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小飞老师说:

最近我一个同事遇到了件尴尬的事儿。

他的儿子刚上幼儿园。

有一天回家说:“妈妈,班里有个小朋友有好多玩具哦,每次过来都带一个不一样的玩具,我也想要那些玩具?”

其实倒不是她买不起玩具,只是觉得没必要买那么多,毕竟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尤其让她忧虑的是,孩子是产生攀比心理了吗?

这该怎么办?不能不管吧?

今天,我们来谈谈:

到底该如何面对孩子关于金钱和物质的好奇吧。

教育孩子之前,父母要先有正确的观念

前段时间,那个开跑车送孩子上学,结果被踢出家长群的爸爸,不知道大家还记得吗?

我们简单回顾一下。

就是这么一件事儿,前些天被讨论得沸沸扬扬。

当时小飞老师是不想追这个热点的,但同事这事儿发生之后,我觉得还是有必要说说看。

跟网上的主流观点一样,我觉得群里的老师和家长们,做得不是很对。

人家靠本事挣的钱,想怎么花都行,别人没有指手画脚的资格。

但同时,我觉得跑车家长,也不是完全没有错。

既然自己的孩子在普通小学读书,你又为什么非得开跑车去接呢?

在一个群体里生存,不太凸显自己,是群体生存法则,跑车家长如此鹤立鸡群,那就要承受标新立异的待遇不是吗?

你也可以开跑车带孩子去郊外的呀,天大地大,任你驰骋!

不过那样,确实没有在一众普通车辆里开跑车接孩子,有优越感吧?没熟人看见多没劲?

所以啊,这件事里,我没有看到孩子的攀比,只看到了家长的攀比。

而家长的这种攀比行为,才是导致孩子攀比的最主要原因。

我们教养孩子的目标,难道不是为了让孩子以后能与这个世界好好相处吗?

富可敌国如马云,与他每天打交道的员工,还不都是老百姓?在群体里让大家相对舒服,是每个人都必须学会的事。

所以,我们自己要先有正确的观念,自己先不攀比,这样孩子才不会攀比。

穷,就努力向财富靠近,想办法跟富人产生连接,学习他们的思维习惯和行事方式,培养孩子积极阳光的性格和开阔的视野,让孩子的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富,就努力创造更多财富,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不事事炫耀,让孩子在父辈提供的优越条件上,更上一层楼。

如果跑车事件中的家长们都把心态摆平了,那就不会发生这件事。

只要家长心态正,就没有攀比的孩子!

孩子真的对贫富很敏感吗?不见得!

姐夫就是个心态特别平和的人。

有一次他在家里接待朋友。

朋友的儿子跟小外甥炫耀说:“你家的车是哪儿产的?我家的是德国产的,我爸说德国产的技术特别好。”

这时小外甥望向姐夫,姐夫说:“我家的车是中国产的,你爸爸说的对,德国产的车确实技术很好,我们中国也有特别好的技术呢,比如我们中国的高铁技术,全世界第一,又安全又便捷。”

说完之后,两个小家伙就很开心的玩耍去了,小外甥对这件事根本没有反应。

其实来做客的小孩,也不是在攀比,他就是在炫耀自己记住了家里的车是德国产的这件事,小朋友特别喜欢炫耀记忆力,并没有优人一等的意思。

而小外甥,自始至终没有任何感觉。

姐夫的确不如他的朋友有钱,但他也不会因此有很大反应。

小孩子本身对物质,不会有特别大的需求,只要差不多就行,别人开豪车,你能有国产车也行,哪怕连国产车都没有的时候,也可以给孩子快乐。

比如,小外甥刚上幼儿园时,姐夫用电动车接送,小外甥问:“你为什么不用车送我啊,你看别的小朋友都用车。”

姐夫是这样回答他的:因为爸爸还不会开车啊,而且电动车不塞车,上学快多了是不是?如果你想坐车,那爸爸加油,两年后我们也买辆车,好不好?(认可孩子,解释给他听,并给予希望)

从那以后,小外甥就再也没问过车的问题,而且他特别喜欢那辆电动车,为自己不用塞车而骄傲,还给电动车取了爱称。

让我们再回过头来看开跑车接孩子被踢出群的事儿。

那些家长说,不让别人开跑车来,是怕孩子们攀比。

这就纯属多虑了,普通小学的孩子,有几个能明确分辨,什么是普通车,什么是豪车,什么又是跑车的?

如果说孩子攀比了,那也是家长的教育出了问题,是家长总拿孩子跟别人比,然后在面对别人的财富和地位时,流露出了自卑感,和由此生发的愤怒。

你的一切,都看在孩子眼里。

比起外界的刺激,家庭的教育,才是引起孩子攀比的最主要原因。

小飞老师小时候,家里也不富裕,其它同学有好吃的好看的好玩的,我也羡慕,但仅此而已,小孩子哪有那么多的念念不忘,非得攀比呢?

而现在,我也没有豪车,但我看到朋友的豪车,就会要求上去坐坐,兜一圈风,我与朋友还都挺开心的。

怎么了?买不起还不能体验体验吗?我的朋友不会因此觉得我寒酸,不然我也不会跟他做朋友。

穷有穷的活法,富有富的活法,接受自己,努力过的更好,这样不好吗?

只要拥有一个心态平和,又努力上进的家长,孩子根本不会有特别强烈的攀比心,甚至他们连攀比的概念都没有。

给孩子的,不必非得比别人好,让孩子知道,你们会变得越来越好,才更重要!

