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土壤(下)(新教材)

  (三)土壤的功能与养护

1、土壤的功能

①联系了四大圈层,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关键环节

②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扎根立足的条件,改变了地理环境

③具有重要的蓄水、保水功能

④土壤是人类种植农作物的物质基础,是珍贵的自然资源

2、土壤的养护

⑴自然土壤形成后的人类耕作过程,使耕作土壤形成:不断翻耕、施肥、灌溉,土壤不断熟化,形成高产稳定的耕作土壤,如北方的黑垆土、南方的水稻土。

⑵合理的耕作经营,可使土壤不断改良,保持和提高土壤肥力。

⑶不合理的耕作经营会引起土壤退化,如土壤沙化、盐碱化、水土流失等。

⑷重视土壤保护和培育,用养结合,使土壤不断改良。

土地的退化之:土壤侵蚀景观
土地的退化之:土地盐碱化
土地的退化之:沙漠化
土地的退化之:土壤板结
土地的退化之:石漠化

  

相 关 链 接  

  墒指土壤的湿度;墒情指土壤湿度的情况,土壤湿度受大气、土质、植被等条件的影响,在灌溉上有参考价值。

3、土壤的改良措施

(1)轮作:用地养地相结合——你方唱罢我登场

  (2)休耕:恢复地力以提高土地质量,进而提高单产——劳逸结合

(3)种植绿肥

绿肥作物是指一类主要当作肥料种植的作物。这类作物养分含量丰富,翻入土壤中,具有丰富土壤营养物质、改良土壤物理性状等作用。绿肥作物一般与主产作物轮作,多数可兼作饲草。

(4)广施农家肥

  

土壤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

 归 纳 总 结 

  土壤对农业生产活动的影响

农业区

主要土壤

种植作物

南方农业区

红壤、砖红壤

水稻、油菜、甘蔗等热带和亚热带作物

北方农业区

棕壤、褐土

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及棉花、各种蔬菜

东北农业区

黑土、黑钙土

小麦、玉米、甜菜等经济作物

西北农业区

荒漠土

沙棘、枸杞

青藏高寒农业区

高寒荒漠土

青稞

  (四)我国黄淮海平原盐碱地的综合治理

1、土壤盐碱化的原因

(1)自然原因:地势低洼,频繁的旱涝灾害;气候变化影响水盐运动(地形和气候因素导致的地下水位变化);气候干旱,蒸发旺盛。

(2)人为原因:引起的地下水位上升

①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大水漫灌,只灌不排的灌溉措施,导致地下水位上升,蒸发旺盛使得土壤中的盐分向地表积聚。

②沿海地区过度开采地下水,引起海水倒灌,导致土地盐碱化。

2、盐碱化的分布

(1)长江以北的广大内陆地区和沿海岸线的滨海地带。

(2)北方内陆地区:淮河以北、西北及青藏高原等地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河流冲积平原、盆地和湖泊沼泽地区。

(3)东北的嫩江平原、松辽平原、

(4)华北的黄淮海平原,

(5)广大的西北地区

3、盐碱化治理措施

下图中的P点表示我国某地土壤组成物质的体积分数。据此,完成1~2题。

1.据图可知(  )

A.该土壤的水分较少,植物易枯萎

B.该土壤通气透水,因而有机质含量不高

C.该土壤此时保温性能可能不够好

D.该土壤呈现酸性,可能为红壤

2.如果该土壤有时表层盐分升高,不利于作物生长,加剧这种现象的人类活动是(  )

A.增施熟石灰   B.不合理灌溉

C.使用农药   D.毁林开荒

答案:1.C 2.B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P点表示的土壤固体颗粒占55%左右,水分占38%左右,空气占17%左右,水分占的比重太大,保温性较差。第2题,土壤盐分增加与不合理灌溉有关。

 

  判断土壤剖面图的方法

  1、注意土壤的颜色。土壤的颜色主要受组成物质、气候、土壤形成中的理化过程和时间等因素的影响。例如,红壤和砖红壤主要在高温多雨环境下形成,含铁、铝的氧化物较多;紫色土主要受成土母质颜色的影响;黑土和黑钙土与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关。一般情况下,淋溶层区别于腐殖质层的主要标志是淋溶层有机质含量较低,颜色较淡。

四川盆地紫色土

  2.注意土壤的层次。一般情况下,土壤形成和发育的时间越长,水热资源越丰富,土壤越成熟,则土壤越厚,层次越多。另外,尽管人类对土壤的深耕会增加土壤厚度,但受人类影响后土壤的层次一般比较少。

  3.注意植被类型。根据土壤表层生长的植被类型和根系的粗细、长短可以判定土壤的类型、形成环境和分布地区。在热带雨林环境中形成砖红壤,温带草原植被环境中形成黑钙土,水稻田环境中形成水稻土等。

三、本课小结

四、巩固练习

1.判断正误       

(1)我们在田地中观察到的土壤都是自然土壤。(  )

(2)耕作土壤没有有机层。(  )

(3)土壤中的矿物质、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成土母质。(  )

(4)亚马孙雨林中因植被茂密而土壤肥沃。(  )

(5)农业耕作中休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土壤的肥力。(  )

