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只有一个墨脱,而墨脱拥有整个世界

墨脱,地球上最后的秘境,一块令无数人魂牵梦绕的净土。入目之物,皆非尘俗;开天之景,如若仙境。

墨脱一词在藏语中意为“花朵”,历史上有“博隅白玛岗”之称,藏语意为“隐藏的莲花”。莲花生大师在藏地遍访仙山圣地,达到墨脱时,发现此处如一朵盛开的莲花,有圣地之象,他称墨脱为“佛之净土白玛岗,殊胜之中最殊胜”。遂在此修行弘法,并取名“白玛岗”。

很多人知道墨脱并对它产生浓厚兴趣,源于作家安妮宝贝2005年发表的小说《莲花》。在当时墨脱尚未通公路的情况下,掀起了众多热血青年徒步墨脱的热潮。

有人说,在到过墨脱的人面前不要谈路,因为这世上再没有比到墨脱更难走的路了。走过墨脱的路,才知道什么叫天路。一路翻越雪山、穿越原始森林、雅鲁藏布江,走过山涧、沙石、流水、铁索桥、丛林等地貌,还将遭遇“四怕”:怕雪崩、怕泥石流、怕猛兽、怕蚂蟥。

一百多年来,墨脱的背夫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以生命作为代价,走在一条艰险的古道上。这条古道既有4千多米的山口,也有几十公里的原始森林,要遭受毒蛇猛兽蚂蟥的袭击和地质灾害的考验,汗水与尸体在大地上铺就了如今驴友的徒步路线。

他们一只脚沟通外界的现代化工业文明,一只脚还挣扎在原始农耕社会的泥淖里。他们将现代文明驮在自己的肩上,承受着失去生命的风险,为原始的农耕社会带来了一曙希望之光。他们的背影是墨脱路上最美的身影。

有时连驮货的马都会累死在路上,可想而知这条路的艰难。

他们背货的方式也很特别,用的是“头背式”。他们的背篓,有三条用细藤编成的约二寸宽的带子,背运时使用头背式,两条套在双肩,一条套在前额或头部前方。因长年累月背运物资,有的人前额上被藤带勒出一道明显凹陷的痕迹。

中央和西藏自治区党委、政府曾多次试图修建通往墨脱的公路,多因太难太险而停工。1994年2月1日,汽车首次开入墨脱县城。1998年墨脱公路因严重水毁而中断。2000年4月波密县易贡特大泥石流自然灾害,洪水下泄,将墨脱境内所有沿雅鲁藏布江两岸的公路、马行道、跨江铁索大桥、吊桥、溜索全部冲毁,让墨脱成为了一座孤岛。2008年国家批准立项,投资9.5亿元修建墨脱公路。2009年4月墨脱公路正式开工建设,2010年12月15日,西藏墨脱公路控制性工程--嘎隆拉隧道顺利贯通。2013年10月31日,墨脱公路举行通车仪式,墨脱正式“摘帽”中国最后一个不通公路县的历史,墨脱人民也将不再因雪山阻隔而远离世人的视线,墨脱背夫也逐渐成为记忆。

墨脱面积3.4万平方公里(中国实际控制1.2万平方公里),其地势北高南低,从海拔7782米的南迦巴瓦峰下降到海拔115米的巴昔卡,垂直高差达7600多米。举世闻名的世界第一大峡谷雅鲁藏布大峡谷主体部分就位于境内,全县森林覆盖率达90%以上。

墨脱堪称“另类”,它位于北纬29 度,比北回归线高6度,和热带区域相去甚远,然而特殊的气候环境,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使得墨脱成为一个浓缩的地球。墨脱具备了从赤道到极地的所有气候和植被类型,能够让你在不到一百公里的范围之内,实现从赤道到北极的跨越式体验。从海拔3600米的嘎隆拉隧道,到海拔1100米的县城,再到海拔800米的背崩,经历多个气候带,从寒带到热带,半天时间就够了。

去墨脱县,得先走318国道。到波密县后,从县城的景观桥开始走上墨扎公路,即波密扎木镇到墨脱县城,也是559国道。只是因为现在墨脱的公路还比较窄,因此要实施交通管制,一天只能进,第二天只能出,所以要去墨脱得先打听清楚具体是哪天进和出。

通往墨脱的559公路前段路况不错,多数为柏油路。沿途都是原始森林,山间溪流淙淙。车行林间,就是行驶在一个巨大的天然氧吧中,令人神清气爽。到嘎隆拉隧道前,还能看到远处的冰川。

全长3310米的嘎隆拉隧道,是进墨脱路上重要的咽喉隧道,隧道的开通不仅缩短了26公里的路程,还避开了海拔4100米的嘎隆拉山口长达几个月的大雪封山,基本达到了全年通车的条件。

但是因为有了隧道,美丽的嘎隆拉雪山又成了被错过的美景。

出了隧道不久,先到33KM处有个检查站,鉴于目前的路况,如果是轿车和房车以及时间过了晚上8点钟,那就得请回了,毕竟有些路段路况很差,底盘低的车过不了,时间太晚了也不安全。

沿途的风景真是令人叹为观止。先是随处可见很多几人合抱的参天大树,这样的原始森林很少见了。还有,墨脱的山多为呈莲花状石山,难怪有莲花圣地的美誉,且很多莲花瓣之间突然有溪流涌出来,到处都是飞瀑流湍。头上的树、藤蔓缠绕,流水滴嗒,遍山的野香蕉树,让人有走在热带雨林的错觉。

