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李众毅的主页
治顽固高血脂,流传的一个效方
一个男性,年31岁,姓钟。通过体检,两年前就发现高血脂了。
两年内,他尝试过不少降脂药,但都是用上有效,撤下去就反弹。
无奈之下,他求中医治疗。
也许你会问,不就是高血脂吗?不疼不热不痒,为啥非得去治呢?
这个人不一样啊!他腹部痞满,发胀,而且有胸闷之感,整个人的感觉非常难受。
刻诊,见舌苔黄腻,脉象沉弦,舌边有齿痕,舌有瘀点,舌质偏暗,而且舌体偏胖大。
此患找的谁来医治呢?是中国中医科学院的老前辈,翁维良老师。
翁维良老师,1937年生人。老先生的学术成就和在医学界的地位,我就不多说了,你可以自己看看。翁老师有一本书,叫做《临床中药学》,1400多页的巨著啊,可以说内容详实。这是我最喜欢的中药学工具书之一。
翁师在了解患者情况后,给拟了一张配伍。但见——
茵陈,金钱草,土茯,泽泻,地丁,五味子,赤芍,红花,丹皮,决明子,神曲,生山楂。
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温服。
结果患者用药一个月以后,血脂水平明显好转。不过,当时正值夏季,患者依然感觉天气闷热,困倦乏力,舌苔黏腻。于是,上方加入藿香和佩兰,继续应用14剂,每日一剂,少量频服。
到最后,患者躯体症状大大改善,血脂水平理想。
现在,我给你说说这里头的意思。
其实,这个人的辨证,十分清晰,这就是湿热蕴结,伴有血瘀。
此人舌苔黄腻,口中黏腻,这是典型的湿热表现。舌体胖大,边有齿痕,说明有湿。舌质黯,有瘀点,说明血瘀滞涩,血运不畅。脉沉,就是说你重重按下去,会感受到,轻取就感受不到。这说明有实邪内郁,正邪相争,但因为患者常常有这个脉象。脉弦,主痰湿、淤血。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清晰地感受到,患者湿热内结,淤血阻滞的问题。至于说胸闷、腹胀等等,都是这个问题所带来的。
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为啥患者的血脂,吃了降脂药能降下来,不吃就反升呢?因为你体内湿热、淤血这个内环境没有改善啊。我常常说,内环境改善与否,是一个人疾病能否被治愈的关键。毕竟,只有水干净了,池塘才不会生臭虫啊。不然的话,你光抓臭虫,等啥用啊?
既然如此,到底该怎么办啊?答曰:清湿浊,化瘀血。这是想都不用去想的事儿。
现在你看看翁师的配伍——
这里头,茵陈、金钱草、土茯苓、泽泻、地丁,都是清利湿热的。赤芍、红花、丹皮是活血的。神曲、山楂消食化腻,决明子清肝降浊。
其中,有一味药值得体会,这就是五味子。五味子,是一味收涩药,一味安神药。它用在这里,什么意图呢?
说实话,我最初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我查阅相关资料,得知五味子在现代药理学研究的结论中,具备营养心肌、舒张血管、降压降脂的功效。故而用在这里,也是合理的。
等身体里的湿热之邪被化解掉,淤血也散开了,高血脂的根源,不就解除了吗?
这一番思路,我自己也有所运动。如茵陈、金钱草、泽泻、红花、赤芍、丹皮、山楂、决明子等,都是常用之品。
我把这个经验仔细讲出来,送给我的读者。切记,这配伍,针对的是湿热内结,伴有血瘀。辨证要点,我前面都说过了,您可以反复体会。
当然,还是那句话,非专业读者,务必在中医师当面辨证指导下来借鉴、应用,贸然尝试是不应该的。
就医学道理来讲,它是很容易理解的。最后,我还想跟你探讨一个问题,这就是,患者体内的湿热,从哪里来的。
我告诉你啊,我认为,就是吃出来的。我常常打比方:我们的身体啊,就是一根管子。管子,只有通畅才行。我们为了口腹之欲,吃进去太多的酒肉,太多的膏粱厚味,就等于摄入了太多热性的、黏黏糊糊的东西。这些东西,会严重影响管道的通畅,时间久了,就会出现湿热。湿热蕴结,影响血运,就成了淤血。湿热和淤血,表现出来,不就是高血脂吗?
所以我说,我们当代的中国人,一定要倡导清淡饮食。清淡饮食,应该作为一种美德,一种健康素养,被反复宣传,让它深入人心!这可以减少很多问题的发生。但遗憾的是,口腹之欲,太难控制了。而且,为了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资本力量也会推波助澜,故意迎合。到最后,问题就很不好控制。
特别提醒:本文所涉及之处方用药,仅供临床医生参考,非中医专业人士请勿擅自试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