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老中医对中医诊断的思考

望诊思考

人体健康与否,必然会显示出相应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是通过医生专业训练的眼睛在正常的光线下、环境中可以发现的。这包括人体整体或者局部所产生的视觉可以发现的气、色、形、态。

气色属阳,气为阳中之阳,色为阳中之阴。形态为阴,形为阴中之阴,态为阴中之阳。人体的阳气正气能量充足与否,道路通畅与否,都从人的气的外露信息上可以判断出来。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是心灵的镜子,眼睛的开闭状态、灵钝状态、定移状态,都可以反映出人的气的不同状态。中医由此可以得出此人有神气还是无神气。得神者容易治疗,失神者难治。任何病变最先表现在气上。

可以望见的色,是较长时间反复出现的气形成的,是气的沉积。中医讲五色

第一,内脏的气外泄联系在一起。青反映肝气,赤反映心气,黄反映脾气,白反映肺气,黑反映肾气。

第二,色分鲜活旺盛的正色与干燥衰弱的病色。

第三,与出现的部位相联系,出现在有关内脏的外部延伸器官上,会特别引起医者注意。如黑病色出现在耳部,此人肾气衰弱。

第四,与出现的时令相联系。青与春,赤与夏,黄与长夏,白与秋,黑与冬,中医认为这之间有很牢固的因果联系。

第五,色反映的病脏遇到五行相克或者相生的部位和时令出现的色,色与色之间就会产生相克相生的关系,据此中医可以推理判断病证的加重或者减轻的趋势。

形是在气色较长时期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变化。常常从特定的部位表现出来。这些部位第一是内脏外在的窍门。肾窍为耳,肺窍为鼻,肝窍为目,心窍为舌,脾窍为唇口。第二又会从外在组织器官对于全身内脏的全息反应点心表现出来。例如在手上特殊位置、在耳上、鼻上、面部、额上、脚上特殊位置表现出来。中医特别注意有关位置先天的形变、后天的形变、临时的形变。积累了丰富而系统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科学的诊断方法和技术。

态是形的变化状态。形变则病变,形不变则病不变。

气色形态是望诊的主要内容。是成系统的。是人体内在的物质和能量状态的表现。是医者获得病变健康信息的主要渠道。

望诊之所以能够提供判断疾病的信息,是因为所望见的现象、信息是由病体导致形成的。医家只要掌握了这之间的因果关系,就可以作出神奇的判断。

望诊是有其客观事实之间的因果联系根据和由之而形成的理论系统支持的。

第一,周易哲学讲有无相生的道理,有太极生阴阳、阴阳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万物的道理。古哲很明确父精记忆着父亲的生命信息,母卵记忆着母亲的生命信息,结合之后形成的新生命,记忆着父母全部的生命信息。仅仅从面相上就可以了解到这一条。新生命是亲本的全部生命信息的记忆复合体。小到每一个生命局部,大到整个生命体,无不是如此。

现代科学讲胚胎学,讲细胞的全息性,只是古哲科学认识的延伸和细化。而古哲在他们那个古老的时代,就发现了这种局部反映着整体状态的科学规律,就完整地形成了中医望诊的科学理论。

古哲发现面部的不同部位可以准确反映全身特定的脏腑器官状态。形成了医学上的相面望诊学说。大而言之,眼目反映肝,耳朵反映肾,鼻子反映肺,口唇反映脾,舌头反映心,更细的如人中反映生殖器官。

第二,早在内经的灵枢经中,就建立了经络系统,就将每一条经上各个穴位与有关脏腑出现的病变联系在一起。就作出了详细的记载。

比如足三里穴疼痛,就明确反映了胃肠道病症。尺泽穴疼痛反映了肺部病变。丰隆穴反映了病人的痰湿状态。医生只要记住了古哲的发现,就可以根据这些穴位和经络所表现出来的状态判断出内在的脏腑的病变,也可以由已经知道的病寻找相关的穴位。

第三,古哲在探讨疾病的过程中,特别注意同时出现和先后出现的各种症侯群。将之烂熟于心,遇到有关病症,头脑里就有这种症侯群储存,就按照这种症侯群作引导寻找各种信息,有目的地通过各种诊法特别是望诊寻找有关现象,作为判断和鉴别根据。

