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未了」马学民|爱民尚书郭允厚“依附”魏忠贤
爱民尚书郭允厚“依附”魏忠贤
明代郭允厚出任洛阳知县时,明福王朱常洵利用职权横征暴敛,侵夺民田,洛阳民众无法承受,郭允厚表面应付搪塞,实则令各监司按照法规办事,不得多征、多摊。郭允厚被提拔为户部尚书之后,仍关心民众的疾苦,殚精竭虑,富民强国,在朝廷内外享有较高声望。然而,这位“爱民尚书”深陷“东林党争”的泥潭,不能自拔,殊为可惜。
治理水患
郭允厚,字万舆,曹州(今山东省菏泽市)城里人。其父郭堵,曾任户部主事。
明万历三十五年(公元1607年),郭允厚考中进士,之后出任文安(今属河北省廊坊市)知县。文安县处于华北平原相对低下部位,地势平坦开阔,为多条河流的下游。县境东部、北部形如釜底,洪水无下泄出路,自然形成了封闭洼地(文安洼)。
文安县原有的防水堤坝年久失修,很容易被大水冲毁,导致房屋田园被淹没,农作物毁于一旦,文安百姓流离失所,民不聊生。郭允厚到任后苦思冥想,他最终采用扩展堤坝之法,修筑大坝,加固堤防。
在郭允厚离任多年之后的明天启六年(公元1626年)秋天,连降大雨导致保定、霸州等郡县尽成泽国,而文安县得以幸免,五谷丰登。文安百姓对郭允厚的治水才能赞不绝口。
为民减负
郭允厚秉公办事,不畏强暴。他在任洛阳知县时,明福王朱常洵被封为中使,利用职权横征暴敛,以供自己挥霍,还侵夺民田,殴打丞尉,无恶不作,洛阳民众无法承受。
当时,有师姓和黄姓两大家族,投靠明福王充当差役。根据福王的旨意,他们经常对百姓敲诈勒索。郭允厚表面应付搪塞,实则令各监司按照法规办事,不得多征、多摊,尽可能地减轻百姓的负担。
福王朱常洵,明神宗第三子。其母郑贵妃恃宠,欲立其为太子,因众大臣极力反对而作罢。万历二十九年(公元1601年),明神宗立皇长子朱常洛为太子,朱常洵为福王。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朱常洵就藩洛阳。
为营建福王府邸,明神宗御批银三十八万两。福王府按皇宫建筑模式,大造宫室和亭台楼阁。由于受父皇喜爱,朱常洵获赐的奇珍异宝不计其数。然而,福王在洛阳仍与民争利,藐视明朝法律,横行霸道,抢夺百姓的财产。
郭允厚以洛阳知县之力对抗明福王的暴政,可谓以卵击石。不过,郭允厚为民减负的善举可谓好人好报,明熹宗天启年间,郭允厚授兵科给事,赴任湖广副使,于沆州(今湖南省芷江县,位于怀化市西南)管理粮饷,因有疾病不能司职而归。随后,郭允厚晋升太仆寺少卿,又升兵部左侍郎。嗜财如命的明福王最终死于非命,崇祯十四年(公元1641年)正月二十一,李自成攻克洛阳,明福王被杀。
依附魏忠贤
明熹宗在位期间,朝廷日趋腐败,边疆粮饷供给不能保障。在这危难之际,郭允厚被提拔为户部尚书。他殚精竭虑,富民强国,在朝廷内外享有较高声望。
根据史料记载,郭允厚虽然在地方为官期间颇爱护百姓,受到百姓拥戴,但是升为朝廷重臣之后,他也不能“免俗”,曾依附当时权倾天下的宦官魏忠贤。
明熹宗时,太监魏忠贤独揽大权,自称“九千九百岁”。他控制厂卫特务机构,爪牙遍及各地,随意杀人,滥施刑罚。
魏忠贤掌权时,明朝发生了“东林党争”,即明末东林党与阉党以及其他派别的斗争,直到明朝灭亡。东林党是明末以江南士人为主的政治集团。在东林党之外,还有浙党、齐党、楚党、昆党、宣党等,“东林党争”几乎是东林党与全国朋党集团之争。
其间,魏忠贤下令拆毁全国书院,以绝东林党人的后路,许多东林党人被迫害致死,朝野忠良尽去,还殃及边防将帅,如熊廷弼、袁崇焕等。