清朝末年到墨脱安国定边的清兵首领刘赞廷这样形容墨脱:森林弥漫数千里,花木遍山,藤萝为桥,诚为世外之桃源。

《藏地密码》作者何马描述墨脱:如果说,西藏是这个世界上最神秘的地方,那墨脱就是神秘的核心。王颖洁在《徒步墨脱生死路》一书中说:从未看过这样的美景,瞬间使辞海的形容词空缺;从未穿越过这样的森林,原始如同神仙境地。

进墨脱的公路确实很窄,很多地方只容一辆车通过,几百米会有一个错车道。很多溪流上的桥都是窄窄的简易钢架桥。进墨脱虽然是一路风景,但是也不能太忽略存在的风险,特别是在雨季,经常会有石头从密林中滚到公路上来,一段一段的路会因泥石流和塌方变得比较差,这也是为什么不允许轿车进墨脱的原因。

当你看到莲花圣地墨脱这几个字时,就意味着马上就要进墨脱县城了。在县城边上的亚东检查站进行登记检查后就进入墨脱县城,亚东检查站也是出城的放行检查站,早上8点之后才会放行出城的车辆。

墨脱县城座落在雅鲁藏布江之上的一个山谷中,地势为一缓坡,四周群山环抱,犹如座落在莲花的花心。

墨脱县城很秀珍,就几条主街道,毕竟全县都只有一万多人口,县城也不可能有很大规模,但是也并不像外界所说的那么落后。虽然没有高楼大厦,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街道干净整洁,各类商铺林立,居民生活也是很便利。

县城里主要有两个景点。要想全面了解墨脱,莲花阁是必须去的地方。莲花阁位于县城边的较高处,也就是门珞历史文化遗产博物馆。四层高的建筑,在地势较高处矗立着,有点鹤立鸡群的感觉。

巨型的莲花造型,彰显着莲花圣地的定位。

馆内物品陈列丰富,内容介绍详尽,是了解墨脱历史和门巴族、珞巴族历史文化风俗沿革的最好去处。可以说,看懂了博物馆内容就大致了解了墨脱,了解了门珞两个民族。

4楼是观看墨脱全景的好地方。站在4楼远眺,整个墨脱县城尽收眼底,云雾环绕的墨脱县城,仙气十足,雅鲁藏布江也在深深的峡谷中默默赶路。

距离墨脱县城12公里的果果糖大拐弯,是墨脱一个著名的景点。雅鲁藏布江在这里划了一个近乎圆圈的拐弯,像一个圆圆的棒棒糖,几乎是来墨脱的人必须打卡之地。

去果果糖大拐弯的途中,会经过横跨雅鲁藏布江的德兴大桥。

德兴大桥的旁边,就是非常著名的两代德兴藤桥。藤桥以钢索为主筋,以藤编成网,这是墨脱的一大特色。

最老的藤桥都是没有木板的。

第二代德兴藤桥铺设了木板,更便于群众行走。

莲花圣地公园,是墨脱县城里另外一个值得一逛的地方。公园就在墨脱古街旁边,这里的建筑很有特色。

公园设计以莲花立意,整体形似莲花,亭台楼阁镶嵌其中,是墨脱县城中的居民休闲散步的好地方。

漫步公园中,如果是在莲花盛开的季节,当是满池莲花,一鼻芳香。在秋冬季节,一塘残荷,亦是另一番风韵。

没有莲叶的水面,水平如镜,亭台楼阁倒映在水中,远山云遮雾绕,自有一番仙境的感觉。

偶然惊起一只白鹭,会让你想起“寒塘渡鹤影”的诗句。

如果你对当地民居感兴趣,可以走到县城边上的一个老村子,当地居民的吊脚楼不会让你失望的。这样的吊脚楼,既美观又实用,充满了生活气息。

县城边的山上有大片的茶园,是墨脱铁观音茶和大白茶的种植基地。整齐划一和郁郁葱葱的茶垄,让人感觉神清气爽。墨脱的气候非常适合茶叶生长,茶叶想必更加生态和有机。

逛累了,可以在县城里随便找一家藏式餐馆或茶馆,休憩一下身心,刺激一下味蕾。

一走进茶馆,感觉都是满满的生活气息。勤快的老板娘在包着像饺子一样的藏式包子,很大的耗牛肉馅的包子只要2元一个。

茶馆里的顾客多数都是当地人,喝着酥油茶,兴高采烈地聊着天,他们的热情能带动你的情绪,很快融入到这个氛围里去。他们对外地游客都很热情友善,会主动询问你从哪里来,玩了哪些地方,还会建议你在墨脱怎么玩,开车该注意哪些方面,他们的淳朴善良让人感动。

如果想了解墨脱人民平时的生活是否便利,可以到县城里的农贸市场转一转。琳琅满目的蔬菜瓜果和肉禽产品,会让你感觉和内陆没有什么差别。

墨脱县城还有一个全国罕见的现象,就是出租车。这里的出租车牌照有全国各省的,车型也是有硬派越野,有城市SUV,也有轿车。听说多数是外省的人在跑出租,当地人很少。

正如《盗墓笔记》作者南派三叔所说:墨脱,是最有神秘色彩的地方,那里隐藏的一切,等待着我们一起去发现。

世界只有一个墨脱,而墨脱拥有全世界!这可能是对墨脱最好的定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