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文章小妙招——写好人物的动作
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历来是与阅读教学评分秋色,学写作文是相当多的中小学生在学习生涯中倍感头疼的一件事,写出的文章“短小精悍”,再让多写点,却不知道再写什么了。
写作离不开细节描写,如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活动等。上一节我们单从人物语言进行了分析讲解,这一节我们就从抓动词来进行体会。
一、看图写话中用动词来描写
请看下面这幅图,
狐狸在干什么?狐狸把小兔子抓走了。这个句子说出了狐狸在做什么,但句子明显干干巴巴,没有血肉。如何把这个句子写得生动起来呢?那就要认真观察狐狸的动作,同时要展开合理的想象。可以这样回答:它一把抓住小兔子,双手紧紧地抱着它,一下子跳到桌子上,伸出脚,踹开窗户,跳出窗外逃走了。两个句子一对比,我们明显感到后一个句子因为用了准确的动词,如:抓住、抱着、跳到、伸出、踹开、跳出、逃走等,把狐狸怎么抓小兔,怎么逃跑的都形象地描写出来了。
在看图写话中,有好多图都画了人物在做事,怎么做的,就需要我们抓人物的动作来进行描写。遇到人物动作描写的时候,一定要把积累的词语准确地用到句子里,尤其是表示动作的词语。
二、平时观察日记中巧用动词描写
很多孩子按照老师的要求会每周写两篇日记,有的老师要求写周记。这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因为写作是练出来,经常写,才能有进步。但,很多孩子虽然也经常写,但进步一点也不大。因为“无心”!
作为老师,我特别喜欢批改学生的日记,因为每一个孩子的观察点不同,写出的文章内容不同,日记形式也是精彩纷呈的。不像经过指导的文章,几乎千篇一律。批得多了,自然有疲倦感。(指导学生习作是必须的,在指导过程中,强调的内容是学生习得写作方法的捷径,然后才能学以致用。)
如果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日记中能够有意思地运用动词来形容某一做法,时间长了,就形成一种能力,细节描写中的动作描写就能过关了。
如:
今天吃过晚饭,看到妈妈太累了,我决定帮助妈妈洗碗。
我先把用过的碗筷放到水池里,拿起抹布,倒一点洗洁精,用抹布开始清洗碗筷。我左手拿起一个碗,碗滑滑的,有些拿不住,我要小心才好。伸出右手用抹布擦洗里面,里面洗完后再擦碗的外面。看到碗洗干净了,最后打开水龙头把这只碗冲洗干净。看着自己洗的碗又光又亮,心里好高兴啊!我把洗过的碗放到旁边的台子上,再洗第二个。就这样水池里的碗一个一个都被我洗干净了。我用得洗洁精太多了,满池都是泡沫,好不容易才用水把泡沫冲洗洗干净,水池也被我洗干净了。
今天真高兴,我帮妈妈做事了!
这段文字,作者就是通过运用准确的动词把自己如何洗碗的写出来了,多生动啊。在抓住动作描写的同时,还写出人物的心理活动。细节描写是相辅相成的。
平时生活中,扫地、擦黑板、吃饭、折纸等都离不开人物的动作。我们要做一个有心人,多观察,多思考。
三、平日里读书要多关注动词。
教材中的文章,平时看到的一些课外书,都会有一些经典的句子,平日里要做有心人,把看到的好词佳句画下来,多读读,读得次数多了,自然就记住了,记住了再运用就更熟练了。我们来欣赏一些经典语句。
1.老头儿放下了钓丝,把它踩在脚底下,然后把鱼叉高高地举起来,举到不能再高的高度,同时使出全身的力气,比他刚才所聚集的更多的力气,把鱼叉扎进正好在那大胸鳍后面的鱼腰里,那个胸鳍高高地挺在空中,高得齐着一个人的胸膛。他觉得鱼叉已经扎进鱼身上了,于是他靠在叉把上面,把鱼叉扎得更深一点,再用全身的重量推到里面去。——海明威《老人与海》
2. 刘姥姥不敢过去,掸掸衣服,又教了板儿几句话,然后溜到角门前,只见几个挺胸叠肚、指手画脚的人坐在大门上,说东谈西的。——曹雪芹《红楼梦》
3. 老家伙想掏出刀子撬一块金板下来,先把匣子往椅子上一放。欧也妮扑过去想抢回,可是箍捅匠的眼睛老盯着女儿跟梳妆匣,他手臂一摆,使劲一推,欧也妮便倒在母亲床上。 ——巴尔扎克《守财奴》
老栓还踌躇着;黑的人便抢过灯笼,一把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嘴里哼着说, “这老东西……” ——鲁迅《药》
看这些动词用得多准确,所以我们平时一定要做个有心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