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凉峻拔的戈壁烽燧
车行戈壁滩,满眼的是干裂的黄土地,几十公里没有水源也没有树木,褐色的沙石地上,三三两两的几丛骆驼刺样的耐旱植物,偶尔看到几奔跑的汽车,也让人感觉沮丧与颓废,这一切正是迎合了“春风不度玉门关”和“西出阳关无故人”的意境。
在这杳无人烟的荒漠中,可以看到戈壁滩有一些土黄色的高大的堡垒似的建筑,这就是汉代的烽燧。烽隧也叫烽火台,主要作用是燃烟报警传递消息,以防备敌军的骚扰和入侵,同时也为丝绸之路上往来的使团、商队补充给养。
这些耸立在戈壁滩上的烽燧保证了丝绸之路的通畅,以及中原帝国的稳固。当遇有敌情时,烽燧白天施烟叫“烽”,夜间举火叫“燧”。为了使烽烟直上蓝天,人们常以狼粪代替柴草,所以烽燧又被称为“狼烟”。
这次来到敦煌,我亲眼见到了儿时就听说的烽火台。这些雄踞在西陲要塞的烽燧,虽历经了两千多个春夏秋冬,巍然屹立至今。站在烽火台脚下,迎着稍有凉意的戈壁风,抬头仰望,心中陡然生出沉甸甸的、苍凉的怀古之感。
烽燧作为古代传递边防告急信号的重要军事防御设施,早在西周时期就有了。关于烽火台的故事中,我记忆最深的就是西周时期周幽王烽火戏诸候的故事,这故事的结局却是周幽王被杀,褒姒被掳,骊山的烽火导致了西周的灭亡。
在汉代,朝廷非常重视烽燧的建筑,从边关前线至郡守驻地,隔一定距离就修建一座烽燧。烽燧成为长城向西延伸的防御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一座座烽燧沿着丝绸之路,一直延伸到遥远的西域,成为中原帝国控制范围的标志性建筑。
烽燧在戈壁中随处可见,汉代烽燧呈底宽上窄的方柱形,主要建在汉长城的内侧较高的地方,烽燧顶部的四边筑有不高的矮墙,形成一间小屋,有的顶部现在还可以见到屋顶塌陷的遗迹和残木柱。烽燧台下面还有若干小房子,一般都有院墙。
烽燧的建筑结构主要有四种:有纯粹用黄胶土夯筑而成的;有用黄土、石块夹树枝垒筑,并每隔一层土铺一层芦苇夯筑的;有完全由石块筑成石块间铺芦苇的;还有用土坯砌筑,并每三至五层土间隔一层芦苇,黄土和砂砾掺短苇筋筑成的。
茫茫大漠,漫漫古道,那曾经狂嘶的烈马,腾燃的狼烟,飞旋的胡舞,激奋的羌鼓,缓行的驼队,以及那连绵万里直达长安的座座烽燧,都已被千年的狂风厉沙洗礼得苍凉斑驳。数千年过去,烽燧雄奇的地势,烽燧的霸气,依然存在着。
然而,不存在的只是烽火连天,黄沙穿甲,血染沙丘,马革裹尸,刀光剑影般的战场。两千多年前,边防戍卒就是凭着这些烽燧,行之有效地保障着万里江山的安宁,它是汉代丝绸古道上保留至今的罕见的实物遗存,是西域都护府行使职能的历史遗迹。
我喜欢这历史与自然共同写就的苍凉,四周一望无际的黄沙让烽燧增添了一分空旷的孤寂,当丽日当空时,出现在蓝色天穹下的烽燧是那么的雄伟,周围空荡荡的沙丘只会让它显得更加气势不凡。
当我伸手触摸这粗砺的烽火台,似有一股热流传到我的掌心,一股雄力撼动我的手臂,一曲“狼烟起,江山北望,龙起卷,马长嘶,剑气如霜。”的歌声在耳边回荡。那吹起的大漠风声,仿佛是战斗的号角,那滚滚而来的沙尘,仿佛传来了远古的狼烟消息。
眺望眼前那苍凉沉寂的烽燧,蓦然间,我仿佛嗅到了古人留存的信息,以及金戈铁马的轰鸣,滚滚的历史烽烟在脑海里升腾。如今,热闹非凡的丝绸古道没有再延续它的繁荣,一座座烽燧也完成了它的使命,在风沙中慢慢沉寂,但是由它带来的辉煌却一直延续着。
车又行驶在大漠戈壁中,窗外依然是天苍苍、蓝天、白云的景象。地平线上那经过千百年翰海狂风和雨雪的侵蚀,昂然屹立在大漠中的座座烽燧遗躯虽已容颜渐退,远非当年雄姿,但是它那峻拔苍黄的残躯,依然在向人们昭示着远古历史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