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泉“乾隆行宫”考
图+文|袁雪
柳泉“乾隆行宫”考
徐州北区的群山间,曾有一座乾隆行宫,行宫坐落在铜山区茅村镇檀山村南、店子村东、梅庄村北,当地人习惯称之为梅庄行宫,其实它的本名是柳泉行宫。
柳泉行宫作为乾隆帝南巡时在徐州留下的三处行宫之一(另外两处分别为徐州云龙山行宫及新沂马陵山行宫),由于遗址的严重损毁,以及文献资料的缺失,一直以来不为世人所广知。目前国内公开的各种关于乾隆行宫的研究资料中,凡涉及柳泉行宫之处,大多以一句“不详”而略过。
笔者查阅历代《铜山县志》,能看到的相关记载仅有寥寥数语的几条。此外还有一些零散的民间传说,但大多都没有信史可考。
柳泉行宫的营建始末
据《钦定南巡盛典》、《清高宗实录》等史料记载,乾隆帝一生曾六次下江南,其中四次来到徐州,时间是乾隆二十二年(1757)四月、二十七年(1762)四月、三十年(1765)三月、四十九年(1784)三四月间。柳泉行宫即修建于乾隆第六次南巡之前。
2011年5月《彭城晚报》的专题《聚焦徐州的乾隆行宫》曾报道过茅村镇乾隆行宫遗址遭破坏一事,这座被遗忘数百年的行宫,由此重新进入到人们的视野中来。据介绍:该行宫始建于乾隆四十年(1775),占地数百亩,选址于梅花山、檀山、小青龙山、广山四山之间的平地上。建造规模仿照北京故宫样式,规模虽小,但也气势雄伟。午朝门外有玉石栏杆桥,龙壁屏风和一对巨大的护门石狮。午朝门内建有前后正殿两座,两边是配殿,墙体均是雕工精细的优质青石砌成,殿与殿间有长5米的条石铺路。殿后有御花园,园内有假山、鱼池、花圃等。
据说修建这座行宫,耗时三年才完成,但乾隆帝仅在一次路过时住了一宿(还有说住了三天的),原因是后边有龙潭(檀山),前面有梅花山犯了地名,从此“穷山恶水”“泼妇刁民”的传说至今流传乡间。
但是据《清高宗实录》记载,乾隆帝在柳泉行宫实际住宿了两个晚上,即乾隆四十九年闰三月二十八日、二十九日。通过《中西历日对照表》的换算,这两天分别是1784年的5月17日和18日,即乾隆帝第六次南巡归来的途中。
后来行宫年久失修,于咸丰七年(1857)的战乱中倒塌,墙石多被居民拉走盖房。光绪三十四年(1908)修建津浦铁路时,又将行宫旧址隔成东西两段。到了民国初年,尚有残垣断壁、假山、鱼池和小石桥,如今这些已荡然无存。现在能看到的只有店子村东当年御花园内用土堆成的一座小假山,还有横七竖八地躺在大沟中的几块青条石。
柳泉行宫命名真相
坐落在茅村镇的乾隆行宫,为什么用柳泉来命名呢?很多当地人对此感到不解,以为这一提法首次出现于《彭城晚报》的报道中,其实不然。
笔者查阅铜山县历代旧志,发现了两条关于柳泉行宫的记载,如清道光崔志元《铜山县志》载:“乾隆五十二年详请事案内:添建柳泉行宫,用地一顷七十二亩。”民国余家谟《铜山县志》亦存此说。
又据民国《铜山县志》载:“凤凰山有石刻二凤形,山南有泉,流入辛贾山鹅儿湖。下有黄嶰,旧为张氏别业,极水木亭馆之胜。自乾隆四十年进奉为柳泉行宫,今圮。”当知行宫建成之后,就已经开始使用柳泉行宫这个名称了。
(下转2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