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郑复辟,韩王安及旧贵族被连根拔起,秦始皇为何痛下杀手

经过春秋时期的兼并战争,到了战国末期只剩下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七国中,韩国实力最弱。尽管韩国的强弓劲弩能射800米之外,很有威力,韩国的剑也异常锋利,但奈何地处中原,韩国周边强敌环伺,被魏国、齐国、楚国和秦国包围, 发展空间被极大压缩。

韩国原占据三川郡和上党郡,可上党郡被秦国和赵国瓜分,长平之战后又全被秦国纳入怀抱;秦国还占据了三川郡大部分地方,韩国只剩下新郑和阳翟两块地苟延残喘, 韩国人将阳翟这块地方称为南阳,与楚国的南阳相对应。

南阳郡的的行政长官是一个叫腾的假守。假守,是郡守的一种兼官、试职,与正式的郡守不同。腾这个人,有名字但姓氏不详,根据先秦的惯例,他的出身应该不是名门望族。也许恰恰不是名门望族,导致他的忠诚度不够强,尤其是在秦国的强大威势及尉缭和李斯策反下, 腾或许认为无法守住南阳,不如归附秦国换个更好的活法。

公元前231年,韩南阳假守腾将南阳献给秦国,成为降将,这也开创了一个不好的投降先例。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古人是很有血性的,不会轻易屈膝投降。要么战败投降,要么犯了事逃亡,这类不战而降,为世人所不齿。

后世2000多年中,不少效仿内史腾的, 吴三桂就是个典型,而且名气更大,反而知道内史腾的不多。不过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内史腾也为中国统一做出了贡献,毕竟当时的七国都是华夏民族,内史腾不算汉奸。

其实韩国人并非都是软骨头,没有那么容易被劝降,韩国守将是非常有血性的。前262年,秦军分断韩国,将上党郡变成飞地,韩王被迫将上党郡割让与秦国时,上党百姓誓死不从秦国,郡守冯亭干脆归降赵国,引发秦赵长平大战。

而假守腾拱手将南阳地区送给秦国,更没有想到日后他会成为韩国宗室的掘墓人。因假守腾献地有功,被秦始皇升为内史。内史是负责京都咸阳事务的官吏,但地位要比各郡郡守高。假守腾献地说明尉缭使用间谍,收买诸侯臣下的计策是非常成功的,赵国的郭开,齐国的后胜都是典型案例。

内史腾可不止自己归附了秦国,手下几万人马,一下变成了秦军。 公元前330年,始皇任命太守腾征伐韩国,按理说秦始皇麾下将星如云,王翦、王贲、李信、蒙恬哪一个都比内史腾军事素养高,但秦始皇偏偏选中了内史腾,为什么呢?不光是韩国实力弱,更是因为内史腾熟悉韩国的内情,对韩国党政军非常熟悉,攻伐韩国自然轻车熟路。再一个就是让韩国高层看看,韩国一个降将在大秦都会得到重用,你们投降也不会差到哪里去,以此瓦解韩国人的抵抗意志。

的确,看到内史腾在秦国的待遇,许多朝臣明显动摇了,保住自己的待遇和地位,战胜了坚决抗敌的勇气。

内史腾率领的秦军与韩国刚一对战,韩军就被秦军的气势吓得全线崩溃,新郑四门被团团包围。尉缭派人给韩王安送信,言明只要韩王安投降,秦军会给予韩国子民宽大待遇,而且保留韩王安周天子所封的侯爵之位。

于是不待内史腾发起攻城命令,韩王安便打开城门,向内史腾投降。韩国成为战国七雄中,第一个被秦国灭亡的国家,韩国并入秦国,秦在韩故地设立颍川郡。

《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十六年九月,发卒受地韩南阳假守腾。初令男子书年。魏献地於秦。秦置丽邑。十七年,内史腾攻韩,得韩王安,尽纳其地,以其地为郡,命曰颍川。”

这里出现了假守腾和内史腾,到底是不是一个人呢?考古发现给出了答案。

一九七五年十二月,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十一号秦墓中发现了秦竹简一千余枚,通过对其中《南郡守腾文书》和《编年纪》分析,韩国南阳郡假守腾与秦内史腾及南郡守腾这三个“腾”是一个人,即‘腾’这个人降秦后的第二年,作为秦的内史灭韩,灭韩后的第三年,以南郡守身份发布《南郡守腾文书》。内史腾在南郡任上恪尽职守,政绩显著,深得秦始皇赞赏。

