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思维下的城市广电生存法则
(谭天教授访谈录,作者为东莞广播电视台总编辑李志良)
嘉宾介绍:谭天,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高级记者、硕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新媒体研究所所长,广播影视研究中心主任;中央电视台、广东广播电视台节目评价专家、中国新闻奖、中国(广州)国际纪录片节评委,全国“百优”广播电视理论人才、暨南大学“卓越导师”。近年主要研究新媒体和传媒经济学、媒介融合以及传统媒体转型。
一、关于新媒体和媒体融合
作者:谭教授,您好。感谢您接受专访。
您是国内学界中较早研究新媒体且较有影响力的学者之一。2014年3月“首届中国新媒体研究高端论坛”在暨南大学举行,您是其中三位重量级论坛嘉宾之一。最近我研读了您主编的《新媒体新论》和《新媒体茶座》,收获颇丰。
当前新媒体狂飙猛进、一日千里,而学界对新媒体研究似乎跟不上新媒体发展节奏,以致出现许多认识误区、思维误区和路径误区。首先请您谈谈什么叫新媒体。
谭天教授:当前业界和学界对新媒体定义认知还是相当模糊的。不少传统媒体管理者把新媒体看作为新的传播技术或传播渠道,是十分肤浅的,这导致他们在媒体融合和转型投资上出现种种决策失误。
我认为,新媒体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同的定义。新媒体实质上不是媒体,或者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媒体,而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媒介是一个传播学的概念,而媒体是一个传媒经济学的概念。
新媒体不仅是一个内容集成平台、信息发布平台,更重要的它是一个开放的综合服务平台。传统媒体一般只承担内容提供商或渠道运营商的角色,而新媒体则融集成资源、响应需求和创造价值于一体,它是一种新的媒介组织。对新媒体来说,首先强调“服务为王”,其次才强调“内容为王”。
作者:您提出的新媒体是基于互联网的媒介平台这个观点,在学界和业界得到较广泛的认可。由于新媒体与互联网的渊缘关系,“互联网思维”或“互联网逻辑”也就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课题。著名学者喻国明认为,互联网逻辑的核心一是“连接”,二是“开放”。对这个问题您是怎样看的?
谭天教授:“互联网思维”主要是指具有互联网特质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方法。它有三大要义:即颠覆性创新、开放中博弈、合作中共赢。乔布斯用云计算颠覆了传统手机,雷军用互联网思维颠覆了手机生产。支付宝和余额宝是与银行业在开放的金融市场中博弈。
互联网思维的核心点还是“人”,即“以人为本”。它不仅是一种让商业回归到“以人为本”的观念,而且是一种更人性化的思考。
其实互联网思维的内核就是按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办事。有人把互联网思维神秘化,其实互联网思维不是玄学,互联网思维也要接地气,如果不能脚踏实地做好产品和工作,就别奢谈互联网思维。
作者:以互联网、手机为代表的新兴媒体迅猛崛起,“惊起一滩鸥鹭”。新兴媒体的长处放大了传统媒体的短处。2015年被誉为媒体融合元年。拥抱新媒体,传统媒体才有未来。您认为媒体融合有哪些现实路径?
谭天教授:留给传统媒体涅槃重生的历史机遇确实已经不多,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融合转型恐怕是唯一的出路。
媒体融合是大势所趋,但也容易使传统媒体迷失自我。从传媒发展的历史来看,实际就是一部进化与分化的历史,我认为应该重视“媒体分合”这一概念。
由于传统媒体缺少互联网基因,简单平移式的转型是不太可能成功的。现在不少传统媒体已经放弃了自建媒介平台的打算,老老实实做回内容提供商并想方设法与互联网建立各式各样的合作关系,或者说他们在竭力打造一个可与互联网对接的内容生产基地和集成平台。
当下我国传统媒体转型的现实路径主要有两个选择:一是融合,从业务融合到产业融合;二是对接,即内容生产与平台服务的对接。媒体与平台无论是融合还是对接,传统媒体无论是内容生产还是内容集成,都需要互联网思维。
在媒体融合的大趋势下,媒体发展还是遵循产业分工的现实逻辑,即“媒体分合”,合中有分,你中有我。传统媒体转型的破局应该在“媒体分合”的趋势下全面、积极、理性地推进。
对电视媒体来说,我建议选择“一体两翼”的融合发展策略:“一体”即坚持“内容为王”,以具有权威性和公信力的内容为主体;“两翼”是指对接平台与自建平台并举,内容运营“两翼齐飞”,从而最终实现“内容+平台”双剑合璧,走出一条电视媒体融合发展的新路。
作者:传统媒体在与新兴媒体融合中实现转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许要经历10年甚至更长时间,而传统媒体因受新媒体冲击所造成的发行收视和经营收入大幅下降的惨淡状况却越来越严重。当年曾高举广东“传媒大省”大旗的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沦落到要申请扶助资金的境地,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发出变相裁员的鼓励员工创业创新的通告,曾风光一时的香港第一家电视台亚洲电视(ATV)几度风传倒闭停播。传媒圈也出现“胜利大逃亡”风潮,连著名的“战地记者”闾丘露薇也发出“20年,该告别媒体人身份了”的感慨后惜别凤凰卫视。
传统媒体人被颓丧悲哀的迷雾笼罩着。您认为传统媒体真会走上不归路吗?
