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一朝天子一朝臣,商鞅活的精彩,何须再求长久!
导读:商鞅为秦相十年,使秦国兵强马壮、人民富足,最后却被秦人杀掉,并加以五马分尸之辱,于是人们都说商鞅情商太低,不会做人。连大名鼎鼎的司马迁都给商鞅扣上了"天资刻薄"的帽子,认为他死有应得。为九州大一统做出突出贡献的商鞅,被世人如此评价,甚为遗憾,今天要为商君正名。
商鞅,名鞅,姓公孙,自幼酷爱刑名法术的学问,可谓是法家的一代弟子。他不拘泥于成规陋习,也不像所谓的山林隐士自命清高,成人以来一直苦苦寻求治世途径,以成就一生报复。为秦相后,厉行变法,不畏权贵,十年间秦国风俗大变,国富兵强,也得罪了一批既得利益者。因此,孝公死后,太子继位,听小人谗言,追捕商鞅,他不得不逃脱国外,后被秦人所杀,并被秦惠王处于五马分尸之刑,诛灭三族。
太史公这顶"天资刻薄"的帽子从何而来?
司马迁给的这个结论,论据直接和具体:
1.鄙视商鞅取信于秦孝公的方法
商鞅本来是卫国人(那时候还不能称为商鞅,为了大家阅读的顺畅,全文统称为商鞅),后来在魏国做事,听说秦国孝公招纳贤才建设图强,于是来到了秦国。在举目无亲的异国他乡,商鞅想办法认识了秦孝公的身边的一个姓景的太监(文中把此人称为景监),从而接触到了秦孝公。这种通过皇帝身边的太监来取得认可的方法,被司马迁鄙视。
和商鞅同年代有个叫赵良的人,有一次和商鞅谈话也曾表达过这种观点。他列举了秦国早年一个叫做五羖大夫的丞相,这个五羖大夫是楚国人,当年贫穷的时候也想拜见秦王,因为没有门路,就把自己卖给了秦国人,干喂牛喂马的活,足足干了一年多。后来秦王知道了这件事,就把五羖大夫提拔起来了。赵良的意思就是告诉商鞅,你看人家五羖大夫,和你是一样的情况,人家就能靠自己的努力来得到赏识,你为什么要采取小人的方法呢?
2.不屑于商鞅采取"虚浮夸大"的帝王言辞来诱惑秦孝公
商鞅之所以能够得到秦孝公的赏识,是因为在和秦孝公的谈话中,表明了要把秦国建成一个称霸诸侯的大国,要坚强军队,用武力去征服周边的国家,用法律来约束国内的人民。这个思想和秦孝公重振秦国国威的想法不谋而合,因此对商鞅开始重用。但司马迁认为,这是用不道德的思想来迎合秦王,非君子所为。
3.痛恨商鞅不懂得感恩,不讲信用
商鞅通过景监取得了秦孝公的信任,但是上任后开始实行变法,制定了及其严格苛刻的法律条款,而且执行起来"六亲不认"。特别是对秦国当时的一些贵族,也从不手软。有一次,秦国的太子触犯了条款,当时太子是秦国的继承人是不能施以刑罚的,于是商鞅就惩处了太子的老师公子虔,并且对另外一位老师公孙贾实施了墨刑。司马迁的意思是,你当初一个平民通过贵族的帮助有了地位,现在却不知道感恩处罚这个处罚那个,太不够意思了。
还有就是当年商鞅带领军队打魏国,魏国的公子卬带兵抵抗。商鞅为了获胜,写了一封信给公子卬,信的意思是,咱们都是老朋友了,可惜在战场上相遇,但是不忍心相互攻击,不如坐下来谈一谈,定个盟约,继续做朋友好了。公子卬信以为真,于是和商鞅一起喝酒,在席间商鞅提前埋伏的士兵俘虏了公子卬,于是秦军向魏军突然袭击,大获全胜。司马迁对商鞅的这种行为极其鄙视,说这是不诚信的表现。
4.就是商鞅的法律过于严格,有点丧失人性
这一点,正是商鞅变法的重点,也为大家熟知,在这不进行赘述了。
商鞅为什么甘愿带这顶"帽子",做个好人不行吗?
