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穆公即将被俘的时候,一群野人救了他,晋惠公知道后,会惭愧吗
《大秦往事》第14期
后人常感慨说:老秦人有这样的君王,他们能不强大吗。
需要说明的是,野人在古汉语里,说的并不是神农架的那种野人,而是指没有爵位的平民,或者流浪在外的流民。
事情的起源是这样的。
穆公十二年,即公元前648年,晋荒,向秦国求援,有大臣建议秦穆公:
因其饥而伐之
乘他们闹饥荒兴兵讨伐,吞并晋国的土地,可秦穆公呢,认为晋惠公虽然不讲信义,但晋国的老百姓是无辜的,于是兴起泛舟之役,给晋国支援数万斛粮食,帮他们度过饥荒;
穆公十四年,即公元前646年,秦荒,向晋国求援,有大臣建议晋惠公:
因其饥而伐之,可有大功。
乘他们闹饥荒兴兵讨伐,吞并秦国的土地,晋惠公听从了他的建议,打算亲自带兵讨伐秦国。
一代君王就可以这样无信无义,秦穆公能干么?
穆公十五年,即公元前645年,秦国度过饥荒之后,秦穆公便亲自带兵,讨伐晋国。
这一场仗,秦国含愤而发,三战三胜,一直打过黄河,打到晋国腹地韩原(陕西韩城)
事情到了这个份儿上,就连晋国大将也说:
吾幸而得囚。
跟秦国打这场仗,我能当俘虏就是最幸运的事情了。
为什么这么说?
(秦)师少于我,斗士倍我。
秦国军队虽然比我们少,但战斗意志比我们强的多,原因无他,晋惠公自己做了无情无义的事情。
这场仗,虽然上下都不看好,并且很有些人要求晋惠公给秦国承认错误,但晋惠公呢,却执意不从,坚决要跟秦国打这一仗。
于是,当年九月,秦晋两国在韩原展开大战,即历史上有名的韩原之战。
韩原之战中,晋惠公也不知怎么想的,居然脱离本队,跟秦军争抢财物,回来的时候马车陷入泥坑之中,秦穆公一见他脱离本队,立刻率部追击,这一追不要紧,还没到晋惠公跟前,便被晋军重重包围。
包围圈越缩越小,秦穆公即将被俘,不由着急的仰天悲呼:
吾今日反被晋俘,天道何在。
也算是皇天常佑善人吧,正危急关头,战场西南方向,忽然,冲出一群野人,一个个手执兵器,宛如天神下界,对着晋军冲杀而来
后方莫名的出现这么一群野人,又一个个不要命似的狠命拼杀,晋军腹背受敌,手足无措,四散奔逃,秦穆公就这样得救了。
事后,秦穆公召见了这群野人,问他们为什么要救自己。
于是,这群野人就讲述了一个感人的故事:
当年,秦穆公在岐山围猎,丢了几匹良马,手下四处查访,抓到三百多个岐山之下的野人,是他们抓走秦穆公的良马,然后把良马都烤着吃了。
吃了君王的良马,这罪过大了去了,所以当时官吏都主张判处这三百余人死刑,但秦穆公却说:
君子不以畜产害人。吾闻食善马肉不饮酒,伤人
我怎么能因为几匹马杀人呢,听说吃马肉不喝酒,对身体是有损害的。
乃皆赐酒而赦之
不但没杀,还给他们几坛好酒。
这就是史上有名的“穆公亡马”,其实秦穆公这么做,只是出于仁慈的本性,并没有什么功利之心,他也没指望得到这些野人的报答。
而这群野人呢,没想到能遇到这样的君王,自然对秦穆公心存感激,这回听说秦穆公要与晋国大战,于是想方设法的跟了过来,跟过来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定要报答秦穆公的恩情。
于是,在最关键的时候,他们果然发挥了最关键的作用。
秦穆公只给这些野人几坛酒,他们就豁出性命报答,晋惠公知道后,会惭愧吗?
身份并不能决定品德,人跟人的差距就可以这么大。
韩原之战最终秦国取胜,晋惠公也当了俘虏,当他垂头丧气的被押赴秦国的时候,不知道有没有想一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参考资料:史记、左传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