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备势时“与肩同宽'到底是多宽?

和美太极——一个出类拔萃的太极拳平台。和美太极 免费关注,相约每晚,不见不散。

问题:如何才能每天都收到这样的文章呢?

顾名思义,预备势是练拳前做好准备的一个式子,它首先要求站好一个自然的姿势,以便做到心静、体松、气顺,进入练习太极拳的状态,然后方可进行下式——起势。

预备势做开立步时,大多数传统杨式太极的前辈、拳师和书刊均要求两脚距离与肩同宽。但细研之,发现人们对“肩”字存在两种理解,出现两种练法:一种是两脚食趾与肩膀外侧同宽,另一种是两脚食趾与两肩井穴(大椎穴与肩峰连线之中点,位于背包带压肩处)同宽。现分述如下。

1.两脚食趾与肩膀外侧同宽的练法,存在以下4个不利因素。

(1)由于两脚食趾距离大于两髋关节的间距,两腿略呈八字形撑住身躯,影响膝和胯等肢体的自然放松。

展开剩余92%

(2)重心偏重于两脚掌内侧,甚至两脚掌外侧掀起,全脚不贴地踏实,减弱了由脚而腿的劲力。

(3)重心不能平均地落在两脚涌泉穴(位于足心,当卷足趾时呈凹陷处)部位,不利于身体平衡。

(4)当起势两手上搠时,因两脚距离较宽,由脚而腿的劲力,至髋关节产生分力而使掤劲减小。

2.当两脚食趾距离与肩井穴同宽,则肩井穴、髋关节和涌泉穴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于人体中心线,身体重量自然沿着骨架往下,沿大腿、小腿平均地分布到两全脚掌,人体器官处于平衡状态,利于全身松静、稳定和舒适;同时,为做好下一个动作(起势)开了个好头,即两臂前举上掤时,劲力不会减弱,也不会分散。

因此,练预备势时,两脚涌泉穴的距离宜与两肩井穴同宽。

二、预备势的两手掌位置

做预备势时,两手掌有3种姿势:其一,指尖朝前,掌心朝下;其二,指尖朝下,手背朝前;其三,指尖朝下,掌心朝里。愚以为第三种练法较为适宜,理由有5条。

1.据不完全统计分析,杨澄甫师公的前期弟子多按第一种练法,而后期的弟子多按第三种练法。对于一个拳师来说,随着时间的推移,认识有所发展,产生前后不同的领悟和练法,这是极为自然、正常的现象。同时,一般来说,宜以拳师后期的练法为准。

2.的确,在杨公(1883~1936)1934年出版《太极拳体用全书》的第一张拳照中,指尖朝前,掌心朝下;同时拳照下面的文字为“此为太极拳预备动作之姿势,立定时,头宜正直……两手指朝前,掌心朝下。”但请拳友们注意两点:其一,这是《太极拳体用全书》的第一节,其名称为太极拳起势,而不是预备势;其二,这一节接下来的动作不是两臂前举至肩平,而是第二节揽雀尾棚法“将左手提起至胸前,手心向内,肘尖略垂,即以我之腕贴在彼之肘腕中间,用横劲向前往上搠去”。因此,《太极拳体用全书》中的第一节是起势,而书中的第一张拳照系杨公起势后的定式照片。至于第一节“此为太极拳预备动作之姿势”中的“预备”二字的含义,是否可以这样理解,即起势一式乃全套太极拳最主要一式揽雀尾的预备动作。

3.太极拳套路一般均由无极起,最后至收势(或称合太极)后,仍回到无极状态。无极式对两掌的要求为自然下垂,而手心朝里较手背朝前更为自然,更易放松。

4.第三种姿势(手心朝里),在下接起势的动作过程中,才有可能符合“臂要旋”的拳理,即两臂徐徐边内旋边向前边略向中间(以确保两臂平举时两掌与肩同宽,并有利于向上发掤劲)提起至与肩同高,两手心朝下略向里。

5.再从技击要求来分析,假设对方在前面用双手握我两腕下压,我则顺势略向下,随即双臂向前提起,这时以第三种姿势,虎口向上提起时,搠劲的质量相对较高。同时,由于手臂内旋,有利于解脱对方握我之腕和产生螺旋劲。

三、练起势时如何做到“手走弧形、臂要旋'?

