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人家的孩子,还真不是你看到的那样。

什么是优秀的学生?每个人都能说出一大堆标准。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要说见得多,老师最有发言权。

勤奋、自律、有时间观念,这是表面现象。大部分非从事教学行业的人,基本上只能看到这些。其实这几点只能说明:这个学生不是那么差,还可教,仅此而已。试想连这点都做不到,其他根本无从谈起。

真正能谈得上“学习能力优秀”的孩子,至少要包括以下三个层次的品质,它们是递进、共生的。

1、对未知事物和现象的好奇心。

一个孩子选修了地理这门课,却连自家小区的南北走向都分不清。我们很难想象他能在这门学科上走多远。有人辩解说:这不重要啊,跟考试没关系的嘛。好,那会不会有这样的问题:某城市的经纬度、一年四季的风向、日照和采光,结合这些因素,设计一个小区多幢楼的布局。选项ABCD四张图……或者,根据某些条件,猜测这幢楼最可能的朝向?

天底下的知识,不可以用“有用”、“无用”来区分,只看你想怎么用它。

我想说明什么呢?一旦你学习某一门课程,那它就不再是一本教科书,而是成为你生活的一部分。思维的懒惰、老师的局限、考试的压力等,都会成为我们认知的壁垒,好奇心是帮我们打破这个壁垒的工具。有真爱才有好奇心,如果你不能坚持这个好奇心,只能说你是假爱这门课。

2、海量信息的摄取和整合能力。

说到考大学、考好的大学,大多数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所谓985双一流这些。为什么大学要分三六九等?其实本质上的区别,在于大学的定位:研究型大学、和应用型大学。说的通俗点,前者培养学者、后者培养技术人员。

那问题就来了,这么多人都想进入双一流强基计划学校,有没有先问问自己:我适合研究学问呢、还是适合做具体事情?如果是前者,那就又要引出一个抽象的能力:知识整合能力,具体表现,就是统筹、提炼、效率。

所谓统筹、提炼、效率,不仅仅是指做具体事的计划性,更重要的是对涉猎海量信息的处理。例如,我想写托马斯·莫尔的生平介绍,需要查阅百科全书,但在这之间,我发现需要了解一下《乌托邦》这本书到底讲了什么,于是我需要找到这本书的简介;这之间,一个细节又吸引了我——他对亨利八世与罗马教廷的关系持什么态度?这点对于他的结局很重要,那么亨利八世为何与罗马决裂呢?这又要牵扯到玫瑰战争了……

那么问题来了:我需要用多少时间、利用那些资源搞清这些问题?如何做笔记?思维导图式的笔记是否更合适?我从中能梳理出怎样的两条脉络:一是历史事件的链条、一个则是思想史脉络,我如何用短短几百字说清楚?……

这就是研究型的学习,而大部分学生基本上就止步于百科全书那个环节了。

3、综合分析能力:广度和深度。

综上,好奇心让我们不断关注和追问那些蛛丝马迹,并愿意付出睡眠时间和游戏娱乐的时间——这可不单单是表面上的“勤奋”那么简单——去进行海量信息的检索、提炼,并不厌其烦地尝试、修正,追求最佳的概括和分类结果。而这还远远不够,因为要做到真正的广度和深度,还需要做更多事情,例如学习更多相关的课程、与高手讨论——口头讨论和书面文章,等于帮我们把那些模糊的、感觉的思想,具化为文字,在这个过程中,又是无数次自我纠正、修复、添加删减的过程。

这方面,一个看似全然无关的例子是数学。

很多人说,数学不就是刷题么?问题在于:为什么刷题同时刷出了学霸和学渣?两者区别在哪里?不仅仅是天分那么简单。天分起到最终的加持作用,而“研究能力”,则是把你和80%的人区分开,使你成为二八定律中那20%的一员。我们来比较一下:

第一步:听课、做题、听讲题、纠错——进入下一循环。这是两类人都要做的。

第二步:对错题分类、对做过的一切题分类、对学过的知识点分类。你是中等生。

第三步:尝试五个以上维度对上述内容进行分类,能达到几分钟内便列出整体的知识架构图,尤其是:还能梳理出自己的认知路线图——你开始进阶了。

第四步:对分类和提炼有了着魔式的兴趣,并开始像读小说一样,阅读一切和数学相关的内容,试图找到某些神秘规律——这就是学霸了。

以上这些,仅仅是研究型人才的基本要素。在这三者以上,则是智商决定了。而如果完全不走寻常路——不需经历以上路径而成功——那就是典型的天才特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