谭天教授:我认为,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传统媒体不会死,死的是缺少互联网思维而未能实现自身改造的传统媒体。
在当前媒体融合过程中,优势媒体会借力新媒体越发强大,当然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认识新兴媒体,一些目前没有被过多关注的传统媒体,将来也可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而占有重要市场。丛林法则已经变成了天空法则,即“天高任鸟飞”。
二、关于“新闻立台”
作者:新闻产品本应是媒体的主要产品。但当前电视剧、综艺节目大行其道,新闻节目萎缩成主频道的“鸡肋”,“新闻立台”的理念渐渐被抛诸脑后。甚至有人认为电视台就是娱乐媒体。对这问题,您是怎样看的?
谭天教授:10多年前“新闻立台”有被淡化的趋势,有的卫视频道为追求收视率和经营效益,过于侧重电视剧和综艺节目,而“新闻立台”的声音也变得越来越微弱。
随着国内外一系列重大新闻事件拷问中国电视人,2008年,吹响电视回归新闻的集结号。特别是汶川地震的及时报道和信息公开,北京奥运的成功转播和巨大影响,让中国电视界重新审视电视的媒体本性和媒体的社会责任。
作者:美国著名媒体人约瑟夫·普利策曾说:“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新闻媒体就是一座社会瞭望塔,新闻记者就是一名忠诚瞭望者。因此,“新闻立台”是由媒体职业本性和社会责任所决定的。
谭天教授:“新闻立台”理念的再现不只是一次历史的回响,也不仅仅是对传媒本性和媒体责任的回归,而是一个时代的呼唤。大国崛起的开放,国际传播新形势,公民社会的形成,电视媒体传播力和影响力的提升,都对“新闻立台”提出了更高的期望和更大的挑战。
作者:“新闻立台”的含义是什么?“新闻立台”是不是只适合国家级和省级媒体呢?
谭天教授:“新闻立台”的要义:一是媒介功能,二是节目构成。从媒介功能即媒体的社会责任和公共利益来看,新闻是根本,是办台的立足点。从节目构成上看,新闻应成为电视主频道的节目骨干并形成强势。
认为“新闻立台”宜大台提,小台不宜提,这是一个谬论。对于中央电视台,国家一流媒体的战略目标是国家战略的需要,国际一流媒体的战略目标需要新闻立台的发展战略来支撑。而对于地方电视台,“新闻立台”也是牢牢掌握信息传播话语权和社会舆论引导力的根本保证。地市电视台更应该把有限的节目资源投入新闻节目中,事实上对于许多小台,由于其接近性,地方新闻节目往往是全台收视率最高的节目。
三、关于传媒学术研究
作者:您既有丰富的学界教学研究经验,又有丰富的业界新闻实践经历,学界与业界跨越,令您在媒体学术研究上得心应手。近些年来,您学著颇丰,“谭门”满天下。
您率先提出了电视策划理论、电视名记者理论、电视新闻引力场和舆论场理论、电视媒介融合理论等一系列新观点、新思维,逐步形成了前瞻、务实、开放和创新的媒体学术研究特色。
请您谈谈您的研究之路和治学体会。
谭天教授:我认为,学术研究要体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宏观与微观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指导思想。
研究需要放眼未来、探索前路。所谓前瞻性,就是要走在时代的前面,学者要以批判性和颠覆性给茫茫前路亮起一盏明灯。我一直认为研究要关注当下,要接地气。植根在西方土壤的传播学理论,在引进和吸引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普适性与本土化的度。研究要符合中国国情,并要从问题出发。
研究需要一种开放式思维。在全球华、产业化、数字化和网络化的背景下,近年来我逐渐把研究重点转移到传媒经济学和媒介融合这两个领域,不以电视论电视,跳出电视看电视,力求从一个全新视角和宏观层面来探讨未来电视发展。
另外,研究需要一种科学创新。理论创新就是要挑战传统、破旧立新,就是要解放思想、打破权威。
作者:您认为要在媒体学术研究上有所成就,需具备怎样的知识结构?
谭天教授:多学科背景和丰富的知识结构是做好媒体学术研究的关键。以新媒体研究为例。中国的新闻学花了30年走进传播学,新媒体却让我发现走进传播学是不够的,还要走出传播学——利用其它学科的理论和视角,比如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来研究新媒体。
作为一名有志于学术研究的人,要多读书。我认为书有三种:有用的书,主要是应用类的专业书;无用的书,主要是形而上的思想类;无字的书,指的是人间百态、社会现实。可偏重但不应偏废。对学生来说,这三类书都该读一些,研究者则要读一些解决问题的书。
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三项新媒体技术的发展都影响着当今的新闻传播业。多阅读这些方面的书,至少给我们研究新闻传播学带来一些启迪。我觉得一本书的价值不在于让你顶礼膜拜,而在于能引发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作者:中国近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第一种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学术研究要站高望远;第二种境界是“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学术研究要甘于吃苦;第三种境界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学术研究要反复求证。希望以此共勉!
感谢谭教授接受专访。
原文载于李志良著的《势:中国城市广电的哲学观照——珠三角和长三角城市广电发展比较研究》,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