太极拳是圆的运动,这也是太极拳的五大特点(松、柔、圆、缓、匀)之一。太极拳的体(拳架)和用(功能)都讲究一个“圆”字,因为圆的运动使动作柔和圆活,连绵不断,周而复始,循环无穷;再从其独特的技法上讲,将直来之力以圆相接成切线而化解,免遭打击,然后采用粘随、惯性或发劲使对方被我所制。因此,练拳时上肢的运动轨迹多为圆弧形(整圆、半圆、立圆、平圆、斜圆或弧线)。和螺旋形(外旋和内旋)。

在做起势一式时,两手臂向前、向上举至与肩同高,其两手的运动轨迹呈圆弧线,这个动作一般都能做到;然后两手下行,其运动轨迹常见有4种。显然,第①、②两种手走直角和直线的练法是错误的,第③种练法是两手沿着原来上举的轨迹弧形下行,虽然走的也是弧形,但在上下交迭时易出现棱角和断续现象;而第④种练法较为合理——沉肩、坠肘、坐腕带动两手边往里收边往下采,即先将对方引进落空,再下按使其前倾或跌倒。这样,整个起势过程中,两手上行和下行的轨迹呈椭圆状,利于动作衔接顺遂、圆活、连绵,也利于劲力不断两手在上行和下行做斜椭圆运动的同时,两手臂还要相应不断地旋转,犹如地球绕太阳转动,地球本身还在不停地自转。其作用有五:①手臂的旋转,好像拧毛巾的那样,使气血运行贯注指梢,待练到一定阶段,指腹间会产生发麻、胀鼓、发热或气血向外放射的感觉,能使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起到祛病、强身、益寿的作用。②一旦有了气血运行感,则拳味淳厚,提高了练拳的兴趣,欲罢不止,越练越想练。③增加手臂肌肉和关节的锻炼效果。④可走化来力,便于解脱对方握我之手腕。⑤功夫日久,随着旋臂会产生质量越来越高的螺旋劲,这是拳论“力走螺旋”中的一种。

窃以为,起势一式以如下练法为宜:转动肩关节(利于松肩、拔背和柔臂)使两手臂边内旋(大指朝手心方向旋转),边缓缓略向里向前向上弧形提至与肩同高,两手距离同肩宽,两臂略呈弧形,肘尖朝下,手指朝前自然舒展,手心朝下微向里合,劲点在桡骨(前臂靠大指一侧的骨头)下端(近腕关节);随即沉肩、坠肘、屈臂、坐腕(坐腕时,手掌宜缓缓立起,不宜突然一下子成立掌,以免造成速度不匀,动作僵硬之弊),带动两手边外旋(大指朝手背方向旋转)边里收边下采至胸前,两手心斜相对,大指朝上;两手再内旋继续弧形下按至两胯(腰腿连接处)侧前方,两臂微屈,双肘微向后(藏肘),坐腕,手指朝前,手心朝下略朝里倾斜,劲点在小鱼际。如果在练起势时,两手平起平落,一则不易产生高质量的气感和劲力,二是易患亮肘的弊病,--N根据人体的骨骼构造不易做到自然放松。练习时不可不留意。

起势至定势时,动作是否到位?可请人用单手或双手合用,来托我下按之左掌或右掌,如果手掌没有被托起,则说明起势的定式动作正确。

再谈两点体悟:其一,在做起势两手自下而上时,切莫手腕软塌,手指下垂,成为丢手(死手),愿与读者共戒之。其二,当双手上行时,意在手(腕),以手带肘;当双手下行时,意在肩,以肩领肘,以肘带腕、带手。在练拳时如作此意想,将有助于沉肩坠肘和两臂松沉,拳友不妨一试。

太极拳预备势之开立步两脚站立应多宽

---与奚桂忠先生商榷

《预备势时如何理解“与肩同宽”?》。奚先生在文中谈到:“预备势做开立步时,大多数传统杨式太极的前辈、拳师和书刊均要求两脚距离与肩同宽。”对此,他作了研究发现“人们对‘肩’字存在两种理解,出现了两种练法:一种是两脚食趾与肩膀外侧同宽,另一种是两脚食趾与两肩井穴同宽。”并对这两种练法作了如下分析:“1、两脚食趾与肩膀外侧同宽的练法,存在以下4个不利因素:(1)由于两脚食趾距离大于两髋关节的间距,两腿略呈八字形撑住身躯,影响膝和胯等肢体的自然放松;(2)重心偏重于两脚掌内侧,甚至两脚掌外侧掀起,全脚不贴地踏实,减弱了由脚而腿的劲力;(3)重心不能平均地落在两脚涌泉穴部位,不利于身体平衡;(4)当起势两手上掤时,因两脚距离较宽,由脚而腿的劲力,至髋关节产生分力而使扌朋劲减小。2、当两脚食趾距离与肩井穴同宽,则肩井穴、髋关节涌泉穴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于人体中心线,身体重量自然沿着骨架往下,沿大腿、小腿平均地分布到两全脚掌,人体器官处于平衡状态,利于全身松静、稳定和舒适;同时,为做好下一个动作(起势)开了个好头,即两臂前举上掤时,劲力不会减弱,也不会分散。”因此,奚先生得出结论:“练预备势时,两脚涌泉穴的距离宜与两肩井穴同宽”。

