扳指 —— 清代男子的顶配
当时间来到清朝
统治阶层已经不是汉了
传统辨别身份看腰带已经不行了
得看大拇指
瞅一眼扳指
就知道你什么货色
乾隆戎装画像 右手拇指一块扳指
清 绿玻璃板指(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绿玻璃板指(图2)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绿玻璃板指(图3)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白玉扳指(图1)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 白玉扳指(图2)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 透雕白玉扳指(图1)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 透雕白玉扳指(图2)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 透雕白玉扳指(图3)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 飘绿翡翠扳指二(图1)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 飘绿翡翠扳指二(图2)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 飘绿翡翠扳指(图1)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 飘绿翡翠扳指(图2) 美国克利夫兰博物馆藏
清乾隆 犀角嵌金银丝扳指原装盒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犀角嵌金银丝扳指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犀角嵌金银丝扳指二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犀角嵌金银丝扳指三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犀角嵌金银丝扳指四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象牙雕嵌金银扳指一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象牙雕嵌金银扳指二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象牙雕嵌金银扳指三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象牙雕嵌金银扳指四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象牙雕嵌金银扳指五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象牙雕嵌金银扳指六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象牙雕嵌金银扳指七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象牙雕嵌金银扳指八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骨雕扳指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弦纹玉扳指 美国弗利尔美术馆藏
清 金星玻璃扳指(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金星玻璃扳指(图2)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金錾大清一统天下太平戒指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赤金嵌松石镂空扳指盒 北京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迦南木嵌珠金里扳指(图1)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迦南木嵌珠金里扳指(图2)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迦南木嵌珠金里扳指(图3)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迦南木扳指(正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迦南木扳指(背面)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晚期 竹纹碧玉扳指 苏格兰国家博物馆藏
扳指,古称“韘”。《说文》载“韘,射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可知其为骑射之具。清朝自北方入关,弓马骑射为其传统,故虽清中期后承平日久,旗人已不常事骑射,佩戴扳指的传统却保留下来。加之各种规制日趋完善,上自君王,下至各旗子弟皆喜佩戴,往往琢玉成之,以象征身份地位,以玉石、翡翠、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作的扳指非皇室贵胄不能戴也。扳指的大小薄厚,依使用者文武身份定夺,武扳指多为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刻诗句或花纹。
《乾隆大阅图》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此件拍品一组 7 件扳指均以羊脂白玉打磨雕制而成,玉质细腻温润,包浆清透,内壁光滑,器型规整呈圆柱体, 外壁精刻御制诗及花纹,字体工整雅致,制式符合清宫造办处的档案记载。清帝乾隆尤爱扳指,据统计他为诸多玉扳指写作御制诗不下五十首。今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乾隆大阅图》中,即可见到乾隆帝右手拇指上佩一白玉扳指。