谁都想名留千史,谁都想要个好名声,难道商鞅不想吗?我和你秦人贵族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干什么非得罪你们?其实不是商鞅不想做好人,只是当时条件不允许,历史的发展也不允许。
1.不通过景监接触秦孝公,那别的办法在哪里?
一方贵为秦王,一方贱为草民,何况还是一个外国的草民。两者怎么才能形成交集,毕竟在当时的环境下,一个普通的农民想要和国君来一个交谈谈何容易。难道让商鞅在大街上高喊,我有治国良策,我要见秦王吗?这样的话早就被当成了疯子,赶出了京城。
那能不能学习五羖大夫呢?五羖大夫的事迹之所以被称为美谈,正是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成功的概率太小,如果商鞅也学习他,花费的时间长不说,主要是能不能成功真的是一个未知数。所以说,商鞅想办法接触到秦王的方法在当时人民的认知中固然有点像小人所为,但他通过这种方法达到了目的,通过自己的努力让秦国强大起来了,这是最主要的。
2.商鞅和秦王所谈是胡说乱造吗?
其实商鞅和秦王的交谈并不是一拍即合。《史记》记载,秦孝公第一次听商鞅谈论治国之道,一点也听不进去,甚至时不时的打瞌睡。过后,秦孝公找到景监,批评他推荐的人只会说大话,景监把这话又转给了商鞅。商鞅说:我这次用尧舜的治国之道来劝说大王,看来他对这个不感兴趣。还好,秦王是个爱才的人,他又给了商鞅几次机会。
第二次,商鞅用的是禹、汤、文、武的方法,秦王还是没能听进去。第三次,他用了春秋五霸的治国方法,秦王非常感兴趣,于是和商鞅约好了下次见面的时间。第四次,秦孝公彻底迷上了商鞅,他对商鞅所讲的帝王之法非常感兴趣,他告诉商鞅:建立商周那样的盛世,时间太长了,你这次讲的富国强军的方法就很好,我希望在我有生之年就能实现。
可见,商鞅是认真分析了秦王的想法和志向,而采取的治国方法,足见其睿智。
3.如果讲恩情,法律还叫法律吗?难道打仗还要客客气气?
秦人素来民风彪悍,不太守纪律,而且爱打架斗殴,而士大夫等贵族则依靠天生居来的身份我行我素,更是没有法律概念。在这样一个国家,如果法律不严,你觉得能执行下去吗?当时商鞅在发布法律之前,为了向人民正是国家说话算数,专门在城门设置了一个木桩,告诉大家谁要能把这个木桩搬到另外一个城门,就赏十金。大家都围着看,觉得这么简单的任务就能奖十金不可能吧,终于有个人忍不住出来完成了任务,商鞅立马讲给他十金,这样大家才都觉得国家说话是算数的。
通过这个事情足见当时的秦国国家的威望是多么的低,在这样一个环境下必须从严执法。后来太子犯法后,商鞅怎么处置关系着法律的生命力,商鞅想来想去必须要给民众一个交代,于是处置了太子的两个老师,正所谓"徒不正,师之国"。这种事情在当时的贵族看来是不可能的啊,区区小事,都是国家干部,自己出的法律怎么还能用到自己身上呢?商鞅就是要通过这样的事情来改变大家的观念。
正是通过以上的严格执法,秦国才能在十年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一个受人欺负的弱国,发展成为一个泱泱大国,有了向东发展的实力。
讲了这么多,不知道有没有改变大家对商鞅的看法。很多人只看到了商鞅做法的尖酸刻薄,却不愿意想一想他这么做得原因,也不愿意去分析一下当时他所处的环境:秦国要发展,必须得下猛药,商鞅严格的执法就是这剂猛药。这剂药的副作用,总是要好于当国家灭亡,千万士兵惨遭屠戮,想到这些你还觉得商鞅罪有应得吗?商鞅的一生是轰轰烈烈的一生,即使后来没能善终,但是比那些死守陈规,懦弱无能的百岁者强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