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作文法:情感画面训练技巧,目的+情感+景物=画面
文/陆生作
一、景与人在情感统一了
排列是第一步,有排列,就有选材,就有画面。要让画面感更强,还要有温度,就得有情感,不能置身事外,而得身临其境,带着自己的情感去描写,而且这描写必定是有目的的。为什么要写这个景物,为什么这么写,想表达什么,这就是目的。
目的+情感+景物=画面。
同样一个景物,因目的不同,情感不同,可以走上“两极分化”,一朵花可以美,也可以邪恶。——所以,写的出发点在目的,写好在情感,写得有架构在内容选材。
写中奖那段,他这样写当然可以了。中奖了肯定很开心么。如果我来写的话,我会写阳光照射下来,我感觉一缕缕阳光都是金子啊,都向我涌来,我发财了。这个阳光金色是太阳的,它本来的物性。而我因为中奖了,所以想到了金子,那个发财的感觉,与阳光的金色会跟更匹配。如果只是说很开心,很兴奋,那这个阳光的特点就没有在金色这一点上表现出来。当然我这样讲要求会高很多,我们往这个方向去努力么,就是景跟情是统一的。
顾同学写的那一段,它里面所写到的景物,它们本来就是这个样子的么。这个景物当中并没有体现出一种人物的情感。我以前就跟他们讲:你得把这些个景物当成一个一个人啊,每个人都是有态度的。
说实话,小学生写作文、写故事,能够把一个事情有详有略讲完整,把景物也写进去,其实已经可以了。再好一点么,就是写到前面那段《中奖》那样。再好一点,就是我刚才讲的,你看到阳光,看到钱;你听一棵树沙沙响,也是钱的声音;你看到高楼大厦怎么样,又是怎么样。诸如此类,这样就是一步、两步、三步,有一个阶梯在。不可能一下子就完成掉的,需要自己慢慢慢慢去感悟。
包括一些比喻句也是这样的。比如说有同学写妈妈:妈妈的眼睛很漂亮,黑黑的,像一颗宝石。——这个比喻是很漂亮的,对吧。他又说:妈妈的鼻孔很大,像一个黑黑的大山洞,里面住着一个怪物,睡觉时打鼾震天响。——这个比喻,单看也很好,是吧。可是,当这两个比喻摆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协调了。妈妈是漂亮呢,还是怪物呢?
写一篇文章,从整体上说,要用围绕的中心思想去选材,这是为了统一性。你写一串比喻,抒发自己的情感,或描写一个形象,也要就有一个统一性,都是一个类别的么。就像你搞装修,家里贴墙纸,也要和谐么,对不对,不能很突兀的。
这样的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景语皆情语,其实就是变形、夸张一点而已。看周星驰电影,不也是这样吗?或者用“人的幻觉”去理解这个写法。
借景移情,物随心转。记住一条:景不是本来的景,不是纯自然的景,而是带有人的情感的景,变形的景,有态度的景,有形象的景。景与人在情感统一了,以情感为统帅,为主线,将各景贯穿,又不失景本来就有的物性。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即物性与人性的匹配。
二、用“证明”和“一生多”去扩写
我们上次还举过一个例子:“傍晚的时候,她坐在门槛上哭。”这样一句话可以变成一段话:“夕阳挂在西山顶上快要落下去了,几只乌鸦哇哇叫着飞回老巢去,风突然刮起来凉嗖嗖的,她坐在门槛上,豆大的眼泪跌落她的衣襟上,是什么伤心事让她如此痛苦?”这就是刚才那句话的意思。但是,它能够让读者感到,而不仅仅是知道,因为有听到的,有看到的,有感到的,心里也会有想到的。
换个写法:夕阳红光满面,似一位慈祥和蔼的老人倚在山头,慈爱的目光抚摸着大地万物。乌鸦急急地飞回老巢去,嘴里衔一条虫子,小乌鸦正等着开饭呢。风轻轻柔柔地舞起来,这是它放松的时刻,逗得从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来的烟,袅袅地到天上去。她坐在门槛上,痴痴地望着远处,眼里闪着光,突然忍不住扑哧一声笑出来。
同样是夕阳、乌鸦、风,一个哭,一个笑,就不同了。所以,景物描写因目的而变,情感因目的而变。
这种训练要5~10分钟内完成。思考太长时间,训练效果打折扣。
先写出来再说。练的是反应速度。就像我上课的时候,结合他们选的景物,立马讲一个下雨前的片段。
几个关键词出现,立马用它们组成一幅场景,自己设身处地去感受,写出文字来。
前面给了“马路,路灯,月亮,星星,行人,公交车,风”这几个关键词。这几个关键词组合一下,立马脑子里面形成一个画面,是怎么样一个场景——马路是怎么样的,路灯是怎么样的,月亮在哪个角度,星星多还是少,行人的表情如何,一辆辆公交车是怎么样的,是几路公交车,风是冷的还是热的、是大的还是小的……就是你得迅速要形成一个场景感,然后自己设身处地、身临其境,在这个画面当中的哪个位置——是在公交车站站着,还是在路上走着,还是怎么样,心里都要有个数。
先写出来。写东西可以先写出来,哪怕多改几遍也没关系。你不能老是笔头停在那里,说起来是先想想,想成熟了再写。这两个是不一样的。考试卷面要整洁,当然要写好了再写,落笔要稳。训练呢,就是要速度快一点写出来。作品只有写出来了才算有东西呀。一篇作文在脑子里面想得再好,不写出来,也是没有。
懒惰是大家的通病。我也不想多写,所以我上课的时候拿着手机录,有空了整理整理。因为录了,整理时至少有一个基本的模板在了。不然我只有一个提纲。
这样的训练,这样的片段训练,不要当作任务,当个兴趣,你也讲讲,他也讲讲,把大家的看法说说,看看双方能否有机会结合起来。这样的训练,坚持下去,时间长了,它的效果就出来了。既不怕读,也不怕写。说也行,语音转化成文字再修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