村民义勇打死两百多人,差不多能做到与英军1:1或者2:1换命。
上万清军,还不如广东的乡勇。
当时下着大雨,英军火枪受潮不能发射,团练民众冒雨反击。
整个战斗,涉及到周边103个乡,前期围堵就有7500人,以及后续赶到的有12000人。
在美国“汉学三杰”之一的魏斐国出版的《大门口的陌生人:1839-1861年间华南社会动乱》就有提及。
如果你有兴趣,翻翻清末华南村落之间械斗的血腥程度,你就知道村民的战斗力有多猛。
那时候,一帮没有任何军事素质,凭借几把鸟枪、石锤、锄头等兵器,就敢与现代化武装的英军对着干,精神可嘉,绝对是正能量。
不要小看百姓抗英,在那时非常不容易的。
三元里抗英斗争的胜利,极大鼓舞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暴,敢于同帝国主义强盗拼搏斗争的勇气。
所以,在1961年,三元里抗英遗址就列入了第一批国保单位。
白云三元里,为什么不能拆?原因也在于此。
2009年,广州市想在亚运会前期搞定9条村的改造,其中就包括三元里村。
也是那一年,当时白云也编制了《广州市三元里“城中村”改造规划》,并于2010年4月经市“三旧”改造工作领导小组审议通过。
2010年10月已有80.65%以上村民签名同意改造,约34%的村民同意拆迁补偿安置方案。
当时的方案是,为优化三元里村的绿地景观及保证城中村改造后城市景观与地方历史文化相结合,《改造规划》原址保留三元里古庙,将旧村范围内历史建筑(挺庵李公祠、完白李公祠、碧山李公祠、李氏大宗祠、文洲李宗祠、韦氏宗祠、雪溪李公祠以及“三元北约”、“三元南约”两座门楼等历史建筑)统一移建至50米宽的中央绿化轴线上,力求创建历史文化与中央绿化轴线相融合的公共活动空间。
改造范围包括:旧村用地28.4公顷(其中三元里旧村和松柏新村、外围河田地块共计24.67公顷 ;蓄电池厂、试剂二厂争议地3.73公顷);国有用地4.92公顷(羊城汽车厂和五羊摩托车厂) ;综上,改造范围总用地面积共33.32公顷。
不过,在2013年市文广新局发来文件,提出对三元里古庙、北约门楼、南约门楼、东华里门楼和三元里村古道5处文物进行原址保留的建议。
三元古庙(平英团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三元里村域北部,改造范围外以北。
此前,设计单位正在编制《广州市三元里平英团旧址保护规划》,三元里希望以已批复的城中村改造方案为基础,在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中做好与三元里古庙保护的沟通衔接工作。
因为文物保护部门出具的三元里平英团遗址文物保护规划方案与获批的旧村改造方案存在多处重大的冲突,让改造无法进行,需要对规划再次进行调整。
由此,整个三元里旧村改造,大拆大建已经不可能了。
所以,在2019年三元里发布了微改造的公告。
招标公告中透露,白云区方面提出,把加强三元里历史文化传承作为推动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四个“出新出彩”的重要举措。
整个项目坚持保护优先与活化利用、远期目标与近期目标、服务民生与服务发展相结合,有步骤分阶段推进旧村微改造,提升旧村景观环境,解决消防安全等重点问题,在不整村改造前提下,释放公共空间,提升社区品质和配套服务,并留下三元里村的历史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