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魏书》中有记载:袁绍宿与故太尉杨彪、大长秋梁绍、少府孔融有隙,欲使公以他过诛之。
袁绍与孔融之间不合,曾经想要让曹操伺机将其杀死。但是曹操认为现在正是人与人之间相互猜忌的时期,如果杀掉孔融,会让天下人都望而却步,转投他处。于是并没有听从袁绍的建议,由此袁绍也对曹操有了怨恨之心。裴松之在后来对三国志作注解时,也对孔融之死表述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曹操一开始说不杀孔融,但是后来还是将其杀了,所以曹操是一个言行不一的人。但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说曹操言行不一,那么曹魏势力也不会有众多豪杰前去投奔。孔融的死亡时间,是曹操在官渡之战消灭袁绍后,南下进攻荆州刘表的时候。
在东汉末年这个时期,朝廷在选拔人才上采用“郡察孝廉,州举茂才”的察举制度,但在实际过程中,却有不少滥竽充数的人。这些人大多都是世家子弟,通过家族的关系,或者以金银贿赂来获得每年的名额。甚至闹出了州郡察举上去的秀才没读过书,孝廉逼走父亲的笑话。
而且东汉时期特别注重天下名士对一个人的评价,袁绍怕被许劭说自己的坏话,于是遣散追随的众人,独自乘车前往当时许劭所在的郡县;曹操也是在得到许劭评价说:“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后才声名远传。孔融是孔子后代,在其少年时期,便显露出异于常人的才华,而且更是有名的大孝子,同他的母亲和兄长争着承担死刑,出身、才能和孝顺,恰恰是当时人们所看重的几样标准,为孔融赢得了极好的名声。东汉的儒家又分为清派和浊派,浊派主要是那些宦官、奸臣,双方之间的争斗非常激烈,为了保持自己的好名声,孔融这样的清派是坚决不会同浊派来往,若是扯上了一点关系,就会受到清派其他士人的排挤。黄巾之乱爆发后,孔融认为百姓之所以起义反叛,主要在于没有做好人们的教育工作,于是他修复城池,建立学校,挑选贤能的人才。只不过此时的东汉已经分崩离析,这种做法没有办法取得显著的效果。
曹操的父亲过继给了宦官曹腾,曹操也被打上了浊派的标签,像清派的袁绍、孔融这些人,自然是不肯为曹操效力,曹操只能寻求荀彧这样的浊派帮助自己。
清派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坚决维护汉朝的统治,但这些文人又自作清高,认为浊派不会想着光复汉室,只想取而代之。东汉当时除了四世三公的袁氏之外,同一地位的还有杨氏,杨修就是杨氏子弟。身为清派的杨修,自然不肯为曹操效力。在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之后”,来到曹操麾下,只是非但不出谋划策,反而还经常扰乱军心,后来曹植同曹丕之间的争斗也有他的身影,所以曹操才要杀他。同为清派的孔融,自然也是要和曹操唱反调,不懂变通的他嘲讽曹操制定的禁酒令,卖弄文字说:
天有酒旗之星,地列酒泉之郡,人有旨酒之德,故尧不饮千钟,无以成其圣。且桀纣以色亡国,今令不禁婚姻也。
那么当时曹操又为什么要制定禁酒令呢?记载中说“年饥兵兴”,正是因为当时正闹饥荒,又没有办法削减军队,为了节约粮食,曹操才下令禁止酿酒。
官渡之战时,孔融认为袁绍地广兵强,手下又有田丰、许攸这些名士为之出谋划策,审配、逢纪在内辅佐,大将颜良文丑更是勇冠三军。荀彧为其一一解惑,说道:“袁绍虽然士兵众多,但是军纪不严。田丰刚而犯上,许攸贪而不治。审配专而无谋,逢纪果而自用,这两人留着后方,若是许攸家人犯法,必定不能放纵,而要是抓获许攸的家人,那许攸肯定会叛变袁绍。至于颜良、文丑,匹夫之勇而已。”
后来官渡之战的发展果然同荀彧的分析一样,以曹操的胜利结束。文章开头已经说了袁绍和孔融之间是有仇怨的,那孔融自然不是拥护袁绍才对其那么推崇,这也证明这些清派的想法是没办法进行实战的。曹操后来多次针对这些清派下达法令,比较出名的就是“治平尚德行”,大意是说并非不要德行,而是安定的年代才能讲德行,现在处于战乱年代,实行法治是必须的。还有一道法令比较有意思,令中曹操强调不能拉帮结派,就是在暗示那些不干正事,经常聚集在一起评论别人是非的清派人士。而且还举了几个例子说明:“一人本没有兄长,却被说和自己的嫂子私通;还有一人娶了三个孤儿,却被说私下毒打她们的母亲。”这种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那些喜爱没事评价别人的清派最先发起的,汉朝察举制度本意是好的,一开始的时候也确实能够为朝廷吸纳真正的人才,只是到了汉末的时候已经完全变了味道。
真正让曹操起了杀心,并付之行动的原因是在打败袁绍之后,曹操占据了冀州,为了安抚百姓施行儒家的教化之道,但是孔融竭力阻止曹操的政策,言辞激烈的四处宣传反儒家的思想。
曹操执政时推行唯才是举,不拘一格降人才,孔融之死不只是因为他不愿意和曹操合作,若是说两人私下里有恩怨,那张绣杀了曹操的儿子和大将,后来不也得到了曹操的重用。更多的是这些自喻清派的文学家们,只会空谈朝政不说,还要阻挠国家的治理,也证明了清派儒生不懂变通,不适合东汉末年的战乱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