中医是全科医生,是大医。必须拥有治病救人的慈悲心,必须拥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经验积累。其中包括现代解剖生理知识和各种西医医学常识。然而最基本的中医理论基础包括经络学说,脏象学说,病症的症侯群学说,用阴阳五行联系起来的病变转化学说,必须牢固掌握。才可以称得上一个基础扎实的医生。

闻诊思考

中医闻诊这个闻字,是通过听觉高度集中注意力直达门内、来听门内的声音,从而判断门内有什么动静变化,有什么秘密。

与此同时,还会嗅到从门内透出的气味。这是动物侦察天敌在洞穴内、在看不见的范围内活动的本能。这也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一种高度发达的本能。

因此,才形成了人的听觉器官耳和嗅觉器官鼻。与许多动物相比,人的嗅觉和听觉是非常有限的,而人与人之间这种听闻和嗅闻的能力也有很大的差别。

一个好中医,如果先天具备非常灵敏的嗅觉和听觉,又获得专门的训练,又保持着健康的能够集中注意力的状态,他会非常出色地从病体发出的各种气味和声音中获得准确有益的病变信息。

凡是病体,总会发出声音。因为病体在病变因素的作用下,原来能够发出的各种健康的声音都会产生改变。

说话声会因为湿邪而显得混浊,因为燥气而显得干哑,呼吸声因寒湿因燥热会有不同,咳嗽声因痰热稠和痰稀有很大差别,大小便发出的声音更有有力无力的区别、大小的区别、缓急的区别,还有内脏蠕动的声音,触诊体表各个部位发出的不同声音。这所有的声音,都形成了声波,形成了声音场,也是以病体为中心的球体。也因距离较远而减弱。

正因为气味场和声音场是客观存在,都以病体为中心而向外发散并有所减弱,而人对于声音和气味的敏感程度又会因长时间接近而显得迟钝。

所以医生对于病体要能够很好的敏锐地觉察,第一,医生必须经过训练,处于健康清醒注意力集中状态。第二必须适当接近病体,第三必须是短暂接近,第四必须排除病室内其它气味和声音干扰。

中医的闻诊,是建立在五声五音五气的理论基础上的,是将声和气进行了分类、是分别与有关脏腑组织器官联系在一起来认识的。中医将收集到的声气信息,用阴阳五行理论来分析,会从中寻找出病变的部位和治疗的原则的。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自古以来人们利用香味来治疗疾病,用音乐来治疗疾病。中医在这方面利用了五行之间的关系,能够寻找出最有利于病情好转的声音和气味。帮助病人康复。

中医有引药自救的理论。其实,病人真的可以引声音自救,引药味自救。病人接近这些声音和气味之后,特别轻松愉快,也自然有利于病情好转。

为了人体健康,我们的卧室光线、位置、装饰、布置应该特别接近自然状态。防止各种气味污染和各种声音污染。有些华贵的居室,恰好是促进人生病和衰老的场所。

经常打开窗户让新鲜空气进入室内也非常重要。这就又要求小环境里有有利于健康的树木花草,空气中少有各种污染物。

闻气味与听闻声音,这是利用人的感觉器官来侦察病情的最原始的方法之一,也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古人在当时的社会文明和科技水平低下的情况下,将这种最原始最基本的方法运用到了解纯熟,运用到了得心应手了然于心的境界。

人所患的病,最常见的是时病,因为气候环境的变化和个人饮食睡眠生活规律打乱劳作过度引发的感冒之类。这些小病,常常因为误诊误治而导致成大病难病怪病。黑心的医生助长了这种趋势,并从中谋财害命。对付时病、小病。

第一要从加强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上注意,第二要从医生治疗常规上给以约束。要追究滥用抗生素激素之类药的法律责任。同时要发挥中医中药治疗这些病副作用小经验多效果好的优势。这就必须培养一大批治疗时病小病功底扎实的中医。重视尖端医学和重视基础医学二者不可偏废,忽视任何一方都对于民族和人类不利。然而不重视基础医学投资和人才培养,所造成的危害会更大一些。

功底扎实的医生,中医的四诊,基本可以弄清楚日常所见的时病和小病,可以做到在理法方药和疗效之间建立起必然的因果链条。而这正是人类永恒的需要。

您的专属客服已开通,有疑问立即添加微信:CN13922304446 解答吧!

