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博士后妈妈:3个方法培养孩子分享品质

作者:周婧(finkel),青青莲子特约作者,俩孩妈,心理学博士,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后,现居香港,努力实践用所学来育儿,边育儿边育己(个人公众号沛优之选 ID:gh_6a3caf46440f)

我从小就是听<孔融让梨>这样的美德故事长大的,在那个时代不分享与自私是画上等号的;

长大后的我身处于共享经济时代,物品共享、资源共享、信息共享,在共享中人们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如今的我, 会一边离经叛道的认为美德故事的道德绑架是违背人性的,一边仍然希望自己的孩子是乐于分享的,分享能够给你带来一个美好的童年和一个健康的人际关系。

在理智与感性的多次交锋后, 我意识到分享本身是一种美德,如何去培养分享的品质呢?这里有三个宝爸宝妈们不得不知道的方法:

先拥有,才能学会分享

当别的小朋友想玩自己家的玩具,但是孩子怎么都不乐意拿出来。每每这个时候, 家长们都会有面子挂不住的时候,为了显示不是自己教子无方,于是将矛头转向孩子, 数落着:

“小气鬼,让小朋友玩一下嘛!”

“跟小朋友一起玩,更开心啊!”

“你不能这么自私啊,你去别人家,他是不是把玩具拿出来给你玩的啊?

……

可是,家长一顿数落之后,获得怎样的反应呢?要么是孩子坚持己见, 哭哭啼啼的收场; 要么是孩子迫于权威, 心不甘情不愿的”分享”,在心里种下下次再也不跟**玩的仇恨小种子。

在《妈妈是超人》第三季中,有一段关于嗯哼分享玩具的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妈妈霍思燕提出想要把嗯哼不常玩的玩具捐出去,嗯哼不仅坚决反对说:“我不愿意”,而且还以哭闹抗议。

之后,妈妈霍思燕提出了一个解决办法:

“这样好不好,我们去看看,你愿意,我们就把玩具捐给更需要的小朋友,你不愿意,我们就把它们带回来。”

这一次嗯哼愉悦的同意了,并且帮着妈妈收拾出了很多自己的玩具。从坚决不捐,到主动捐出了比妈妈预想更多的玩具,嗯哼的心态变化中,妈妈的做法特别重要,那就是尊重孩子,让孩子对自己的物品有决定权。

在2-3岁左右,孩子会有一个“物权意识敏感期”,这个阶段孩子会常常强调“我的,我的”, 开始将自己和他人区分开,并把这种区分延伸到物品、玩具上,有种“我的东西谁也不能碰”的感觉。

有一首美国儿歌《幼儿所有权法则》特别形象有趣的描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特点:

“ 如果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在我手中,那就是我的;

如果能从你手中夺过来,那东西就是我的;

那东西我刚拿过来,就是我的;

如果东西是我的,不管怎样, 它永远不会是你的;

如果我在搭积木,所有的积木都是我的;

只要看来像我的,那就是我的;

如果是我先看到的,那就是我的;

你的玩具放回原处时,它自动变成我的;

如果东西损坏了,那就是你的。”

处于物权敏感期的孩子, 父母不要着急强迫孩子去分享,更需要的是因势利导。

比如可以跟孩子说:“这个车子是你自己的,别人不能抢你的;那个积木是姐姐的,你也不能抢她的。她要想玩你的车,必须经过你同意,你不同意,她不能抢;你要想玩她的积木,也要经过她同意,她不同意你也不能抢。”

比如有小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时候,提前和孩子商量好玩具的问题。把孩子特别喜欢、确实不愿意别人碰的玩具藏起来,把可以分享的玩具拿出来,和客人一起玩。

让孩子充分的体验到自己的玩具自己做主以后,才会有安全感。有了安全感, 才会发展出正确的物权意识, 从而产生交换玩具的行为,慢慢地也会发展出分享的品质。所以说, 让孩子学会分享的前提是让他首先体验到拥有。

避开假意分享的坑

加拿大渥太华的家庭教育指导师 Betsy Mann 说:

很多家长坚持让孩子学会分享,是因为如果孩子不愿意分享,他们在其他家长面前会很没有面子。为了面子,家长很容易因为孩子的不分享而发怒。家长们的怒火,要么会导致孩子们的抵触的情绪,要么就会导致孩子们的“假意分享”。

相对于物权期表现强烈的孩子,孩子产生“假意分享”的问题,更需要引起父母的关注,避免。

如果分享不是孩子内心的真实表达,而是希望讨好大人,或者父母语气中有强迫的意思,让孩子隐藏了自己的真实想法,而去假意分享,这会造成孩子对自己的东西没有安全感,不能很好地度过这个阶段,也会使得物权期有所延迟。