参阅:
清乾隆 御制翡翠和阗玉扳指七件
连御制诗剔红紫檀三鱼朵梅海水纹盖盒
2007 年 4 月 8 日 香港苏富比
成交价 4736 万港币
本拍品原配剔红花形漆盒,每件扳指置于其中皆自得其位,严丝合缝。剔红盒漆色沉稳,漆层浑厚,通体于锦地回纹之上满雕缠枝梅花,枝干遒劲,花瓣舒展,有迎风摇曳之感,工艺精湛,纹饰繁缛华丽,器型周正巧妙,匠心独具,贵气逼人。剔红肇始于唐,盛行于宋,此后历代皆有制作,发展至清代,整体工艺水平更是到达顶峰之境。古时雕漆器相当贵重,唯宫廷和达官显贵能够享用,《帝京景物略》卷四引燕市漆器歌云:“有物沉沉其名漆……剔红及倭漆,卖买时值十万钱。”;高濂《燕闲清赏笺》中也提到:“穆宗(成化)时新安黄平沙,造剔红比果园厂,花果人物之妙,刀法圆活清朗……一合三千文价”,足见不但雕漆器贵重,雕漆名匠亦足以享誉一方。
雕漆所用原料来源于天然漆树的漆液,一般的做法是在木胎地子上披麻挂灰,然后髹漆数十道甚至数百道,每层漆厚 0.1 毫米左右,每次髹漆要在前一道漆将干未干时,每日仅可髹漆多则两三道,少则一两道。当漆层达到一定的厚度后,再施以雕琢,成各种物象。由于雕刻要在漆干之前完成,故而要求工匠必须有娴熟的运刀技巧,在有限的时间,内剔刻出完美的图案,造价昂贵,费工费时,工艺复杂,难度极大。乾隆皇帝酷爱雕漆,专设造办处承办皇家御用雕漆,此品精美绝伦,极尽华美,夺人珠目,为清宫御用之物。
武能携剑黄沙立战马,文能雨疏云朗诵铅华。扳指,可以说是冠于指上的戎马,岁月老去,只剩下柔情风华。
清乾隆 玉扳指三枚配填漆盖盒
蟠虺纹玉韘 春秋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随着战争规模和作战方式的变化,射箭狩猎活动的减少,以及玉礼制观念的逐渐渗透,玉韘变得更加装饰化,实用削弱,而装饰性却越来越凸显。
云纹玉韘 战国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 翡翠扳指
扳指也从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由于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从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清静无为玉扳指 清乾隆时期
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乾隆皇帝对扳指的喜爱众所周知,单为玉扳指就写下了近50首诗作,还经常用“殊珍”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玉扳指材质的美妙。
清乾隆 白玉洒金御题诗文扳指
乾隆之所以那么喜爱扳指,是因为他认为“扳指”既象征了满洲民族的家法,又凝结着古玉虫儒家正统中培养君子的“射”礼。
清朝影视剧中,扳指的出镜率极高。
清 乾隆 白玉御制诗纹扳指
花卉云纹玉扳指(3件)清乾隆时期
现藏于故宫博物院
清乾隆 白玉御制梅花诗文扳指并御制牡丹诗文套盒
清18/19世纪 翠玉光素扳指 (一组五件)
清乾隆 御制吉祥如意白玉扳指
清咸丰 白玉扳指
清乾隆 玉雕御题诗文扳指
清乾隆 白玉御题诗苹鹿扳指
扳指被称为韘(shè),是古人射箭时戴在大拇指上拉弓用的工具。汉代许慎《说文解字》对韘字的解释是:'射,决也,所以钩弦,以象骨韦,系着右巨指。'
韘初见于商代,在春秋、战国的时候就已十分流行。战国时期扳指开始变短,到了西汉,韘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逐渐失去其实用价值,成为一种装饰品。
武能携剑黄沙立战马,文能雨疏云朗诵铅华。扳指,可以说是冠于指上的戎马,岁月老去,只剩下柔情风华。
直到清朝,扳指再次迎来它的辉煌。清代以民族军事力量夺取天下,射箭作为冷兵器时代重要的个人军事技能受到极大重视。
因此清朝八旗子弟对扳指十分重视,几乎人手一枚,因而成习。
初时因重实用,大小扳指皆选韧涩材质制作,宽窄肥瘦不一,因人而异,以便套带。满族人入关后,大量贵族子弟不再习武。
扳指也从军事器械渐渐成为一种极为时髦的饰品,由于炫富的需要,扳指的质地亦由原来的鹿角、发展为犀角、象牙、水晶、玉、瓷、翡翠、碧玺等名贵滑润的原料。
普通旗人佩戴的扳指,以白玉磨制者为最多。贵族扳指以翡翠、羊脂玉等为上选。以其大小厚薄论,又有文武之分。
武扳指多素面,文扳指多于外壁精铸诗句或花纹。后汉族人士亦多效此风。
说到扳指,不得不提一个人,那就是清朝的乾隆皇帝。
清乾隆皇帝对扳指的喜爱众所周知,单为玉扳指就写下了近50首诗作,还经常用'殊珍'这样的词汇来形容玉扳指材质的美妙。
据《乾隆大阅图》等宫廷绘画,可以发现乾隆在平时的骑射实战中所用的扳指多是角、牙制作,可见玉扳指已经超出了实用价值。
乾隆之所以那么喜爱扳指,是因为他认为'扳指'既象征了满洲民族的家法,又凝结着儒家正统中培养君子的'射'礼。
'玉'既有璆琳之美质,又有'君子比德于玉'的深刻寓意。故以美玉制扳指,便浓缩了满汉文明,融合了文武之道,既能时时玩赏于手,又能刻刻警戒于心。
翠扳指
清代(1644-1911)
高2.6厘米 圆径3.2厘米
密云县董各庄清皇子墓出土
翠扳指
清代(1644-1911)
高2.5厘米 直径3厘米
海淀恩济庄李莲英墓出土
清乾隆 绿地粉彩描金花卉纹扳指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 玛瑙扳指二(正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 玛瑙扳指二(背面) 美国大都会博物馆藏
清乾隆 酱釉描金银云蝠纹扳指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豆青釉夔龙纹扳指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清乾隆 仿石纹釉扳指 台北故宫博物院馆藏
古玉虫
致力于古玉收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