切诊思考

切是用医生灵敏的指尖切脉搏的跳动。脉搏是心脏跳动形成的波动在体表动脉血管上的外在表现。心脏跳动的状态维持着人的生命,全面体现了生命的状态。

无论是人的脑力体力劳动状态变化还是饮食睡眠状态变化,无论是人体受到任何外在的或者内在的刺激,心脏都会自动化接受脑的潜意识和有意识的指挥、发生相应的变动,形成相应的模式,以便根据这种实际状态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特需的血液最合理的供应。

生命的本质是一种因有时空记忆而形成的有主旋律的特殊的波动状态。

这种波动状态从生到死既有主旋律基本不变的特点,也有随着季节、随着年龄,随着人的生理病理情绪变化而时时改变的特点。特别是体内某些脏腑发生的病变,会形成固定的持久的对于主旋律的干扰和破坏,或者病源微生物和各种致病因子引起的临时刺激,都会引起人的应激状态,立刻影响到主旋律波动的改变。

脉象有沉浮,明显浮在体表的,甚至可以望见波动的,是热象、表象,实象,明显深在深处几乎摸不到的,是里象,寒象,虚象。

脉搏有力无力的状态、有跳动加速和迟缓的状态,也是可以区别的,对应人体正气实与虚、热能多与少、体内变化激烈或者微小的不同状态。

随着病情好转或者加重,脉搏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医生会很敏锐地从前后对比中发现蛛丝马迹,提前作出预测。

有经验的医生通过切脉,可以准确定出病变的位置和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的性质,并根据以往的经验和理论,开出切中病情的处方,促进病症好转。

断病思考

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逼近疾病的真面目。

由诊到断,是一个发散思维过程中又不断集中到某一种病的过程。一步出错,步步出错。必然不能寻找到最正确的治疗方法。甚至于将小病治成大病,贻误病情。

古人特别相信同一家庭内世代相传的医家,因为这种医家有世世代代积累传承的理论和经验作基础,如果后代天份又高,又肯学习,又肯在某一科某一种病上特别专心钻研,长此下去,必然会将医术发扬光大,登上手到病除的高峰。现代中医有学院教育的优势,有实验的优势,如果能够同时吸取前人这种历史积累的优势,必然有利于新医圣的产生。

由诊到断,有人看似轻而易举,甚至于几分钟就得出了正确结论,有人不得要领,花几个月也仍然满脑子糊涂。前者将经验和理论相互联系在一起,修通了往复的大道。后者经验和理论脱节,总是联系不起来。之间连一条小道也没有。每一个医生都必须有志在自己头脑里修筑起经验和理论之间的高速公路,才可以胜任愉快,成为称职的医生。

社会越文明,越现代,分工越明确,合作也就越重要。因此,现代中医也必然要在培养全科医生的基础上,培养各个科各个病的专业医生。必然要重视中医科学研究和实验,形成科学的诊、治疗程序规范模式。造就新的医学大家。

诊断模式的形成

现代社会在各个方面都讲究标准化,规范化,系统化,自动化,程序化,模式化,是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效率,才能使效益最大化,才有利于在这种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更高级的创造。这些化是社会文明进化的法宝,也是生命进化的法宝。

对于每一个中医来说,医生都应该追求形成自己的诊断医疗模式,不断改进和完善,实现类似这里提出的各种化。

中医内经、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神农本草这些经典,本身就提供了一种医疗模式。形成了从诊断到用药针灸处方的系列化理论和操作程序。

每个人的精力有限,生命有限,学习实践的范围有限,所以形成的模式也是有限的,而每个人的模式都会有成功的闪光点,也必然人存在缺陷。如果能够获得传承推广,就可能获得进一步完善。作为卫生部门,对于这种事情应该引起民重视。

对待医疗模式,第一要形成模式,第二又要不断学习创新完善模式。不能丢开模式,也不能让模式束缚自己。

(0)

相关推荐

  • 中医如何望闻问切

    中医治病救人自古就讲究辨证论治.那么,究竟是如何准确辨证呢?苏州国医堂的名老中医孙嗣章作以下介绍. 中医诊病,主要有望.闻.问.切四种方法. 望诊 中医"望诊"中最有特色的是&qu ...

