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非讲不可,你会怎样解释自己的名字呢?
我们起名所参考的经典,多是讲道德,讲修养,讲对国家的责任,通过起名字这样一个行为,把民族的价值观普及到千家万户里去,深入到孩子的心里。
一个孩子从小念着一个好的名字,对他来说,是一个很正面的作用。中国人如此重视姓名,实际上是它文化高度发达的一种反映。
——彭林《起名的学问》
请问,怎么称呼您呢?您是怎么介绍自己的名字呢?您的名字有什么特殊的含义呢?
昨天,马群智老师这么一问,还真把我给问住了。
怎么说呢?“焦文定”这个名字,是我爸起的。尽管自己也觉得不够响亮大气,但也从来没想过要改改,就这么叫了四十多年。至于为什么要给我起这么一个名字,他从来没说过,我也没说过。
每次都是这样,别人问得紧了,自己就会来个“急中生智”:“焦”是姓儿,“文”是辈分。至于“定”嘛,和我哥的名字一组合,就是“人定胜天”的意思……
然后,我就能收获一阵“稀稀拉拉”的掌声,外加一脑门儿的汗。
再然后,就可以翘着二郎腿,看看别人怎么介绍自己了。
比如说“琪琂”,琂,美玉发出的声音;比如说“语迪”,妙语连珠,启迪心智;比如说单名一个“雯”字,意思就是“花纹状的云彩”;比如说“寅伯”,寅是唐寅,伯是伯乐;比如说“力嘉”,有力量,美好;比如说“志坚”,意志坚强……
可以这么说,自我介绍是当众讲话的基本功,很多公共场合都必须用到它。
但想要很有特色地介绍自己的名字,让别人一听就记住,并能成功地对号入座,却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做到的。
我翻了翻书,找到一些自我介绍的方法,仅供参考。
一、故事法。
很多父母给孩子起名字的时候,不是随意的,而是经过了一段时间思考。于是,这个名字就有了不平常的来历,说出来就是一个很生动的小故事。
例如,夏迎荷。“大家好!我叫夏迎荷。据我妈妈讲,在我出生的那天,我家门前那口大池塘里的荷花,一夜之间就全开了,于是我妈妈就给我起了这么一个名字。”
二、褒词法。
我们在解释名字的时候,除非是非常生僻少见的汉字,一般不需要写出来,用听众能理解的词语来解释就可以了。
但请注意一点:介绍自己名字的时候,尽量选择那些有积极意义的词汇。
三、古诗法。
就是要找到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唐诗或者宋词,而其中恰好包含有自己的名字。这种方法的好处是,可以借助那些众人皆知的诗句,让别人尽快记住自己的名字。
如:李春晓,出自孟浩然《春晓》的前两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四、名言法。
这个跟古诗法差不多,也就是找一句大家都很熟悉的名言、格言来解释自己的名字,让自己的名字刚好藏在这句话或者这条短语之中。
例如:大家好!我叫孔习之。孔是孔子的孔。习之,就是孔子所编写的《论语》里面的那句话“学而时习之”的习之。
五、名人法。
就是用名人的名字来解释自己的名字,以便别人更容易记住自己的名字。
这个比较简单,但还是有几点是必须要注意的:
1、所借用的名字,必须是妇孺皆知的大名人。不然,你解释了半天,别人还是听得云里雾里。
2、所借用名字的名人必须是同一类的,这样才会加深别人的理解,也符合人以群聚的原则。
比如,刘玲。可以这么介绍:“大家好!我叫刘玲,刘德华的刘,林志玲的玲。”
3、如果自己姓名中的几个字,无法全部与名人挂钩。那可以考虑先挂靠一位名人,其他字组词时就组形容词,来形容这位名人。
比如:范磊。可以这么介绍:“大家好!我叫范磊,范是范仲淹的范,磊是光明磊落的磊,连起来就是光明磊落的范仲淹。我老爹给我起了这么一个名字,希望我以后能跟范仲淹一样,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你的名字,就是你的样子。
你可以理解为,它只是你身份证上的第一行,只是一个比较好听的称呼,只是一个可以代表你的、容易被别人记住的符号。
但是,你既然被冠之以此名,自然是被赋予了一定的期盼与精神的。
你的名字,不光寄托着家人寄托在你身上的美好意愿,也在替你张扬着个性。
它是伴你终生的名片,是你在社会交往中必不可少的符号,是你所在家族传承的标识,也是你理想信念与美好期待的表达。
2021.8.26于山西运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