刚阅读此文,我很为奚先生的严谨治学与细腻的研究方法而喝彩,但仔细研读之下,我却发现这当中一些观点与分析尚欠妥当,不敢苟同,故在此提出来与奚先生商榷。

首先是奚先生提到的“食趾”一词。何为食趾?本人查上海辞书出版社出版的《辞海》及增补本、《现代汉语词典》等辞书均查不到“食趾”一词,再查《人体解剖学》、《人体生理学》等医学专业书籍也查不到“食趾”一词的存在。那么,奚先生的“食趾”究竟是指什么呢?依其文意,他的“食趾”大概是指脚的第二趾,这可能不是奚先生所造。一些人以为人的五个手指分别称为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便想当然的把人的五个脚趾也分别叫做拇趾、食趾、中趾、无名趾和小趾。其实这是错的,正确的叫法应该是:足大趾、第二趾、第三趾、第四趾和第五趾(足小趾)。作为学术性的文章,应力求术语规范,不能以讹传讹。

其次,奚先生分析“两脚食趾与肩膀外侧同宽的练法”存在4个不利因素也是十分牵强的,一些表述甚至是错误的。略有生理学知识的人都知道,人只要处于直立状态,下肢的肌肉便会产生一定的肌张力,下肢各关节也会产生一定紧张度,如何放松,特别是要做到太极拳所要求的“松”,则是一个训练与养成的问题,不是因“两脚食趾距离大于两髋关节的间距,两腿略呈八字形撑住身躯”便影响膝和胯等肢体的自然放松的。正好相反,由于两脚站立宽于髋关节,两脚的支点与骶髂关节连线的中点形成一个稳定的三角形,有利于肢体的平衡与自然放松。对此,国家原中小学《体育教育大纲》明确规定小学三年级及三年级以下学生队列练习中稍息的动作必须两脚开立与肩同宽或略宽于肩,使身体保持一个较为稳定与平衡的姿势,有利于小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身姿,促进骨骼的正常发育。所以,两脚站立与肩同宽或宽于肩是不会影响膝和胯等肢体的自然放松的。

奚先生认为两脚第二趾与肩膀外侧同宽会使“重心偏重于两脚掌内侧”,这里提到了一个“重心”问题。我们知道,当人体直立时,其身体的重心位置是在接近身体中央的矢状面内(偏向右),与第三骶椎上缘平齐,并位于其前方7厘米处。也就是说,人体直立时,重心的位置不在脚掌上,能落在脚掌的只能是重心的垂直投影点。而当人体处于直立状态时,重心的垂直投影点只能落在两脚掌的内侧,不管是两脚并立的或是开立的,都是这样,除非是立身不中正,重心的垂直投影点才会落在一脚的脚掌其它位置上。因此,身体直立时,两脚开立的程度并不影响或是改变重心的垂直投影点的位置。至于,奚先生所提到的“甚至两脚掌外侧掀起,全脚不贴地踏实,减弱了由脚而腿的劲力”的观点也是十分牵强的。练过武术的人都知道,行拳中两脚掌外侧是否掀起,也就是出现太极拳所谓的“喝风”毛病是与练习者的水平与功夫有关系的,初学者往往容易出现“喝风”毛病,但随着训练水平的提高,功夫的增进,是完全能够避免的。如果说“喝风”仅与两脚站立与肩膀同宽或宽于肩膀有关,那么,太极拳中恐怕会有好多动作需要作修改,至于马步动作更是万万不能做了。

奚先生认为两脚第二趾与肩膀外侧同宽会使“重心不能平均地落在两脚涌泉穴部位,不利于身体平衡”。这里又出现了一个“重心”问题。人体的重心只有一点,是不能把它平均分配的,能平均地落在两脚涌泉穴部位的只能是人体的重量。而身体的重量能否平均的落在两脚的涌泉穴位置上,应该说是与两脚开立是否与肩膀同宽或宽于肩膀没有关系的。直接影响身体重量平均落在两脚涌泉穴位置的是身体的姿势。这一点,凡是略懂体育或是练过太极拳的人都会明白,也就不用我细说了。所以,奚先生的这一论点也是站不住脚的。

