匈奴为何世代与中原为敌,就因一神秘习俗,无论困境逆境从未改变

匈奴为何世代与中原为敌?

比较传统的说法是,匈奴其实是夏桀王的后裔,夏桀流放而死之后,他的儿子獯鬻带着夏桀王的姬妾、残部流亡到北方,在北方苦寒之地逐步发展而来。

当然,这个说法并没有史料加以佐证,但倘若是事实的话,中国历史就有意思了,谁说中原人灭夏了,他的后裔还牢记先祖仇恨,与中原为敌上千年,这份隐忍可真是了不起的。

然而传说毕竟只是传说,可匈奴呢,却世代保留一个神秘的习俗,用以激励部族民众以及子孙后裔不忘中原,这事儿倒是真的,而且这个习俗呢,无论困境逆境从未改变,世世代代都如此坚韧、顽强,比起汉人动不动就和亲,可要高明的多了。

究竟什么习俗,事情其实是这个样子滴。

匈奴何时建国,虽然史书上并没有说明,但他们的官制可是很早就有,并且一直延续下来的,什么官制呢。

他们的皇帝当然叫单于了,单于的全称其实是撑梨孤涂单于,在古匈奴语里,撑梨指天,孤涂为子,而单于则是广大之貌的意思。

合起来大概就是老天爷允许的,地上之王的意思吧,虽然看起来很了不起,不过因为过于啰嗦,所以后世就简称为单于了。

单于以下,依次有左右贤王,左右谷蠡(念陆离)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都候等二十四个官位,这些官位都由固定的,世袭的,匈奴单于的亲近贵族继承,是匈奴的核心骨干。

其中呢,以左右贤王,左右谷蠡王为大,其下呢,就各有千长、百长、什长、裨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念居渠)等官职。

这种官制是很严格的,一点儿都不能乱,能够有力的确保匈奴的统治秩序。

但是,我们看史书的时候,会发现匈奴单于好像非常大方,动不动就给中原叛将封王,像李陵这样的汉朝大将,过去后封个右校王也有情可原,毕竟人家是人才吗。

可汉武帝时期的马邑之谋中,给匈奴单于报信,泄露军机的边庭小吏,过去后居然也一下子给封了个天王。

看样子很了不起是吗,

其实呢,这等王只是个杂号王,就像单于随口吐个唾沫一样,听起来好听,事实上并没有进入匈奴核心,说白了,还是奴才,始终没被他们当成自己人。

匈奴的官制就是这样,而我说的神秘习俗,就跟这个官制有关了。

匈奴部族的分布一般是这样的,以单于为中心,其余部众由左右贤王等分别带领,王分左右是很有讲究的,匈奴是游牧民族,逐水草而居,每到一个新的地方,左方王将居于东方,右方王将则居于西方,拱卫居于中间的单于,次序一点都不能乱。

而单于呢,他王廷的安排也很有讲究,千百年来,无论迁移到哪里,单于的王廷都会始终对准中原的代郡、云中等地,都会始终面朝中原方向,谁当上单于都是这样,绝对不能改变。

这样做目的是什么?

按照传统说法,即便他们是夏桀王的后裔,起初这样做就是为了复仇,所以单于王廷始终面向中原,还有点勾践卧薪尝胆的意思,可后来呢,却成了一种习俗,一种习惯,世世代代提醒后人,我们的最终目的就是中原,就是要世代与中原为敌。

一两代这样做还能理解,可令人佩服的是,他们世代都是如此,有这样的坚持和韧性,匈奴人千百年来,始终是中原大患,也就可以理解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