灭韩后,秦始皇也信守承诺,对于韩王安和其他贵族还是很宽大的,韩王安可以继续居留在新郑,给予宽厚的待遇。韩国贵族们不仅性命无忧,更没有遭受诛杀迁移,财产也都予以保留。如韩国贵族张良,就是辅助刘邦建立汉帝国的那位,其祖父和父亲,一共辅佐过五位韩王,长期出任丞相。

他的祖父担任过韩昭侯、韩宜王、韩襄王三代韩国国君的相国,父亲担任过釐王、韩悼惠王两代韩国国君的相国,这就是历史上所称的“五世相韩”。张良家中有家奴三百人和大量财产,都是祖上传下来的,并没有被秦军没收。

秦始皇这么做,就是以此为表率,怀柔其他诸国,减少统一战争中的阻力。

但没过几年,秦始皇就翻脸了,改变了其怀柔政策,韩国贵族也集体反叛秦国。公元前226年,新郑的韩国贵族趁楚国对秦国进行反击之时、聚集起来反秦复国,但很快遭到秦守军的残酷镇压,韩国宗室遭到清洗,复国运动失败了。

那么,秦始皇好好的怀柔政策,为何要废弃呢?这应该与燕太子丹有关。公元前227年,燕太子丹派遣荆轲刺杀秦王,虽然行刺失败,却让秦始皇受到极大的刺激,复仇攻伐燕国,攻克燕都蓟县后,对燕国的贵族实行了相当严酷的诛杀,同时开始防范其他诸侯国。

秦始皇对已经投降的韩王安也开始放心不下,将韩王安迁出韩国本土新郑,隔断其与韩国民众的联系,防止出现意外。遵循了前人的做法,将韩王安流放到南郡郢都的一座荒山上。为了监视韩王安,秦始皇任命内史腾为南郡太守,负责对韩王安的囚禁和监视任务。

这彻底触发了韩国旧贵族的不满和恐慌,反而增加了不安定因素,在韩王安被迁徙的次年,就爆发了新郑之乱。可怜的也走到了人生的尽头,本来这场反秦复国活动,与他没什么关系,他被秦军严密监视着,哪有“作案条件”啊!但为了狠狠打击韩国贵族,震慑韩国死忠粉,杜绝后患,秦始皇嬴政下诏将韩王安处死。

韩王安被囚禁的南郡郢都,本就暗流涌动。韩国旧贵族有着复国情怀,决定了他们早晚会起事营救韩王安。而南郡郢陈,又曾经是楚国原都城郢都所在,楚国在这里经营了至少六百年,根基深厚,又是楚国的腹心地带,当地的民风民俗还是楚过风情,楚国势力也一直不忘收复策反南郡的军民。不仅是韩国旧贵族和楚国这两大势力想要大闹郢陈,像张良以及反秦称王的游侠张耳、陈余都曾逃到郢都潜藏起来,伺机而动。

为了安抚楚人,秦始皇派昌平君芈启到了郢陈。为什么要派昌平君去呢?原来这昌平君本就是留秦的楚国公子,如今又是秦国的丞相,可以说是楚国势力在秦国的代表人物,昌平君特殊的身份对于楚国军民有不小的影响力。然而秦始皇没有想到,芈启到了郢陈仿佛找回了楚人的血性,被楚将项燕策反后对抗秦军,直到王翦、蒙武率秦军伐楚,昌平君兵败战死。

昌平君反秦失败,韩国的张良血气方刚,凭着强烈的复国热情,积极策划刺杀秦始皇的行动。张良找了一个帮手,此人是一个大力士,力大无比,可以投掷一百二十斤(约合今30公斤)重的大铁椎。前218,秦始皇第三次东巡经过博浪沙,张良得知后和大力士伏击秦始皇的专车,但没有搞清秦始皇的所乘车辆,将一辆备用车砸得稀烂,令秦始皇逃过一劫。

万幸的是,张良和这个大力士都逃过了秦军的搜捕,张良继续扶持韩国宗室韩王成复国。秦国灭亡后,项羽势力最大,想要控制韩地,以韩王成无军功且张良助汉为借口,将韩王成先贬后杀。

张良的复国理想从此梦断,将精力放在辅佐刘邦身上,最终成就了刘邦从一介布衣,成为汉朝开国皇帝。此后张良看透了权力斗争的残酷,明哲保身功成身退,精修黄老之学至终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