奚先生认为两脚第二趾与肩膀外侧同宽会使得“当起势两手上掤时,因两脚距离较宽,由脚而腿的劲力,至髋关节产生分力而使掤劲减小”。在奚先生看来,只要两脚站立宽度不宽于肩膀,那么髋关节就不会对由脚而腿的劲力产生分力。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人的髋关节因其特殊的解剖结构,它的生理功能便在于能够分解来自各方的受力,这包括身体本身的重力与地面所产生的反作用力。一个体重为70公斤的人,跳远达到7米时,他起跳的瞬间对踏跳板所施加的冲击力竟高达700公斤,同样,地面也对踏跳腿产生了700公斤的反作用力,如果没有髋关节及脊柱的分解与缓冲,真难以想象这个反作用力对人脑会造成什么样的损伤程度。可以这么说,不管采用何种体姿,髋关节对来自下肢的反作用力的分解都是存在的。如何去减少这种力的分解,不是两脚站立与肩同宽或是比肩宽要小的问题,而在于何如保持立身中正的问题。

最后,奚先生认为“当两脚食趾距离与肩井穴同宽,则肩井穴、髋关节涌泉穴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于人体中心线,身体重量自然沿着骨架往下,沿大腿、小腿平均地分布到两全脚掌,人体器官处于平衡状态,利于全身松静、稳定和舒适;同时,为做好下一个动作(起势)开了个好头,即两臂前举上掤时,劲力不会减弱,也不会分散。”因此,他得出结论:“练预备势时,两脚涌泉穴的距离宜与两肩井穴同宽”。

在这里,我想提出两个问题。首先一个是“器官平衡”问题。我们知道,器官是构成生物体的一部分,是由数种细胞组织构成,能担任某种独立的生理机能。如中空性器官的胃、肠和实质性器官的肝、胰腺等器官。器官功能的平衡是一种极为复杂的生化过程,这个过程不会因体姿的短时改变而改变,更不会让人因体姿的改变而直接感受到它的平衡状态的改变。那么,合理的站立姿势能让人感受到的会是什么呢?我认为应该是人的肢体。也就是说,当人处于一定的体姿时,肢体能处于一种平衡状态,这有利于全身放松、稳定和舒适。另一个是两脚涌泉穴的距离与两肩井穴同宽是否最有利于两臂前举上掤。手臂的上掤动作,其支点在于臂的根节肩关节。上掤要有劲,关键在于其支点要稳固。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来讲,要使肩关节稳固就必须使肩关节的垂直投影点落在人的根节两脚的支撑面以内。也就是说,两脚站立的宽度应与肩同宽或宽于肩。这里,我们可以从举重运动中得到印证。举重运动的发劲特点与太极拳相似,劲的行走路线都是发于腿,主于腰,运于臂,达于手。举重运动不管是抓举也好挺举也好,为了使人体的下盘站立更稳固,使膝关节保持最佳的弹性状态,使上体特别是两肩更平衡,使两手发劲更有力,都要求运动员的两脚要开立与肩(关节)同宽或宽于肩(关节)。由此可见,要想使两臂上掤更为有劲,更加有效,两脚站立的宽度应与肩同宽或宽于肩,而不是两脚的涌泉穴仅与肩井穴同宽。

对于太极拳预备势两脚站立的宽度以何为适宜,除了上面从运动生物力学的角度分析得出两脚站立应取开立与肩(关节)同宽或宽于肩(关节)这一姿势之外,本人认为还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考虑:一是要自然舒适。预备势时,练习者两脚站立的宽度以本人感觉自然舒适为宜,只有站立姿势感觉自然舒适,才会使身体达到最大程度的松静,这样有利于练习者进行精神内敛,调运气血等内功的修练。二是有利于连接下面的动作,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从不同太极拳的预备势两脚站立的宽度不同就可以说明这一点。如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太极拳全书》中各传统太极拳的预备势两脚站立的宽度就有所不同。陈式太极拳第一、二路的预备式是两足距离比肩略宽,两足尖微外撇;杨式太极拳预备式是两足左右开立,距离同肩宽,脚尖皆朝前;吴式太极拳预备式是两脚平行步,两腿直立,膝弯不要挺出;武式太极拳的预备式是两足并立(中间距离一拳左右),两膝微弯勿挺;孙式太极拳没有预备式,其第一式为起式,起式的动作要求是两足尖分开约90°。陈济生先师所创静功缠丝太极拳的预备式是类似立正,两足跟并齐,两足尖分开(在大趾跟处按个人一横拳宽)。

最后我想再谈一点就是中国的太极拳要更好的向世界作推介,在太极拳方面的文章就应该力求表述规范。只有我们表述规范准确了,才更容易被世界各国人民所接受与喜爱,才会使我们这一民族瑰宝焕发出更耀眼的光彩,才会使中国传统的太极拳造福于全人类。我想奚先生应该会认同我这一观点吧。

温馨提示:微信公众号部分内容文章通过网络整理,如有侵权请您联系

首赞 +1
平台声明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