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寓居宣城求学经历(一)

宣城

韩愈寓居宣城求学经历

陈虎山

韩愈不仅是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古文运动”领袖,集散文家、诗人、教育家于一身,被尊为“文坛巨匠”、“百代文宗”,在中国文化史上占有重要地位;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节百家之美而自为时法”,是汉唐儒学向宋明新儒学转变过程中的关键人物,官至兵部侍郎、吏部侍郎,死后被皇帝追赠礼部尚书,谥号“文”,无论生前生后,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北宋文豪苏轼赞誉韩愈“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勇夺三军之帅。”明以后,韩愈声誉更高,被当作神在吏部和学堂中供奉。这样一位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巨大影响的人物,14至19岁最宝贵的花样年华却是在其亲切称作“里闾”的第二故乡——宣城度过,因此,究其思想学术的形成,与宣城最密切。直到今天,宣城敬亭山的脚下,还有一个疑似源自当年韩家“别业”( 庄园)的自然村庄——韩家庄 。

韩愈,字退之,代宗大历三年(768)生于邓州南阳(今河南孟州市)一个世代官宦之家。他的先祖曾居住昌黎(今辽宁义县),故韩愈自称昌黎人。他的七世祖韩茂有大功于后魏,被封为安定王。父韩仲卿,做过武昌令,因清廉务实,离任后,当地百姓为他树碑颂德,大诗人李白写了《去思碑》赞扬他的政绩,后官至秘书郎;叔父韩云卿曾任监察御史,是唐代宗大历年间著名的文章家;另两个叔父韩少卿、韩绅卿也均有政绩。韩愈兄弟4人,他排行最小。大哥韩会,官至起居舍人,既是政治的热衷者,又是文学爱好者,善清言,有文章,与当时的古文家梁肃、萧存过从甚密。 韩愈就出生在这样累世官宦的书香之家,自幼受到家学熏陶,对儒家文化有深厚的感情。但他的家庭又属于政治和经济地位不高、权势不大的庶族地主,这就决定韩愈不可能靠通行的门荫进入官场,只能靠个人奋斗,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韩愈年幼即孤,母亲早逝,3岁丧父,由大哥韩会和嫂郑氏抚养。韩会对韩愈后来的学术思想产生过重要影响。宋人王銍认为韩愈“本六经,尊皇极、斥异端、节百家之美而自为时法”是由“兄弟师授”。

韩愈少年聪慧,学习能力强,记忆超群,7岁随大哥韩会到长安,即立志于学,一日记诵数千言,言出成文。所学包括经、史、百家之言,而以儒家文化的经典六经为主。《旧唐书·韩愈传》说他“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表现出很高的学习自觉。代宗大历十二年(777),韩会因党附宰相元载,被贬官岭南,任韶州刺史,韩愈随兄南迁,年仅10岁。大历十四年(779),韩会病死于贬所,韩会妻郑氏护送韩会的灵柩归葬于河阳老家,并遵循韩会的遗愿,承担起抚养韩愈的责任。

德宗建中、贞元间,中原板荡,相继发生李希烈、朱泚叛乱。为避战乱,大历十六年(781),郑氏带领“韩家百口”就食江南,寓居宣城(时名宣州)。因为韩会安史之乱期间曾游历江南,于著名的风景名胜敬亭山下置办了不少田产,时称“别业”。 据史学家范文澜先生研究,自唐中期起,庄田成为主要的土地占有形式。地主占有一片田地,也可以占有许多片田地,按照阡陌相连的一片,组成为一个农业生产单位,通称为一个庄。庄有各种别名,如庄田、田庄、庄园、别墅、别业等 。韩会在宣城建立的“别业”,应是一个多片田地相连的地主田庄。否则,一个柔弱女子领着百口之家,将何以为生?

韩愈自己曾总结身世:“仆家不幸,诸父诸兄,皆康强早逝”(《与崔群书》) 。他在《复志赋》中写道:“值中原之有事兮,将就食于江之南。”《祭郑夫人文》又言:“既克返葬,遭时艰难。百口偕行,避地江濆。”均指嫂携家人就食江南事。明代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太常少卿兼侍读学士邹守益撰《韩公别业碑记》,追述“昌黎韩公家邓之南阳,幼孤,随兄会谪岭表,卒,从嫂郑归河阳。建中贞元间,避地江南,韩氏有别业在宣城,因就食焉。”所以,江南宣城对韩愈一家保全于乱世有特别的意义。

俗话说“长嫂当母”,随嫂长大的韩愈对嫂郑氏感情很深,他在“千年绝调”《祭十二郎文》中,以极深沉的文字哀悼了兄嫂之子韩老成(十二郎)的早逝,并追述了他与嫂郑氏母子般的亲情:“吾少孤,及长,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中年,兄殁南方,吾与汝俱幼,从嫂归葬河阳。既又与汝就食江南。零丁孤苦,未尝一日相离也。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两世一身,形单影只。嫂尝抚汝指吾而言曰:‘韩氏两世,惟此而已!’汝时尤小,当不复记忆。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郑氏对韩愈的厚望一览无遗。

