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中学生之邀,莫言赴北师大二附中讲学

2021年9月27日,应北京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学生的邀请,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莫言教授为该校全体同学做了一场题为《如何写好一个感人的故事》的报告。

该校文科实验班的朱一涵同学之前代表全体同学向莫言先生发出了一份邀请函,她在信中写道:“我和身边同学都很喜欢写作,但我写出来的故事像是在我脑中的自言自语,就像水里的泡泡,刚浮上云,没有多久就破了,很薄很寡淡。我似乎只能感动自己,并不能用我的故事去感染他人。所以我真的非常疑惑,我如何才能写出一个可以感动别人的故事呢?我真的有要慢慢积累经历,然后等到突然有灵感的哪一天吗?身边的同学也都有读过莫言老师的作品,大家都有各自很有趣独到的想法和疑问,我们想和莫言老师交流。”莫言先生欣然接受了同学们的真挚邀请。

北京师范大学国际写作中心主任 莫言教授

讲座伊始,莫言先生以自身的经历引入话题,讲述自己的早年生活是如何转化为故事的,让同学们倍感亲切。他认为一个故事在感动别人之前,首先要感动自己。在写作的过程中我们要先从自己的真心出发,才能引起读者的强烈共鸣。而写作的本质,就是把真情贯彻到文章当中,把亲身经验传达给他人,引发读者回忆或点醒梦中的人。当然,在这个生活和思维雷同化的时代,我们对生活的感受并没有往日敏锐,而是局限于统一制式下的循规蹈矩,但写作者要尝试着讲述属于自己的感受,写出与众不同的东西。

在真情实感的基础上,莫言先生认为,要有炉火纯青的文学技巧才能更好地传情达意、感动读者。生活中有些人是口述故事的高手,却不会把富有感染力的文字书写在纸上。关于如何提高文学技巧,莫言先生讲述了一段自己在乡村赶去看电影的童年回忆,指出多看,多听,多学,重复地看,重复地学,方能描摹出一个活生生的人。此外,把经典放到床头桌案,像“解剖麻雀”一样翻来覆去地揣摩也是提升文学技巧的方式。莫言先生指出,年轻的写作者可以在模仿不同名家的基础上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我们也许很难在每一个地方都做到与众不同,但是至少可以在一个方面做出属于自己的贡献。比如,换个叙事角度或叙事方式等等——正是那些不一样的东西使得作品成为立得住的作品。

提高文学创作水平最有效的途径是阅读。莫言先生说,无论怎样的作家首先都是读者,要保持自己的创作水准,先要做一个诚恳的读者。他鼓励在座学子应当珍惜少年时,多读经典,用心去感受作家的语言风格,记忆、学习常用语言。语言感觉是写作的依凭,只有拥有了语言感觉,才能使我们的感情跟语言结合起来,渗透进去,并最终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写到深处,是情感调动语言,而非语言调动情感。莫言先生以音乐为例,指出艺术表现的其他形式如声乐、器乐等等,与文学艺术实质上异曲同工。从最初的听、模仿,到感受、抒发和升华,所有的艺术都生发于最真挚的感情,历经一次又一次的打磨洗礼,终成为属于个人独一无二的珍宝,方能感人至深。优秀的小说,优秀的作品,必定能在一个地方摆脱常见的情感模式,取得新意,感动他人。

讲座最后,莫言先生提出了对北师大二附中学子乃至当代青少年文学创作的希望:“一是要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二是要设计精巧的情节,用生动的语言塑造人物,将角色真正刻画成有生命力和个性的个体,每个角色的背后其实都站着作者本人,但是却有着其独特的亮点;三是在大量阅读的基础上,认真体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独具特色的细节,挖掘出前人没有挖掘的细节。”莫言先生指出:“讲好中国故事,不仅仅限于文学界、艺术界,更是中国人民共同的伟大文化事业。”

讲座现场

讲座结束后,莫言先生与同学们进行了交流。同学们积极踊跃地向莫言先生提出各自的问题。在回答有关创作瓶颈期的问题时,莫言先生以自己的切身经验为同学们提供了生动的说明:“有一段时间我写出来的东西自己感觉是重复的,感觉自己没有任何进展。我就去到一个小县城里转转,每天转来转去。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县城里蓬勃旺盛的生命力,见到了我从来没见过的像一个杏核那么大的苍蝇。后来我转到一片葵花地前,感受到了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于是我构造了一个人物,把这个拥有和我相同体验的人物'放到’这个葵花地里,开始了一个新的写作片段。那么,当我们觉得自己没话可写的时候,我们应该调动自己全部的感受。想一想,我们耳朵听到了什么,手触摸到了什么,摸到的是热的还是凉的。当我们把全部感官调动起来的时候,我们就可以解决掉自己无话可说的瓶颈。”

讲座后接受学生专访

朱一涵同学在讲座后感触颇深:“听完讲座后印象最深的部分是莫言先生提起他在葵花地里和在童年时的经历。我几乎可以想象出那些鸟的鸣叫,风的声音和气息,湛蓝的天空和各种各样的花草。我看见的不一定与莫言先生一样,但他的描述让我真实地感受到了那些对于我而言像'葵花地’一样的地方。我也有过什么都写不出来、感觉自己完全不会写作的时候,但每当这时候,出门走一走,真的很多可以启发我的东西。可能是一朵花,一棵树或者一个小公园。我喜欢先生说的,用所有的感受,去用心体会和经历。看见的,听见的,气味,想象,还有梦,一切都可以是创作的源泉。”

(本期内容部分文字和图片来自京师二附官微,在此致谢!)

本期编辑:白欢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