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脱离父母的保护伞,孩子如何生存?

作为家长,你可曾想过孩子在学校的生活是怎么样?他们是如何在没有你的地方,从原本的任性一步一步地走向独立?当孩子被对欺负时,他们是如何应对?当他害怕的时候,他做了些什么?

最近Push妈又重温了一次《千与千寻》,发现这根本是在写一个孩子脱离家长后的成长故事

不过,千寻其实算起来是相对幸运的,因为她在一路上有许多人相助:白龙、锅炉爷爷、小玲、无脸男、坊宝宝(巨婴)、钱婆婆等等,让她在经历这段奇幻旅程后,从一个骄纵的孩子变成了一个成熟、负责任、愿意为人付出的孩子。

这部电影一开始是从千寻一家开着车,带着家当要搬到新的地方作为起头。

画面带到千寻时,可以明显地看到她生无可恋的脸,“坐没坐相”的躺在后座,把脚翘在箱子上,手上紧紧握着朋友别离时送的花。很显然地就是因为要搬家,所以和父母闹小脾气。

在爸爸妈妈和千寻介绍“这是你的新小学哦!”时,千寻爬起来看,马上给它一个鬼脸后又躺回去说:“之前的比较好”。

但其实这样的孩子,不就是我们家那个的小兔崽子嘛?

他们自我,不知道除了让自己感觉舒服,还有什么事情是重要的;他们为所欲为,想到要做什么、说什么,都马上表达出来,因为他们还没有经历过现实的暴击。

所以在影片的开头,千寻的画面基本上就是这个样子的:

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我不要!”

遇到没办法面对的事情:“呜呜呜,我是在做梦吧。”

但这其实就是孩子的一个正常的表现,在他们还没有和社会进行碰撞以前,会这么的自我中心其实是相当正常的。

另外,从认知心理学层面来说,心理学家皮亚杰观察到孩子的认知功能是慢慢地在发展,不是一次到位的。

一开始孩子会认为自己世界是围绕着他而转动,要让孩子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去思考,这需要孩子7岁以后进入到具体运思期(Concret operational stage)才能逐渐习得这项能力。

不过根据电影的介绍,千寻是一个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这相当于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没有和父母大哭大闹,其实已经表现出一定的成熟度。

只是怎么样也没有想到,千寻爸爸的一个决定,让千寻被逼迫着快速长大。

想要抄近路的爸爸,驶进了一片树林小道,进入了一个神秘的小镇。

一家人像是在踏青一般的在这个看似破败的商店街中到处走走,走在半路中,爸爸被美食诱惑,和妈妈一起坐在一个无人的商店中用餐。

没想到千寻才离开一回,回到原处就发现爸爸妈妈因此偷吃了原本要准备给神仙的食物而变成猪,而千寻也离不开这里了,被迫要在汤婆婆的汤屋中找一份工作,否则会落入和父母相同的命运:变成动物。

小白一看到千寻时,就很热心地帮助她,掩护她不被抓走,并且指引她要走哪一条路,才能顺利地找到工作,拯救她自己,也拯救她的父母。

一开始千寻还非常的害怕,很不想要小白离开,但是小白说了一句话:“这是唯一能够救你跟你父母的方式。”

不得不认清现实的千寻,也只好放开紧抓住小白的手,硬着头皮接受未知的挑战。虽然过程很惊险,一直受到各种奇形怪状的“动物”欺负和惊吓,但是在千寻的坚持以及善良真诚的人格特质之下,越来越多人愿意帮助她。

看着千寻的这段经历,让Push妈不禁思考,我们作为家长,其实没办法一直陪伴在孩子身边。那我们在能够教养孩子时,应该要教给孩子什么?

从千寻的经历来说,她有着很好的运气,在最一开始就遇到了一个好人——小白,在她初入一个完全不懂规则的世界时,引导她进入这个世界,在她最为脆弱的时候保护她。

但是在大部分的时间,小白其实是不在她身旁的,真正帮助她慢慢在困境中展现出来的坚持、善良和真诚,才是让她一步步成长的力量

有些父母会刻意刁难自己的孩子,其实完全是出自于一个好意,害怕孩子在出了社会以后,不知道如何应对别人的刁难。

与其如此,不如先自己教训一番,让孩子习得保护自己的技能,或者是在面对别人的欺负时,不会惊吓到无法反应。

但是社会上有这么多的挑战,我们怎么可能像是帮孩子打疫苗一样,把所有的病株都先注射在孩子身上,希望他一出社会以后,就能“打遍天下无敌手”,百毒不侵?

更甚,我们这样的打压教育,会让孩子变得有自信去面对一切的挑战吗?还是会变得对挑战感到更畏缩?

家,究竟应该是成为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在他们在外四处飘荡,受苦受难时都知道永远有一个地方可以待。

还是应该成为一个社会训练所,“提早”地帮助他们获得所有在社会上需要的技能,但是当他受伤的时候,却不知道应该要往那走。

从千寻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到,父母对她并不宠溺,但是也不太打压,但她仍然因为经历了一些事情,帮助她成为了一个不一样的人,变得不依赖、不耍赖,变得独立、勇敢而且可靠,甚至还有能力照顾其他人。

这样的转变,是我们每一个父母都希望看到的。

我们或许没办法逼迫孩子马上变成如此,但是我们可以教导孩子良好的品格,帮助孩子培养出“好人缘”的基因,这样孩子在遭遇到困难时,还有人能够帮助他们,不需要孤军奋战。

也可以让孩子知道“坚持”的重要性,让孩子能够在面对磨难的时候,不会被苦和痛打倒,而且在孩子感觉到疲惫的时候,我们永远都会在他们的背后,支持着他们。

我想,这些品格以及人格特质,才是能够真正帮助孩子成长,陪伴孩子一生的事情。

本文图片皆来源网络

编辑| Push妈

(本文为三明治妈妈原创,转载请联系作者授权)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