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五行学说与中医基础理论(一)
第一章 阴阳五行学说
第一节阴阳学说概述
[简介]
阴阳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是古人用以观察和解释自然现象的一对基本概念。阴阳概念?源久远。《易传》即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的哲学论断。把阴阳交替看作宇宙的根本规律,表达了任何事物都包含阴阳对立的两个方面。如自然界的昼和夜、热与寒、动和静、外与内、上和下等等。所有相互对立的阴阳,又是相互依存的: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就无所谓下;左为阳,右为阴,没有右就无所谓左。所以《老子》中概括为“万物负阴而抱阳”。春秋战国时期,被运用于对人体和疾病的研究,赋予了医学的内容,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的理论思想。阴阳学说是中国医学的基础理论之一。
[基本内容]
1.认为阴阳是客观世界、也是人体和疾病的基本规律,主张“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认为疾病发生的根本的原因是阴阳失调。任何病症,不论其临床表现如何错综复杂、千变万化,都可用“阴证”和“阳证”来加以概括。中医的“八纲辨证”是各种辨证的纲领,而阴阳是总纲,以统领表里、寒热、虚实。表、热、实属阳,里、寒、虚属阴。提出要做到正确诊断,首先要分清阴阳。疾病的发生发展根本原因是阴阳平衡的失调,疾病的治疗原则是调整阴阳,补偏救弊,促进阴平阳秘,恢复阴阳相对平衡。阴阳也用来概括药物的性味功能,作为指导临床用药的依据:药味辛、甘、淡的,药性温热、燥烈及具有升散作用的药物属阳;药味酸、苦、咸,具寒凉、滋润及敛降作用的药物属阴。根据病情的阴阳偏盛偏衰,确定治疗方案,再结合药物的阴阳属性、作用,选择使用相应的药物,这就是“治病必求于本”的含意。
2.认为在人体和疾病中,阴阳两个方面相互对立,相互制约,相互斗争。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都以阴阳对立的属性来说明:人体的外部、上部、背部为阳,内部、下部、腹部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各种功能为阳,器质为阴。功能(阳)与物质(阴)保持对立而统一的协调关系。一旦阴阳失去相对平衡,疾病如是发生。倘若“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泰国的变性人可以说明这条哲理。泰国一些男人由于谋生或性变态的需要,年幼即去日本做变性手术,割去男性的“根”,做了人工阴道,通过大量服用女性激素和长期的训练,变成了五官、身段胜似女性的美貌人妖。这种人为破坏阴阳平衡,导致了内分泌的严重紊乱,这些人妖的寿命一般都不超过40岁。
3.认为阴阳是依存互根、消长、转化的。阴阳总是处于“阳消阴长”或“阴消阳长”的变化之中。在一定条件下,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阴阳的这种转化消长运动是人体本身所固有的。它既可使阴阳失调,发生疾病,也可调节阴阳,使其恢复动态平衡,因而是把握病机的基本环节。大叶性肺炎的临床表现,中医归纳为阳证、热证、实证,要用寒凉(清热解毒)的药物来治疗。当热毒极重,大量耗伤机体正气时,阳气随津液外泄而亡脱,可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微欲绝、血压下降等休克征象,中医称由阳转阴,实热转化为虚寒证,此时需急用温热药物来“回阳救逆”。
中医的阴阳学说含有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在观点和方法上对中医理论和临床实践,起到了一定的指导作用。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在理论上没有将哲学范畴和病理、生理范畴区别开来,以自然哲学抽象的物质观来解释生命的奥秘,说明和分析疾病的病因、病饥、病理和药物,从时代的要求来说则显得“古老深奥”,急待现代研究,并加以整理和提高。
第二节 阴阳学说在医学中的应用
[在组织结构上的应用]
阴阳学说在阐述、解释人体组织结构时,认为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构成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在结构上是不可分割的,在功能上是相互协调、相互影响的。应用阴阳相互对立的属性,又可将人体划分为阴阳两个部分,如人体的上部为阳、下部为阴;体表为阳、体内为阴;外侧为阳、内侧为阴;背部为阳、腹部为阴;六腑为阳、五脏为阴。五脏之中又分阴阳,心、肺在上属阳,肝、脾、肾、在下属阴。具体到一个脏腑,又有阴阳之分,如心有心阴、心阳;肾有肾阴、肾阳等等。总之“人之有形,不离阴阳。”