心穷的父母,养不出有出息的孩子

30年前,中国遍地都是穷人。

如今,遍地都是富人。

你可能会说,那是因为某些区域,受政策优惠先富起来了,不是人力所能左右。

那同一个小县城里的同一水平线上,30年时间,也有人越过越殷实,有人一如既往的贫穷,甚至有的家庭,本来挺殷实,后来却越过越穷了。

这种发展差距,又怎么看呢?

越过越好的家庭,与在贫困中挣扎的家庭,到底有什么区别?

在小飞老师看,区别只有一个,那就是好的思维模式,和由此引发的好的行为。

然后这些好的行为,指引着一个家庭,越过越好。

我写文章时,给爸爸打电话问了一些三十年前的事儿。

他的朋友老张,是个很典型的例子。

三十年前,老张家在村里算是过得好的。

那时候刚刚兴起去大城市打工,于是有一个家庭妇女,就去大城市找工作了。

老张跟邻居们说,打什么乱七八糟的工?自古以来,背井离乡的女人,就没有什么好营生,还不是去卖。

几年后,第一个去大城市打工的妇女,家里越来越殷实,很多人看着眼热,开始跟她一起去。

于是她看到商机,跟老板协商,定期给老板带工人过去做流水线,自己做个闲职管理岗,由于她的靠谱,老板的很多朋友也找她要工人,于是她成了几个工厂的包工头,专门帮家乡人介绍工作。

再然后,她攒到第一笔钱,去省城做生意,日子越过越红火。

然后,以老张为首的那批人,从一开始的诋毁,变成了嫉妒和愤怒,他们联合孤立那户人家,逼得人家举家搬走了。

现在老张一家还在我老家的小村,跟一些老邻居们一起,封闭而贫困地生活着,听说前年老张病了,家里拿不出治疗费,现在放弃治疗,等死罢了。

心穷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困在自我的认知里,不肯出来。

这种人没有发展的眼光,也没有感受时代变迁的能力,甚至去感受的想法都没有!

人家去打工,到底是做什么,你去一趟不就知道了?去一趟哪怕发现她们真没干什么好营生,也权当旅游了不是?

一旦不是,你不也发现了一条挣钱渠道,为什么要拒绝接受可以变得更富有的可能呢。

心穷的个第二个特征,是崇拜金钱,但仇视富人和更优秀的人。

没有人不爱钱,但就是有人在做着远离金钱的事儿。

比如今天举得两个例子,不让人开跑车接孩子的家长们,和嫉妒同村人变富的老张。

这些人的行为,总体来讲是非常扭曲的,他们崇拜金钱,想要变得更优秀。

但当他们遇到富有的,优秀的人时,首先想到的不是靠近他们,向他们学习,而是仇视他们,要把人隔离出去。

心穷的个第三个特征,是爱占小便宜,在无意义的小事上花太多心思。

举个例子。

有一次我坐地铁,见一个妈妈带着个小男孩走在前面,妈妈只买了一张票,她像推行李箱一样,把孩子放在前面,俩人一起进了站。出站时,我们还是一起,这次她把孩子拉在身后,没想到,孩子走的慢没出去。这妈妈可怒了,大骂儿子笨手笨脚没出息,最后让儿子钻了出去。

那次地铁,票价2.5元。

为了逃2.5元的票,把孩子训得不知所措......

会熟练逃票,就是有出息吗?

占这点小便宜,损失的是孩子的大格局。

我不知道连2块钱便宜都贪的家庭里,孩子能有多大的心胸。

一对庸俗市侩、斤斤计较的父母,想养出眼界开阔,志趣高雅的孩子,我认为几乎没有可能。

人穷没什么,但必须要给孩子培养出优秀的人格,和开阔的心胸视野。

这样就算孩子没有大成就,平时在人际关系里,也能更受人喜欢不是吗?谁愿意跟斤斤计较的人打交道?

请告诉孩子,合适的金钱观

我们不得不承认。

这世界不太公平。

有人天生什么都不缺,有人奋斗一生也得不到别人生来就有的东西。

这是现实,我们要知道,也要让孩子知道。

因为根本也瞒不了。

我们都上过学,难道你不知道吗?有钱人家的孩子,是非常明显的。

他们踩的鞋子,写字的笔,穿的衣服,戴的手表,拿的文具盒,甚至吃的东西,样样都透露着有钱。

豪车算什么,这种日常的金钱差距,孩子可是每时每刻都在经历。

而且就算我们也能买得起豪车,可天外有天,总有更富有的人。

我们隔绝不了孩子看到更有钱的人,也没必要隔绝,这是孩子必须面对的世界。

所以我们要让孩子正视自己,不产生错觉。

让孩子知道我们不是什么都能买得起,是第一步要告诉孩子的金钱观。

接下来,我们还要让孩子知道,这只是暂时买不起,不是永远买不起。

我们可以想要任何世上最美好的东西,只要努力赚钱,想要豪车豪宅?不是没可能,要永远带着希望去努力。

爸爸妈妈买不起,不代表孩子长大了也买不起,人要有积极向上的愿望。

暂时没钱不可怕,可怕的是在贫穷中思维僵化,除了羡慕嫉妒,就是瘫做一团烂泥。

人穷穷一时,心穷穷一世。

只要一直在努力,就算得不到最初想要的,也绝不会活得差。

正确的金钱观,是尽最大的努力赚钱,让一家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这就是金钱的全部意义。

自己快乐就好。

至于别人多有钱,跟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