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新市“小南街”,走到“南湾角”的“沈铨故居”



请点击以上“张明儿”关注我,获取更多内容

——新市古镇历史文化的经典路段之一

今天雨,雨水开始冲洗着冬天留下的残枝枯叶,动作很慢。这就像爱洗理的大婶大娘,总是洗呀洗,从厨房到浴间卫具,到宅屋桌椅地板,每天洗,洗而复洗。这几天,雨水已经把新市地面石板洗得很清亮了,像古宫一样。

今天有事去“沈铨故居”走一趟。本人宅住“十景塘路”,几步转弯便是“小南街”,然后过“新桥”,进入“缸甏湾”,转南直行便至“日晖桥”,直南便是“南昌街”,约三十米,经“五猖司弄”,又过二十米见“南圣堂”一座,五十米后折东过桥,便是“南汇街”(古人称“南湾角”),桥东堍便到了蜚声中外的“沈铨故居”。

走这段路,适合走走停停,看看想想。一段路,一段乡愁,无计可消除。这段路所涉及的历史十分古老,应该说,它是与“西河口”的发展紧密相关的。特别是富含营养的“陈家潭”历史文化,养育了“这方水土这方人”。这里融合了中国儒教(像宣教祠),道教文化(像这里石桥的桥名:望仙桥、驾仙桥、会仙桥)等。出了很多名人先贤、像刘圣元、明朝官居七品的“京城东城兵马司指挥”的陈檀等。

以“仙潭十景”名胜命名的“十景塘路”,应该是在民国时期形成,这里明朝称“小南门外”。相传,这里是陈兵马第宅,兵马一职为明朝正七品,在地方上看这一官位还是够显赫的。“小南门外”是一处舟楫往来的埠口,这一埠口形成也是民间约定俗成而有的,只要交通上下方便就可以成为埠口,这里人气便渐渐旺盛起来。明朝的时候,这里就有人经营桑苗与桑树,本地附近农村蚕桑业很发达,桑株的买卖也很多,船埠是附近农村百姓来往的必经之路,就这样,这里便慢慢形成了“桑市”。

“小南街”因“小南栅”设关而得名。“小南栅”设关是因为此地河流复杂,与大运河近,所以从安全角度看必须设关镇守。这里有一座“新桥”(又称“会仙桥”)南北跨向,为明代桥梁风格,质朴简洁,单孔石平桥,横跨新市古镇"缸甏湾"与"小南栅"市河上,桥长约10米有余,宽2米半左右。桥的北处,原设有栅关的谯楼,置有守兵与更鼓。桥南设水阁一处,以此通往"李家园"。

“新桥”在以前是木桥形式,到了明朝嘉靖初年,将木桥改为石桥,至清朝嘉庆七年三月修建,并在桥的南端筑有水阁,相映成趣。桥景与造型,与周边景物关联紧密,既美观又独特,是江南桥梁中比较少见的设计。在上世纪,这座桥成为《林家铺子》和《蚕花姑娘》两部大片的重点摄影场景。

“新桥”的南堍便是著名的“缸甏湾”了。清朝初年的《仙潭文献》中记载:

缸甏湾:自驾仙桥西岸,北到会仙桥止。

这里从明朝开始出现商铺,到清初已形成有规模的街市,恰好与对面繁华"陈家潭街”街市形成对应,也是从“会仙桥”到“驾仙桥”的街市过渡。凡是历经行人处,皆有成街市的可能,缸甏湾即这样,行人不那么多,但也会有一部分经过这里。所以,刚开始商品交易多半选择“缸甏”之类笨重商品,可直接上下船,避免人工多余搬运。到了清末民国时期,这里也不再仅仅是“缸甏”商品了,出现十家不同行业的店铺,详情如下:

“缸甏湾”路段到“驾仙桥”便结束了,全长也不过是几十米。“驾仙桥”是一座很古老的桥,目前保留完好,成为古镇新市重要景点之一。“驾仙桥”始建于唐代以前,明代正德年间重建,站在桥上,能得见“初日旭晖”,故又名“日晖桥”。此桥造型古朴,桥拱正半圆,与周边景观配合和谐。桥壁青藤攀越,拱圈石质为花岗岩。桥顶立有石狮柱子,狮型与狮面的造型奇特,为江南古桥所罕见,表现了唐宋石刻艺术的古朴遗风。据老辈口传,这座桥原桥下设栅门,南栅之关,便设在此。

“驾仙桥”西堍有一座清代古建筑,本地人称“曹家花园”。该宅主人为曹秉喆,其父曹玉圃,是光绪年间秀才,共母徐振华,为石门县崇福镇人,是晚清及民国著名社会活动家徐自华的堂妹。一九○六年至一九○七年,徐自华与秋瑾、柳亚子、徐锡麟等反清精英来新市曹宅,在挂有“顽石簃”匾额的“燕诒堂”中,共商国是,成为他们非常时期的避难之所。

由“驾仙桥”往南约三十米,即经过“五猖司弄”,据高正庄先生在一篇回忆文章中谈到,“五猖司弄”因“五猖司庙”而得名,其庙建在古弄里面。每年农历八月十一日为“五猖司”老爷显灵日。“五猖司”是五位凶煞恶神,掌管阴间狱事。每年这一天,祭事盛大,非常隆重,全镇百姓都来观看参与。像“阴判”“潮审”“跳无常”都是必须扮演的节目,特别是“跳无常”是庙会的高潮,前边抬着“菩萨”,后随的“群鬼”个个手执钢叉,身带枷锁,沿街横冲直撞,跳跃奔窜。一时间鬼哭神嚎,气氛极为阴森可怕,这也是为了驱走瘟神,为一方平安消凶化吉。

过“五猖司弄”,约二十米即是“南圣堂”。自南北朝到民国时期,约为一千五百年,时间长河里,新市一直是江南道教的重要活动区,“南圣堂”是道教的祭神建筑,而且不至于“南圣堂”一座,更有“东圣堂、北圣堂、西圣堂、中圣堂”,总为五座,合称“五圣堂”。它们承载着当地百姓对“五方神圣”的祭祀,用于祈愿平安与农事丰收。如此全面的规制,在江南古镇上也很罕见,也反映出新市道教文化的深厚。

过“南圣堂”约五十米,即是大运河南漾,这里周边古迹遍地,像屠家堡、永灵南庙、大王庙、土地庙等,遗址之众,目不暇接。折东有一座水闸坝桥,是上世纪末所建,此桥向东桥堍,便是“沈铨故居”。

清朝大画家沈铨,出生于1682年,他拜师平湖大画家胡湄门下,由于他天资聪明,勤奋好学,最后成就了花鸟工笔的绝代大画家,受到日本国王的钦邀而出洋授艺,载誉而归。《清史稿》(列传二百九十一)“艺术三”中“四十一”节段中,记载了沈铨的艺术成就,肯定了沈铨画艺声誉地位:

沈铨,字南蘋,浙江德清人。工写花鸟,专精设色,妍丽绝人。雍正中,日本国王聘往授画,三年乃归,故其国尤重铨画,於格为别派。

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长按二维码,关注更多精彩

文学让人懂得高贵,心飞辽阔。

诗歌 、美文、民俗、儿歌。

博客:新浪(七十二座桥)

http://blog.sina.com.cn/byjn

博客:新浪(浙江儿歌原创)

http://blog.sina.com.cn/u/2298091104

我煮时光之茶等你,你携来红尘之酒!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