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系列80:以君盟臣 誓取宜阳
点击上方收听音频
上一期我们讲到,一代纵横奇才张仪,在魏国走完了他人生的最后路程。张仪的死,毫无疑问地让中原各国都大大地舒了一口气。可惜公孙衍早已不在人世,否则如果他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那一定会高兴得蹦起来,然后马上又开展新的一轮的合纵计划。
毕竟秦国有张仪在的时候,所谓的合纵,那只不过是一个商业模式罢了。
张仪离开秦国后,秦武王将他原本的相国职位一分为二,分别任命樗里疾和甘茂担任左右丞相。
由于此二人对日后的秦国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在这儿也有必要向您简单介绍一下这两位。
∆ 樗里疾
樗里疾是秦惠王同父异母的弟弟,也就是秦武王的叔父。由于此人智谋过人,善于揣测别人的意图,因此在秦国也有着“智囊”的称号。除了擅长出谋划策以外,这个樗里疾还有一项特殊的本领,那就是堪舆之术,这堪舆之术也就是我们老百姓常说的“风水”。
这相传樗里疾在临终之前,选了咸阳城漳水南边的一片荒山野岭作为自己的下葬穴冢,当时,很多人不理解,而樗里疾也不做解释,只留下了一句话“一百年之后,必有天子宫殿夹着我的坟墓。”
果然,一百年后,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的时候就请风水先生选一块风水宝地。这风水师将方圆两百里转了个遍,最后指着一块土地说:“此处天子气盛,当为都城。”
这风水师所指的这片区域,正是樗里疾的墓穴所在。而后建设的长乐宫位于樗里疾坟墓的东边,这未央宫嘛,则位于樗里疾坟墓的西边,而武库则是位于樗里疾坟墓的南边,跟当年樗里疾预测的是一模一样。
也基于此,后世的堪舆之家都奉樗里疾为相地的祖师爷,尊称为“樗里先师”。
我们再来介绍这位甘茂。甘茂原本是楚国的下蔡人,这自幼是博览群书,精通诸子百家。秦惠王在位的时候,通过樗里疾和张仪的引见,甘茂入秦为将。在秦楚汉中一战里,甘茂配合魏章,一举夺得了楚国的汉中六百里土地,一时间是名声大振。秦武王继位之后,蜀地发生了叛乱,甘茂又入蜀平叛,再次立下了盖世奇功,至此便成为了秦武王的心腹爱将。
公元前308年,秦武王展开了“车通三川,以窥周室”的行动。没错,这正是张仪临走之前向秦武王提出的那个建议。张仪走后,秦武王是思来想去,觉得此计甚为精妙,于是便赶紧把这项战略提上了日程。
而在秦国通向三川、窥周室的道路上,还耸立着韩国的一座坚城,这座城的名字叫宜阳。宜阳是秦国东进道路上的一块绊脚石,这也是韩国阻挡秦国的一道重要屏障。韩国对这宜阳城也是非常地重视,这城池是加固了无数次,并配备了重兵把守。宜阳是秦国的必经之地,也是必攻之地,那当然也是韩国的必守之地,既然双方都是志在必得,那唯有一场硬仗来见个分晓了。
∆ 甘茂
秦武王把这一次攻伐宜阳的任务交给了甘茂。而对于甘茂来说,打仗倒不是什么问题,怕就怕这一去数月,假若国内那些反对自己的人在秦武王面前进谗言,那自己的日子可就不好过了。
于是甘茂便向秦武王进言道:“王上,宜阳是韩国的重镇,这一次长驱千里,远道伐韩,恐怕要做持久战的准备。然而这时间一长,朝中难免有一些对下臣不利之言。下臣知道王上您对我是极其信任,可即便是曾参那样的好人,凭他母亲对他的了解,也只需三个人的谣言,就可把他的母亲吓得翻墙而逃。我的品德自然比不上曾参,您对我的了解自然也比不上曾参母亲对她儿子的了解,这更何况咸阳城内想说臣下坏话的人那远远不止三个。臣下怎能不担忧啊!”
当秦武王得知甘茂的顾虑之后,当即表态,“寡人绝不会因为任何人的话而放弃对你的信任,你放心,假若有任何的闲言碎语我定不入耳,倘若你仍放心不下,寡人愿在此立下盟誓!”
倘若在春秋时期,君臣之间的 “以君盟臣”的情形是不足为奇的。而到了战国时期,君王是有绝对的权威,君臣盟誓也就非常的少见。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秦武王对拿下宜阳的决心所在。
这既然秦王都这么说了,那就开打吧!甘茂暗下决心,此番一定要拿下宜阳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