答案:(1)× (2)√ (3)× (4)× (5)√

2、分析东北平原的黑土肥沃,而南方地区的土壤贫瘠的原因

答案:(1)气候:东北地区气候冷湿,有机质分解慢,容易积累,土壤肥沃;而南方地区气候湿热,有机质分解快,且降水丰富,淋洗作用强,有机质不易积累,土壤相对贫瘠。

(2)地形:东北地区为平原,地势平坦,冲刷作用小,积累多;而南方地区为低山丘陵,冲刷作用强,有机质少;

(3)熟制:东北一年一熟,耕种消耗土壤有机质较少,南方一年两熟或三熟,消耗有机质较多。

3、在我国广大的黄淮海平原地区,分布着大片的盐碱化土地,足有几十万公顷之多,是农业的低产区,产量低而不稳。自1986年开始,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在山东禹城北丘洼建立综合试验站,对盐碱地进行综合治理,实现粮食高产。

(1)该地区盐碱地的形成与水盐运动有关,试分析水盐运动的过程。

(2)推断该地区土壤表层盐分最高和最低的季节。

(3)列举调节和控制水盐运动的方法。

答案:(1)旱季,蒸发强烈,盐分随水沿土壤孔隙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大量盐分便在土壤表层积累。雨季,土壤表层的盐分被雨水淋洗,土壤脱盐。

(2)春秋季节盐分最高,夏季盐分最低。

(3)引淡淋盐,使土体脱盐;井灌井排,补充淡水;选择适当覆盖物,抑制蒸发返盐;采取生物措施,营造防护林带,巩固水盐调节效果。

  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一位被热带雨林风光吸引的游客从马瑙斯出发,乘船沿内格罗河溯源而上,见两岸植被繁茂,河上很少有桥。行至内格罗河与布朗库河交汇处,发现两条河流的河水因颜色迥异,呈一黑黄分明的界限,景色令人震撼。船继续前行,岸边的沼泽渐渐映入眼帘……当晚他查阅资料,得知内格罗河河水因富含腐殖质,颜色乌黑,而布朗库河因含大量泥沙而呈黄色。

  分析内格罗河河水富含腐殖质但泥沙含量少的原因?

  答案:气温高,湿度大(降水多),生物量大,在沼泽形成大量腐殖质;地处平原,地势低平,河流流速慢,多沼泽,泥沙多沉积。

(0)

相关推荐

  • 微专题|土地盐碱地

    盐碱地是一种土壤盐分失衡导致的土壤表层盐分累积,严重影响植物正常生长的土壤总称:根据地区和形成过程的不同可以分为滨海盐碱区,草甸盐碱区,干旱半干旱的沙漠盐碱区,以及次生盐碱区.次生盐碱区主要分布于我国 ...

  • 3.3 如何进行学科思想观念的教学?-高中化学新教材解读

    根据国家教育部安排和部署,从2019年秋季学期起,全国各省(区.市)高中将分步实施新课程.使用新教材,到2022年秋季开学,全国全部启动实施新课程.新教材.那新教材"新"在哪儿?新 ...

  • 教学设计:防灾减灾(下)(新教材)

      (二)自救与互救 1.灾前准备 (1)常备各类应急救援包. (2)及时关注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 (3)牢记逃生路线和应急避难所位置. (4)积极参加防灾演练,增强防灾意识. 地震演习 遇到突然 ...

  • 教学设计:地质灾害(下)(新教材)

    (三)滑坡与泥石流 1.滑坡 滑坡是指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向下滑动的现象. 滑坡示意图 2.泥石流 泥石流是指山区沟谷中由 ...

  • 教学设计:气象灾害(下)(新教材)

    (五)寒潮 1.概念 寒潮是因强冷空气迅速入侵造成大范围的剧烈降温,并伴有大风.雨雪.冻害等现象的天气过程.一般来说,当冷空气过境后,凡气温在24小时内下降10°C以上,并且在这一天内,其最低气温又在 ...

  • 教学设计:土壤(中)(新教材)

    (接上)3.气候(1)干热环境--有机质积累少:(2)干冷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慢:(3)冷湿环境--有机质积累多:(4)湿热环境--土壤形成速度较快,风化作用和淋溶作用强土壤黏粒比重高. 湿热环境下 ...

  • 教学设计:土壤(上)(新教材)

      一.导入新课 1.社稷坛五色土 北京的社稷坛是呈正方形的三层高台,用汉白玉砌成,象征着"天圆地方"之说,坛上铺有黄.青.红.白.黑的五色土,四周短墙也按方向覆盖四色琉璃瓦.五色 ...

  • 教学设计:植被(下)(新教材)

    (四)草原与荒漠 1.热带草原 植被类型 热带草原 分布地区 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南北两侧 气候特征 全年高温,分干湿两季 植被特征 湿季降水丰沛,植物生长茂盛,草原葱绿:干季降水稀少,草类枯黄,有的热带 ...

  • 教学设计:地貌的观察(下)(新教材)

    (三)地貌观察的内容 1.高度 坡度 (1)基本原理 坡度=垂直距离÷水平距离 (2)坡度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①对耕作的影响 坡地耕作易引发水土流失,特别是在坡度大于15°的坡地上种植,一旦遇到暴雨,土 ...

  • 教学设计:常见地貌类型(下)(新教材)

    (三)风沙地貌 1.概念:风沙地貌在风力对地表物质的侵蚀.搬运和堆积过程中所形成的地貌.亦称风成地貌. 2.分布:我国的风沙地貌主要分布在西北地区. 3.类型:可分为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两大类.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