“假意分享”的孩子在接收到赞赏和鼓励之后,可能发展成为不争不抢的孩子。表面上看,这样的孩子又懂事又大方,但其实他们往往不会表达自己需求,更不懂得保护自己。

小时候不跟别人争抢玩具,小学不敢参与班干部竞选,中学害怕考试和竞赛,大学不敢赢得属于自己的幸福......明明想要的东西却不敢说,用避免冲突、远离竞争的方式来困住自己,这样的人生看似佛系,实则无趣。

家长采取逼迫分享,让孩子产生一种只要别人“要”,自己就必须给的错觉,将分享等同于出让,委屈着自己,迎合着别人,久而久之形成讨好型人格。心理学家Harriet Braiker曾经写过一本叫《讨好是一种病》(The Disease to Please)的书,她在书中提到:

“关于讨好有一个很大的误解,很多人会觉得它是一种良性的心理状态,毕竟看起来,被当做好人总是不错的,但实际情况是,很多讨好者,已经不是简单的取阅他人,而是无法控制地讨好他人,下意识地牺牲自己,甚至对来自他人的赞赏和认可上瘾。”

讨好的孩子让人心疼,为人父母,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爱别人,更要教会孩子爱自己。

关注他人的需求,也不能忽略关注自我的需求,这不是自私自利,也不会影响我们做一个好人。对于孩子私有的物品,不要一味的强迫要求孩子分享,要他们体会别人得不到分享的感受,也要试试体会孩子想保护自己心爱玩具的心情。

一种两全其美的做法,就是让孩子意识到分享不是出让,分享可以是轮流玩,可以是交换玩。孩子仍然享有物品的所有权,仍然可以决定是否采纳父母的建议。

例如,小朋友们都想玩球的时候, 我们既可以建议孩子们轮流拍球,也可以鼓励孩子们交换玩具,甚至可以让所有人围成圈来抛球。同时,在遇到孩子们之间抢玩具的问题时,我们要先明确,孩子到底需不需要我们的帮助。

有的时候不急于出手, 不马上给建议, 让孩子们自己尝试处理,效果可能会更好。借用Mann 的话来说,就是每一个问题场景都是帮助孩子积累经验的时机,当孩子的社交能力、情感体验和认知发展增强后,他们自然就学会分享了。

发展不同视角引导分享

先看一个心理学实验吧。

Sally–Anne test was by Simon Baron-Cohen, Alan M. Leslie, and Uta Frith (1985)

这是一项非常经典的错误信念任务(false belief task),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测查儿童思维的方法。在这个任务中,主试向儿童描述一个故事情景(通常故事中主人公的信念与事实不相符),然后主试向儿童提问,看儿童是否能推断出主人公的真实信念。

图中Sally把球放进篮子里然后出去玩之后,Anne将球从篮子里拿到盒子里,那么Sally回来后会去哪个地方找球?

我曾经在七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身上进行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果是女儿能够从Sally的视角做出回答,而儿子却告诉我球的真实位置。这个结果与实验结果如出一辙: 实验发现3-4岁年龄组的孩子里没有人通过这些实验,4-6岁年龄组有57%的孩子通过,而6-9岁年龄组有86%的孩子能通过这个实验。

通过这个实验,我们可以了解到4-6岁的孩子是学习站在他人角度思考问题的重要时期。

心智理论 (Theory of mind)认为儿童能够理解自己与他人的心理状态,包括情绪意图、期望、思考和信念等,可以推动分享行为的产生。

心理学家针对3-5岁、6-8岁和9-11岁三个年龄组的儿童进行的一项分享实验的研究显示,随着年龄的增长,儿童利他行为会逐渐增加, 即主动分享的行为会逐渐增加。所以说,在孩子4-6岁期间,帮助他们理解他人的情绪和意图,能够有换位思考的视角, 就能够有助于孩子的主动分享行为。

这个时候的引导语可以更多的进行假设和想象体验,比如让孩子想一想:别人这样对待你(比如一言不发把你正在玩的玩具拿走),你是什么心情(比如你会生气吗)?现在你这样对待别人(比如把全部小车拿到你这边,不让别人碰),别人会是什么心情?

父母们要理解孩子的发展特点,对他们的分享行为要有现实的期待,不能要求过高,特别是不要随便评价他们,乱贴”小气”或”不懂事”的标签,才能真正培养起孩子分享的美德。

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发展特点,孩子对于其他孩子想一起玩玩具的请求也有不同的反应,像嗯哼这样的情况其实是很常见的。孩子对自己的玩具有初步的物权意识,“我的就是我的,不给别人”,尊重孩子,将真正的物权交给孩子,这是培养孩子分享的重要一步。

前段时间,新闻报道中提到孩子在游乐场玩耍,争抢玩具而打闹起来,旁边的父母对于这样的情况不是劝架,竟然是帮着自己的孩子抢玩具,很多父母对于孩子的分享教育实际上是不到位的,遇到复杂多变的情况又不知道怎么处理,这时候该怎么办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