天启七年(公元1627年)春,魏忠贤派宦官崔文升总督漕运,宦官李明道总督河道。宦官崔文升即东林党人的攻击对象,看到依附魏忠贤有甜头,海内争相望风献媚,督抚大臣如阎鸣泰、刘诏、李精白、姚宗文等,争相为魏忠贤颂德立祠,纷纷攘攘,唯恐不及。这些祠堂都建得十分精致,他们侵占百姓田宅,砍伐坟地树木,谁也不敢控诉他们。监生陆万龄甚至请求以魏忠贤配祭孔子,以魏忠贤的父亲配祭启圣公。
魏忠贤也时常给他们一些恩泽作为报答。所有的奏疏,都称魏忠贤为“厂臣”而不称其名。大学士黄立极、施凤来、张瑞图在起草圣旨时,也必言“朕与厂臣”,将魏忠贤与皇帝并列,没有人敢直写魏忠贤的名字。
在这种情形下,郭允厚也未能独善其身,为了依附魏忠贤,郭允厚上疏皇帝,请赐给魏忠贤庄田禄米。
深陷党争
如果说依附魏忠贤是郭允厚仕途上的一个“污点”的话,那么郭允厚与给事中朱童蒙等人一起抵制讲学,就陷入党争过深了。
从根本上说,抵制讲学,还与魏忠贤有关。东林党人与阉党的斗争,使得魏忠贤对讲学深恶痛绝,他一边极力诋毁讲学,一边下令拆毁所有的书院。
郭允厚与东林党人首领之一邹元标的斗争,可从一个侧面反映当时的党争情况。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四月,邹元标回朝为官,有感于朝内党派纷争,大臣各怀偏见的情况,便向明熹宗进谏“和衷”之议,说:“臣以为今天最要紧的是朝廷大臣彼此和睦。朝廷大臣和睦,天地之间自然就和顺。以前讨论人和事,每个人都心怀偏见,偏见导致迷乱,迷乱导致固执,固执转而自私,人人自私自利,国家的灾祸就降临了。因此,朝廷上的大臣们讨论一个人应该公平,不要轻易下结论;讨论一件事应该借鉴以前的经验,考虑它的后果,不要不加思考、轻信传闻。要用天下万世的良心,来衡量天下万世的人和事,则议论公平,国家也能享受安定和平的幸福。”
现在看来,邹元标所论颇为中肯,但给事中朱童蒙、郭允厚、郭兴治等人担心邹元标在位,第二年的考核京官会对他们不利,就暗地里想办法赶邹元标下台。
明天启二年(公元1622年),左都御史邹元标、副都御史冯从吾在北京建首善书院,集合志同道合的人讲学,抨击时政,影射阉党当道,遭魏忠贤忌恨。
邹元标建言的“和衷”之议终成画饼,给事中朱童蒙首先上疏,请求禁止首善书院。邹元标上疏辩论请求辞职,明熹宗安慰挽留。郭允厚不顾及明熹宗的态度,继续上疏弹劾邹元标,可谓火上浇油。看到朱童蒙、郭允厚出头弹劾邹元标,大权独揽的魏忠贤喜出望外,他还编出歪理,说宋朝灭亡就是因为讲学,因此要对眼下的讲学行为严加谴责,矛头直指邹元标及东林党人。
无奈之下,邹元标接连上疏请求离职,最终辞官归里。天启四年(公元1624年),邹元标在家中病逝,享年74岁。
曾经的“爱民尚书”郭允厚,站在东林党人的对立面,盲目地陷入党争,消耗了自己的才情,殊为可惜。
作者简介
马学民,大学学历,曾任中共菏泽市开发区工委机关报《今日开发区报》总编,山东省散文学会、菏泽市作家协会、菏泽市民俗学会、菏泽市儒学研究会会员。2012年主持编写《丹阳志》,著有《春华秋实》《菏泽开发区史话》,主修10卷本《开濮曹徐马氏族谱》,参与编写《曹州国考名士集传》《曹州文坛集传》《曹州知名将士集传》《菏泽开发区社区概览》《百村记忆》《菏泽市开发区志》等十多部。作品入选《胶东散文十二家·马学民卷》。2021年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青未了副刊签约作家”、首届“青未了散文奖”获得者。
壹点号青未了菏泽创作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