[在生理。病理、临床上的应用]
1.人体的结构和功能十分复杂。现代医学在研究人体生命活动的规律时,通常从三个层次来进行,即①细胞或分子水平;②器官、系统水平;③整体水平。近来由于科学的飞跃发展,从更微观的结构(即电子水平)来解释生命现象和研究生命进程。鉴于历史的原因,中医对生理方面研究尚停留于整体水平上解释,即一切的组织结构、物质基础为阴,所有的功能活动为阳;血为阴,气为阳。在功能活动中,又分阴阳:抑制、衰退为阴,兴奋、亢进为阳。在气中也分阴阳:卫气在外为阳,营气在内为阴。
2.中医认为疾病的发生,无非是阴阳任何一方偏盛或偏衰的结果:阳偏胜而阴伤,就会产生热症;阴偏胜而阳伤,则出现寒证。阴虚(如精血不足)不能制阳,则出现阴虚阳亢(肝阳上亢)的虚热证;阳虚(如心、肾阳衰)不能制阴,则出现阳虚阴盛的虚寒证。这就是“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虚生外寒”、“阴虚生内热”的概括。
3.根据阴阳互根的道理,当阴阳任何一方虚损到一定程度,常可导致对方的不足,如功能活动的衰减造成营养物质生化不足称“阳损及阴”。治疗气虚、阳虚时,不仅要用补阳、补气药,还常加用补益精血药物。而营养物质消耗过多,则会出现功能活动衰减,即所谓“阴损及阳”。如治疗血虚时,除应用补血药物外常配合补气药。临床上某些慢性疾病,最后往往出现阴阳俱虚,就是这个缘故。
4.中医提出“凡诊病施治,必须先审阴阳”,认为不论病证如何复杂,只要分清阴阳就能执简驭繁,抓住疾病的本质。如望诊见色泽鲜明者属阳,晦暗者属阴;闻诊声音洪亮者为阳,低微断续者属阴;切诊脉浮、数、大、滑、实者属阳,脉沉、迟、小、涩、虚者属阴。
5.阴阳用于疾病的治疗:阳热过盛的,用寒凉药物治其热;阴寒过盛的,可用温热药物以治其寒,简称为“寒者热之,热者寒之”。阳气偏衰不能制阴而引起的阴盛,则以“助阳以消阴”之法,阴虚不能潜阳而所致阳亢,则取以滋阴以抑阳的方法,这就是“阳病治阴,阴病治阳”的原则。
第三节五行学说
[简介]
五行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重要范畴,指木、火、土、金、水五种物质。古人认为,世界是由这五种物质构成的。战国时代“五行”学说颇为流行,并推演出“五行相生相胜”的关系。“相生”意味着相互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等。“相胜”意即“相克”,意味着相互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等。这些观点具有朴素唯物论和自发辩证法的因素,对古代的天文、数学、医学发生过重大影响。
[基本内容]
古代医学家应用五行学说,对人体的脏腑组织,生理、病理现象,以及与人类生活相关的自然界事物,作了广泛的联系与研究,以五行属性来区别和解释脏腑的属性,: 相生、相克是事物运动和变化的规律。相克太过,中医称“相乘”。“乘”,即乘虚侵袭之意。相克的反向(反克),中医称“相侮”。“侮”者,恃强凌弱的意思,即本来是自己所能克胜的,却反被其克胜。中医用这些相生、相克、相乘、相侮的规律,来说明五脏之间在生理、病理情况下的相互关系。
[在医学上的应用]
1.以五行的特性说明五脏生理活动特点:如①肝喜条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肝属木;②心阳有温煦的作用,火有阳热的特性,故心属火;③脾为生化之源,土有生化万物的特性,故脾属土;①肺气主肃降,金有清肃收敛的特性,故肺属金;⑤肾有主水藏精的功能,水有润下的特点,故肾属水。五脏之间生理功能上的相互资生的关系为:①肾(水)之精以养肝;②肝(木)藏血以济心;③心(火)之热以温脾;④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⑤肺清肃下行以助肾水。相互制约的关系为:①肺(金)气清肃下降,可以抑制肝阳上亢;②肝(木)的条达,可以疏泄肺金的壅郁;③脾(土)的运化,可以制止肾水的泛滥;④肾(水)的滋润,可以防止心(火)的亢烈;⑤心(火)的阳热,可以制约肺(金)清肃太过。
2.说明脏腑间的病理影响:如肝病可以传脾,即木乘土;脾病可以影响肝,是土侮木;肝脾同病,相互影响即木郁土虚或土壅木郁;肝病影响心,为母病及子,肝病影响肺,为木侮金;影响肾为子病及母等。
3.用于诊断和治疗:临床诊断疾病时,可以综合望、闻、问、切四诊所知,根据五行的所属及生克乘侮的变化规律,来推断病情,指导治疗。例如滋水涵木、培土生金、壮水制火、扶土抑木等等,都是一些具体应用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