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文探奇】宝界山居记-归有光

宝界山居记

太湖,东南巨浸也。广五百里,群峰出于波涛之间以百数,而重涯别坞,幽谷曲喂,无非仙灵之所栖息。天下之山,得水而悦;水或束隘迫狭,不足以尽山之奇。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或孤子卑稚,不足以极水之趣。太湖漭淼倾洞,沉浸诸山,山多而湖之水足以贮之,意唯海外绝岛胜是,中州无有也。故凡奔涌屏列于湖之滨者,皆挟湖以为胜。

自锡山过五里湖,得宝界山。在洞庭之北,夫椒、批水之间。仲山王先生居之。先生早岁弃官,而其子鉴始登第,亦告归。父子并中年失偶,而皆不娶。日以诗画自娱,有客来为之求山居之记者。余未至宝界也,尝读书万峰山,尽得湖滨诸山之景,虽地势不同,无不挟湖以为胜,而马迹、长兴,往往在残霞落照之间,则所谓宝界者,庶几望见之。

昔之右丞辋川别墅,其诗画之妙,至今可以想见其处。仲山之居,其减华子同、欹湖诸奇胜;而千里湖山,岂蓝田之所有哉。摩洁清思逸韵,出俟唐之外,而不能自引决于开元、天宝之际以濡羯胡之膻。以此知士大夫出处有道,一失足遂不可浣,如摩诘,令人有遗恨也。今仲山父子嘉遁于明时,何可及哉!何可及哉!

作者简介

这篇游记兼写景、议论、抒情于一体,令人在欣赏美景之余,还感悟深刻的人生哲理。文章起始总写太湖的奇山秀水。太湖之美,在于山水相衬,相得益彰。作者认为,天下之山,得水而悦;天下之水,得山而止。山借水而妩媚,水困山而灵秀,相互修饰弥补对方的缺陋。而五百里大湖,浩瀚;项洞,群峰出于万顷波涛之中,为中原绝不可见的奇观。接着作者紧扣宝界山挟湖为胜的地理特点,描写太湖治沙开阔的气势,由此浮想连翩。唐人王维曾在辋川别墅写下许多山水绝唱,而宝界山千里湖山,风光胜出辋川多矣。作者借鄙薄王维为安禄山所用、不能全节的行为,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不慕‘名利、清高孤傲的情趣、以及归隐山水的志向。

归有光(1507—1571),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昆山(今江苏昆山)人。嘉靖末进士,授长兴令。隆庆中,以高拱荐,始授南京太仆寺丞。及晚年,文坛正由复古派李攀龙、王世贞等所谓“后七子”把持,言“文必秦汉”,他以穷乡老儒与之相抗,称“文章至于宋元诸名家,其力足以追数千载之上而与之颔顽”《项思尧文集序》,斥世贞辈为“妄府巨子”。他与王慎中、唐顺之、茅坤等成为文坛另一流派,称“唐宋派”。所作散文,朴素简洁,善于叙事,感情真挚。黄宗羲谓其所写妇女志传“一往深情,每以一二细事见之,(读之)使人欲涕”。王锡爵称其作品“无意于感人,而欢愉惨侧之思,溢于言语之外”。有《震川先生集》。

(0)

相关推荐

  • 宝界山上的一棵古银杏,背后的故事很少听到

    宝界山,从前也叫"朱山",它是为了纪念西汉末年的无锡人虞俊.虞俊,官至丞相司直,公元八年,王莽篡位称帝,废西汉改国号为"新",虞俊不愿与王莽同流合污,于是王莽令 ...

  • 【无锡】穿过蠡湖去鼋头渚,赏太湖山水风光

    国庆佳节,秋高气爽,骑车从蠡园去太湖鼋头渚,先穿过蠡湖宝界桥,再沿湖骑行从充山大门进入鼋头渚景区. 美丽的蠡湖是太湖的内湖,左前方就是太湖鼋头渚. 蠡湖宝界长桥 一对情侣也是骑车来游玩的 远处是巍巍惠 ...

  • 这些苏州之“最”,在吴中!

    走过吴中的四季 你会对吴中有不一样的想法 没想到它会这么美 这么魅力十足 文化底蕴这么深厚 这里有"最太湖"的资源禀赋 "最江南"的吴地文脉 还有许多苏州之&q ...

  • 【古文探奇】峨眉山行记-范成大

    品 READ 读 峨眉山行记 峨眉有三山,为一列,曰大峨中峨小峨.中峨小峨昔传有游者,今不复有路.惟大峨一山其摩霄,为佛书所记普贤大士现之所.自郡城出西门,济燕渡,水汹涌甚险,此即雅州江.其源自嶲州邛 ...

  • 【古文探奇】西溪记-林纾

    品 READ 读 西溪记 西溪之胜,水行沿秦亭山十余里,至留下,光景始异.溪上之山多幽倩,而秦亭特高峙,为西溪之镇山.溪行数转,犹见秦亭也. 溪水濯然而清深,窄者不能容舟.野柳无次,被丽水上,或突起溪 ...

  • 【古文探奇】游双溪记-姚鼐

    品 READ 读 游双溪记 乾隆四十年七月丁已,余邀左世琅一青,张若兆应宿,同入北山,观乎双溪.一青之弟仲严,与邀而疾作,不果来.一青又先返.余与应宿宿张太傅文端公墓舍,大雨溪涨,留之累日,盖龙溪水西 ...

  • 【古文探奇】避风岩记-张明弼

    品 READ 读 避风岩记 避风岩在端州之北三十里许,或曰与砚坑相近.古未有是名,余避风其下,故赠以是名也. 余何以避风其下?崇祯己卯仲秋,余供役粤帷,二十五日既竣事,则通谒粤之大吏.大吏者,非三呜鼓 ...

  • 【古文探奇】小云山记-王夫之

    品 READ 读 小云山记 湘西之山,自耶姜并湘以东,其复数十:以北至于大云.大云之山遂东,其陵乘十数,因而曼行,以至于蒸.湘之交.大云之北麓有溪焉,并山而东,以汇于蒸.未为溪之麓,支之稚者,北又东, ...

  • 【古文探奇】泛舟潇湘记-黄之隽

    品 READ 读 泛舟潇湘记 自湘潭之衡.之永.之全州,溯西南道江水而行.永州以下为湘水,以上为潇水.其水曲折,与岸往复.舟中环顾,疑若四面俱断.既绕而出,直不飓尺,旋又曲去.回视后舟之帆,若从岸上来 ...

  • 【古文探奇】游庐山记-恽敬

    品 READ 读 游庐山记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之,则灵: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 ...

  • 【古文探奇】标山记-张养浩

    品 READ 读 标山记 绰然亭西三四里,有双山曰标.各广四十亩,童无树林.东西并峙,皆青石叠矗,势陂陀可步而上.按<舆图经>无其名,盖土人以旁无他山,惟此若标可望,故以名之.其居东者,上 ...

  • 【古文探奇】蜀中名胜记序-钟惺

    品 READ 读 蜀中名胜记序 游蜀者,不必其入山水也.舟车所至,云烟朝暮,竹柏阴晴,凡高者皆可以为山,深者皆可以为水也.游蜀山水者,不必其山水之胜也.舟车所至,时有眺听,林泉众独,猿鸟悲愉,凡为山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