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大礼议事件,究竟争的是什么?不只认爹这么简单

01

引言

嘉靖皇帝可以说是比较荒唐的皇帝,长达几十年没有上朝。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这就要牵扯到一件关系国家根本的问题,那就是认谁当爹的事情。嘉靖皇帝有两个爹?为什么要因为这件事情吵架呢?这就要牵扯到很多事情了。

02

大礼议事件源起

这件事从根源上还不怪嘉靖皇帝,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嘉靖皇帝默默叹息,这件事不应该让我背锅,要怪就怪上一任皇帝——明武宗

熟悉明史的朋友可能会熟悉明武宗,是历史上著名的荒唐君主,身为明孝宗的独子,在继承皇位后并没有像自己的父亲一样立志做一位好皇帝。在身边宦官的诱惑下,他开始了荒唐的生活。

《嘉靖游湖图》

不仅建造了豹房这样饿地方,还喜欢在外胡作非为,年纪轻轻就去世了。在去世之后,还没有为皇家留下一男半女,要知道,皇嗣问题事关国本

下一任皇帝从哪里找呢?众臣与武宗的生母张太后商议下,只能从藩王之中选择。当时的内阁首辅拿出了明太祖留下的家法《皇明祖训》,里面写的清清楚楚,兄终弟及。目标马上锁定在了兴献王的长子朱厚熜的身上,这一提议也得到了张太后的支持,将下一任继承人的旨意颁布天下,这事儿也就成了。

但是,在新皇帝上任之后,并没有听首辅与太后的安排,因为自己亲爹兴献王和前朝皇帝的事儿和朝野吵了三年。

嘉靖皇帝

03

大礼议之争”争的是什么?

这件事又是怎么发生的呢?在武宗去世后,按常规就要商量武宗以及嘉靖生父兴献王的谥号还有主祀问题。按照常规,新皇帝上任之后,就要认武宗的父亲也就是明孝宗当自己的父亲。这样才符合纲常伦理。

在古代是以儒家礼法来治理天下,皇家的礼法更是关系国家根本,认谁当爹更是一件重中之重。如果要继承皇位,必须是皇帝的嫡子,再不成也必须是庶出的孩子。所以要想继承大统,朱厚熜必须要孝宗来当爹,这样才符合礼制。

但是朱厚熜就不乐意了,他是个孝子,坚决要认自己的生父兴献王。为了改变嘉靖的想法,杨廷和联系了与自己亲近的大臣来威胁嘉靖,他们联合上书,在奏折中还声称,如果有异议的就是奸邪之人,按理应该斩首。

当然,杨廷和在其中还有另一层意图,像杨廷和在这其中还想掌握在政治上的主动权,这对于要刚刚即位的朱厚熜是非常大的挑战。

刚刚即位的朱厚熜才刚满15岁,在经历了一番挣扎之后,就私下里找到了杨廷和这几个大臣谈话,大概意思就是让这些人支持他,以后有好处也会想着他们。当然,这些小名小利当然不是能收买的,朱厚熜为自己父亲立徽号的事好几次都被他们压下去了。

按理来说,杨廷和同张太后联手,自然是要给新皇帝一个下马威。整件事情马上就要尘埃落地,但是这件事马上就又出现了变故。

04

血溅左顺门

朱厚熜正愁自己没有支持者,他的身边就出现了一个人,这个人就是张璁。张璁在嘉靖皇帝需要的时候适时的出现了。在嘉靖元年,张璁作为一个官场新人,大力支持嘉靖皇帝,这让嘉靖皇帝欣喜过望,连声感叹:我父子得以保全了!

在嘉靖欣喜过望的同时,现实又给他泼了一盆凉水。由于张璁在这时只是一个职场新人,在朝内没有多大的影响,所以还没在朝内没有呆多长时间就被贬了。

三年之后,嘉靖皇帝的愿望终于实现了。被贬的张璁联合桂萼等人又向嘉靖上书,嘉靖这时的羽翼渐丰,便将这些人召回京城,并且委以重任,这些人联合起来组成了支持嘉靖皇帝认亲爹的“礼仪派”

杨廷和最终被排挤出朝廷,已经年纪60多的首辅贬回老家。原本与杨廷和一派的官员也纷纷下野。这时的嘉靖皇帝看到自己的阻力消失,便将目标转移到了张太后的身上,想要打压其势力。

这时渐渐壮大的礼议派和逐渐式微的护礼派剑拔弩张,新旧派官员的斗争最终酿成了“血溅左顺门”的事件。护礼派的官员为了阻止嘉靖皇帝,朝中的翰林、给事中、九卿等二百多人联合起来,在左顺门跪着,请求嘉靖皇帝收回成命。

嘉靖皇帝为了杀鸡儆猴,就派人抓了其中的几个人。但事情反而让这些大臣更加激动,这就直接惹怒了嘉靖,他让锦衣卫将这些抓了一百多个,十几个人在锦衣卫的武力镇压下,死掉了十几个。

通过这件事情,嘉靖皇帝最终通过武力将这件事摆平。原来的明孝宗被封为皇伯考,张太后也被降为皇伯考。自己的父亲搬到了太庙,称为“兴献帝”。

看到这里,其实稍微懂政治的人就应该对这件事看明白了。嘉靖皇帝为什么死活要将自己的生父放到太庙呢?说白了就是要加强自己的皇权,而礼仪派与护礼派之间的斗争也是新旧势力的对弈,这种无谓的斗争,还直接导致了明朝的衰亡,以至于后人有了明亡于嘉靖的说法。

05

结语

也就是因为这件事,嘉靖皇帝开始与原来的官员开始了不合作的斗争,以至于后来20多年不上朝。

但是最后的结局,朱厚熜应该还没有料到,到了明穆宗上位之后,嘉靖皇帝的生父,最后还是被赶出了太庙,没有得到承认,杨廷和以及护礼派的官员最终恢复了名誉。


参考文献

谈迁《国榷》

张廷玉:《明史》

夏燮:《明通鉴》


作者

锦年,自由撰稿人,历史学爱好者,致力于研究历史。期望用历史垂训鉴戒,塑造集体记忆,鉴往知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