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宗伟:为什要撕破自己的“茧房”
【异史氏曰】在重庆同几位朋友一边摆龙门阵,一边到手机无意间看到一个颇有市场的教学观点:“如果'先讲后练’不改,学生的主体就是一句空话,100年后学生还是'主’不起来。”随手贴了一句:先讲后讲应该没有定论吧?依据无非内容与具体学习者。这样的言论大概属于“言论极化”吧?与这个观点一致的简约的表达大概就是杨思中学提出来的“先学后教”吧。
简言之,“言论极化”指的是人们的观点向着二元对立、两极化发展的趋势。片面强调“先学后教”或者片面强调“先教后学”就属于比。
《噪声》中有言:“由于信息级联和群体极化效应,群体讨论通常会放大噪声。”“群体极化,讨论往往会滋生更极端的结论。”中小学教师群体当中具有研究能力的或者想在教学研究当中有所建树的精英的共同特点就是提出一个主张,然后圈一批批志同道合者“研究起来”,某一观点也就这样走向极化了。“对群体极化的解释类似于对信息级联的解释:信息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大部分人倾向于进行严厉惩罚,那么群体成员会听到很多认为有必要进行严厉惩罚的观点——反方的观点更少了。如果群体成员能够互相交流,那么他们会朝向处于主导地位的观点转变,导致群体更加团结一致、更加自信、更加极端。而且,如果人们在意自己在群体中的声誉,他们也会朝着占主导地位的观点转变,这样也会导致群体极化。”由极化转而成为噪音大概就是这个理。这恐怕也是我们为什么发现不了这些主张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原因,更可能是拥护这些这些主张的人儿为什么接受不了对这些主张质疑和批评的原因,如此,视质疑与批评为噪音也就十分正常了。
《信息乌托邦》的作者桑斯坦有个“信息茧房”的概念,意思是人们关注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我们每个人都被困在这个“茧房”中且乐此不疲。通俗一点说就是你一旦成了“新教育”的信徒,看什么总会用那一套去套,只要不符合那一套就一定不是“好教育”。为什么我总是主张要尽可能翻翻各种不同的理论书籍的原因就在这里,如果只知道某一种理论,言论极化就不奇怪了。 只有尽可能多的了解一点不同的理论,联系具体的教学问题想想,才有可能撕破自己的那个茧房,避免一条道走到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