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伟老师聊太极[28]
上面(视频)这位老师看似讲的有道理,强调手如何与身子配合,但实质上都是在折腾外形,意识对身体的功能控制完全不知道,都是在外形上的这里平,那里对等等,比我们的会员对身体的感知和控制差远了。
如今太极拳的所谓诸多的手型,都是那些长拳慢练的作俑者们编造出来的。
太极拳根本就没有什么固定所谓手型而言。都是根据每式手的招式用法在变手中的虚实。
非要说手型的话,只有两个,掌要虚拢,拳要空心,没了!
(某些拳架)这就是在长拳慢练思想指导下的行为表现,所有的要求都是长拳的要求,只是把动作放慢了做,太极拳运动的功能要素是完全没有的。
(松沉:前天看郑曼青大师的拳架,我说是在一种意气下打的拳。今天跟康老师推手就是这感觉。
尽量的具体描述一下,第一,手感觉很轻,全身都很轻,相信大家能看出来。不止这些,好像有一种无形的力量,也不是力量,康老师叫“气势”,就是这种无形的气势,带动我的气势,应该每个人都有气势,只不过有能量大小的差别,是否能感知,是否能控制运用的差别。
康老师就用怹的气势带动我的气势,所以不用象拔河似的拽人,那是蛮力,拙力。用气势带人。
这可能就是“牵动四两拨千斤”,注意,不是四两拨千斤,就四两劲真拨不动千斤,加上“牵动”两字就行了,“牵动”意味着顺着,反向那就推动。因为是顺着千斤的移动方向,在稍微加点劲,千斤就动了。
推手后我请康老师给印证了,我说是不是好像周身围绕一种感觉,象微弱的磁场那种感觉,笼罩周身,如果用这种感觉挂带上对方,就能把对方带动,不是磁场,是磁场那种感觉。康老师说对!
现在我想起上小学时,去科技馆参观,体验静电的感觉,当站在笼子里用手触摸一个大金属球,头发立刻就立起来,象微风或青烟围绕周身,浑身好像麻不麻、痒不痒、酥不酥的感觉。
前两天我说2018年还是2017年,康老师在新乡组织精品课,用球拍托着乒乓球打拳球不能掉下来,其实我没说完,这就是打字速度慢于思维速度,觉得说了但实际没说。
我想说我当时有那么十几秒有这种感觉,但由于要上步,一迈腿立刻就没有了。打那以后小两年就一直没有过,最近好像又有了。但有时有,不是老有,不知不觉的就有,一找就没有。
而且这种状态是周身的,不能强化某一处意识,例如想手、想腰,只要一想一个具体的地方,周身就没有。所以手不能抓握。
说的有点云山雾罩,似乎精神不正常,好像这两天我停药了是的。但是这确实是我的感受,跟咱群有感情,好几年了,也就在咱们群说说。
康老师给印证了,我就坚定了,而且老师说不能人为的找,松就行,这是松的结果。)
当我们的意识感知了那个以“无”的形式现实存在于自身的“先天一炁”时,我们心中的“我”就完全变了!
所以,虚无为太极之本体,实有为太极之作用。
真正认清了这些大的概念,我们就真正明白了为什么练太极拳要练放松不用力,要把全身的力量都扔掉。扔不掉,你的周身就皆实,没有虚可言了。
现在我们常人是一点实,全身僵都实了,就是周身僵滞,就像视频里演示的,我身上一实,顶劲就来了,我就被顶走了。
所以,太极的功能是松出来的,松到透,就是真正的虚无状态了,就有了太极的本体了。
所以,我们天天在练松,就是在练太极这个本体,也就是说我们是在练“太极”。
'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现在大家应该明白这段拳论的意思了吧。
(丹丹:“这一点”飘在一个空间里,这一点是接触点,但它没有支点,有的是能量。)你理解的非常到位。
(阿齐:今天康老师讲了“太极拳无手型”,一些会员应该已经注意到前几期康老师还讲了“太极拳无步型”。今天我也斗胆再给大家分享一些其他的知识。
康老师常说太极拳不是你打什么动作,而是气走了哪些动作!当然这是练成以后的事,初学时,我们还是要以外形来帮忙推动内气,等内气足了在由内气带动外形。当由内气推动外形时,也就达到了“在意不在形”的境界,练拳时随意而动,早已忘了所谓外形动作了!
这也是为什么康老师也从来不让我学他打拳,我有时看康老师的拳,同样的动作,有时他画一个圈,有时画两个圈甚至画好几个圈!用康老师的话就是“我打成什么样,是我里面的气运成什么样,我自己都不知道,你怎么学?”所以说,太极拳不仅手没有型,没有步型,甚至最后连拳都没型。)
(拾遗:我也来凑个热闹,阿齐说的我也曾经历过。早些时候,康老师说不让我看他打拳,后来又告诉我不要学他打拳。开始不明白,再后来师傅告诉我他打拳是里面运气的外在表现,打成什么样他自已也不知道。这是太极拳到了极致时的现象,也就是常听前辈说的“无招胜有招”。
记得师傅曾对我说过,练太极放松先要松体,松体的进程:松开→松散→松通→松空;然后要松气;松意;松神。再练到出阴,有出有进,阴阳平衡,此时方为太极。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所以有“太极十年不出门”之说。师傅教给我们一套系统的放松方法,那就是六式基本功和八式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