有故事说,当韩愈到了入学的年龄,郑氏一心想给弟弟起个既美又雅的学名,这天,郑氏翻开书来,左挑一个字嫌不好,右拣一个字嫌太俗,挑来拣去,过了半个时辰,还没有给弟弟选定一个合意的学名。韩愈站在一旁观看,见嫂嫂为他起名作难 ,便问:“ 嫂嫂,你要给我起个什么名呢?”郑氏道:你大哥名会,二弟名介,会、介都是人字作头,象征他们都要做人群之首,会乃聚集,介乃耿直,其含义都很不错,三弟的学名,也须找个人字作头,含义更要讲究的才好,韩愈听后,立即说到:“嫂嫂,你不必在翻字书了,这人字作头的‘愈’字最佳了,我就叫韩愈好了。”郑氏一听,忙将字书合上,问弟弟道:“愈字有何佳意?”韩愈道“愈,超越也。我长大以后,一定要做一番大事,前超古人,后无来者,决不当平庸之辈。”郑氏听后,拍手叫绝:“好!好!你真会起名,好一个‘愈’字吆!”

动荡不安的时局,促使韩愈早年就萌发了治国平天下的志向;长途的颠沛流离,又使他养成了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而避地于江南宣城,则使他有了难得的学习机会,得以沉湎于古训之中。就这样,韩愈寓居宣城7年,直到贞元二年(786)19岁时,入京求官,怀抱“俯拾青紫” 的志向,参加礼部进士考试,但4年三试不第,屡遭挫折。期间,省亲探嫂,韩愈回过一次宣城。贞元八年(792),他第4次应考,终于得中。此后又连续3次参加吏部博学鸿词科考试,又皆不中。这便是韩愈后来在《上宰相书》中自述的“四举于礼部乃一得,三选于吏部卒无成” 。

韩愈在长安蹉跎几近十载,仕途不顺,生活窘迫,曾三上宰相书,自荐求官,均未被理睬,遂郁郁东去洛阳,寻求友人资助。贞元十二年(796),29岁的韩愈时来运转,得到宰相董晋的提携,时董晋以检校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衔领汴州节度使,韩愈在其幕府谋得观察推官职位,虽是卑微小官,算是正式步入仕途了。

不幸的是,二年后,董晋去世。贞元十五年(799),韩愈至徐州,任武宁节度使张建封的节度推官。贞元十六年(800),张建封又去世。韩愈只好再回洛阳。不久,韩愈回京,先后任四门博士、监察御史等职,与文化新锐、政坛新星柳宗元共事御史台,虽政见不同,却是好友。贞元十九年(803),37岁的韩愈因写《御史台上书论天旱人饥状》,请减免赋税,得罪幸臣李实,被认为“僭越”,贬至连州,任阳山县令(今属广东省)。后虽经两次大赦,均因权贵作梗而未能回京,出任江陵府(今湖北江陵)法曹参军。

宪宗即位后,奉调回京,任权知国子博士,又分教东都任博士,迁都官员外郎,又因直言得罪上司,左迁河南县令。宪宗元和六年(811),回京任职方员外郎。元和七年(812),又因替华阴令柳涧辩护,被处以“妄论”之罪,降为国子博士。不久又迁比部郎中、史馆修撰、考功郎中、中书舍人。元和十年(815),因力主讨伐藩镇,再被降为太子右庶子。元和十二年(817),韩愈51岁,因坚定支持宰相裴度平定淮西藩镇吴元济,并随军出任行军司马,表现出处理军国大事的才能,籍战功升为刑部侍郎,进入朝廷上层统治集团。但两年后(819),却因上表谏迎佛骨而触怒宪宗,险些被宪宗处死,幸得裴度等大臣挽救,才免于一死,被贬为潮州(在今广东)刺史。

广东韩文公祠

韩愈在潮州8个月,兴教惠民,后得宪宗谅解,移为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政声卓著。元和十五年(820),宦官杀宪宗,立穆宗,韩愈被召回朝,出任国子祭酒,转兵部侍郎。长庆二年(822),河北成德镇发生兵变,乱兵杀节度使田弘正,另立王廷凑,围深州刺史刘元翼,朝廷顿时紧张起来。韩愈主动向穆宗皇帝请求,前去宣抚叛军。胆颤心惊的朝臣门叹息“韩愈可惜”,认为韩愈深入虎穴,恐怕性命难保。穆宗也诏见韩愈见机行事,不一定要入城见王廷凑。但韩愈认为既受君命,就应该勇往直前,临危不惧。他骑马奔入乱军阵中,劝说王廷凑解除了对深州的围困。韩愈此行有智有勇,兵不血刃而抚平兵乱。穆宗非常高兴,将他升为吏部侍郎,又转京兆尹兼御史大夫。因与御史中丞李绅不协,复为兵部侍郎,不久又转吏部侍郎。长庆四年(824)病逝于长安,享年57岁。

(作者系中共宣城市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理事)

童达清

制作:

宣城市历史文化研究会

主办:

宣城文史研究

微信号:xclswh999
联系人:ltsr2718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