  • 鱼病防控与中医理论:“治未病”、“已病可治”、“末病无救”

    专注水产,深耕养鱼第一线,养鱼不弃有所成!奉献实用养鱼信息!欢迎您的光临! <黄帝内经>是我国医学宝库中现存成书最早的一部医学典籍."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此之谓也"这 ...

  • 便分析

    ​喜欢听王大夫分析病例,讲解病因原理,听了这么多病例98%都是先气虚后血虚,气虚化滞,血虚化瘀,滞与瘀结合就化火生痰,病情发展都是从轻到重,后发展到病体,从病体到健康体要很长时间中医调理,还要遇到象王 ...

  • 诗歌:《感叹病体几多愁》

    ​想当初身体好时十分悠然自在, 这也能干那也会干没有什么事情会怕难: 可如今身体病时凡事苦闷不堪, 就算能干会干也是力不从心不听使唤! . 真的好想身体健康,岁岁平安, 可为什么一些疾病偏偏往自己身上 ...

  • 看一名老中医对中医诊断的思考

    慈氏友 大冶市慈氏友中医 12月8日 望诊思考 人体健康与否,必然会显示出相应的信息,其中有些信息是通过医生专业训练的眼睛在正常的光线下.环境中可以发现的.这包括人体整体或者局部所产生的视觉可以发现的 ...

  • 对低血压治疗的思考 王幸福(名老中医学术经验整理与继承)

    发表者:赵东奇 1724人已读 低血压和高血压都是临床上常见的病证.对于高血压的治疗,很多人都比较重视,这方面的治疗经验也比较多,相对谈低血压治疗的文章倒不多.实际上低血压患者也相当多,在这方面,我这 ...

  • 干货:34位名老中医高手的验方(含主治加减法)

    干货:34位名老中医高手的验方(含主治加减法)

  • 名老中医最爱用的两味“秘药”,行气降逆、活血化瘀,帮助长寿

    宫廷秘药 是哪两大病机让"生命之船"逆行,甚至搁浅,它们既是来自六百年前紫禁城的宫廷秘药,也是晚清御医毕生所学的经验总结.昔日的贵气香料怎样帮您行气降逆,一身都是宝的应季鲜品,如何 ...

  • 名老中医张士舜的“消结节方”

    张士舜,男,1939年生,主任中医师,第三.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第四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河北省首届名中医,首届石家庄市名中医,2014年10月在石家 ...

  • 名老中医屡试屡效方之妊娠恶阻秘方

    杏林飘香 公众号 妊娠恶阻--平逆清胃方(方) (组成)炒白术4.5g,姜半夏4.5g,淡子芩4.5g,陈皮4.5g,姜竹茹6g,白芍6g,紫苏梗6g,旋覆花6g(包煎),白茯苓9g. (用法)浓煎, ...

  • 名老中医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几则验方

    (一)张赞臣方 [辨证]卫阳不固,肺气不宣. [治法]扶正祛邪,宣肺通窍. [方名]辛黄汤. [组成]薄荷(后下)3克,防风4.5克,桔梗4.5克,辛荑花4.5克,黄芪9克,白术9克,牛蒡子9克,百合 ...

  • 名老中医用药心得【桂枝】

                    桂枝 [药材基原]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嫩枝,故名桂枝.以枝条嫩细均匀,色红棕,香气浓者为佳.生用. [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肺.膀胱经.[传统功效]发汗解肌,温经 ...

  • 名老中医吴文鹏的百会穴新针法1.针刺法交...

    名老中医吴文鹏的百会穴新针法 1.针刺法 交叉式刺法:用两根针向前.后.左.右,于"百会穴"进针1-1.5寸,使局部产生强烈胀感. 放射式刺法:用3根针向前刺入"百会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