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女授受不亲,贾元春为什么强让贾宝玉住大观园?贾母明白难阻止

贾家为了避嫌,将大观园的小和尚、小道士清走后就要封闭。眼看一处好风光就要被辜负。所幸贾元春下旨让姐妹们住进去,让大观园增加了色彩。
不过,贾宝玉当时十三四岁,与袭人偷试云雨情都过了很久,按说早需要避嫌。贾元春为什么不顾嫌疑,不怕累及姐妹们名声,也让他住进了大观园呢?
画家孙温描绘了贾宝玉被贾政叫过去吩咐住进大观园前的一步三挪的不情愿,并还有被金钏儿抓住调侃的细节。
(第二十三回)如今且说贾元春,因在宫中自编大观园题咏之后,忽想起那大观园中景致,自己幸过之后,贾政必定敬谨封锁,不敢使人进去骚扰,岂不寥落。况家中现有几个能诗会赋的姊妹,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却又想到宝玉自幼在姊妹丛中长大,不比别的兄弟,若不命他进去,只怕他冷清了,一时不大畅快,未免贾母王夫人愁虑,须得也命他进园居住方妙。想毕,遂命太监夏守忠到荣国府来下一道谕,命宝钗等只管在园中居住,不可禁约封锢,命宝玉仍随进去读书。
贾元春安排姐妹们住进大观园没问题,可贾宝玉住进去就极为不妥。古代男女七岁不同席,男女授受不亲。像贾宝玉和姐妹们那么大年纪,早已经不适合住在大观园那样一处封闭的空间。
《红楼梦》是很反传统的。贾家对贾宝玉的约束也没那么严格。他日常与姐妹们在一起更不及于乱,似乎不需要担心。
但是,自己不做不表示能堵住悠悠众口。贾宝玉和姑娘们整日混在一起,他自己被冷子兴说成“日后一定是色鬼无疑”,就是名誉上的污点。跟何况外人绘声绘影的传说,一定会影响贾家姑娘们以及林黛玉、薛宝钗的清誉和名声,无法避免无良之人的造谣诟谇。
后文袭人说贾家那些奴才诽谤主人的险恶一针见血:“倘或不防,前後错了一点半点,不论真假,人多口杂,那起小人的嘴有什么避讳,心顺了,说的比菩萨还好,心不顺,就贬的连畜牲不如。二爷将来倘或有人说好,不过大家直过没事;若叫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我们不用说,粉身碎骨,罪有万重,都是平常小事,便後来二爷一生的声名品行岂不完了。”
袭人都能想到的问题,贾元春不可能想不到。为此脂砚斋【庚辰眉批:大观园原系十二钗栖止之所,然工程浩大,故借元春之名而起,再用元春之命以安诸艳,不见一丝扭捻。己卯冬夜。】
脂砚斋说得不错,大观园就是给金陵十二钗和贾宝玉修建的,不过借贾元春做幌子罢了。
问题是即便是幌子也需要合情合理。贾宝玉那个年纪,不能与姐妹们关在一个封闭的空间毋庸置疑。贾元春、王夫人不可能不清楚,也不会视如不见。事出反常必为妖,这里不能用作者故意的来解释,必须合情合理才行。
其实,贾宝玉之所以会住进大观园,只有一个最大的原因,是王夫人在向贾母争夺贾宝玉的抚养权。
贾宝玉从小养在贾母院中,贾母负责他的一切。衣食住行,教养训诫都是贾母安排,王夫人辅助。王夫人是母亲,养了宝贝儿子却被婆婆把持,小时候她也忍了。可随着贾宝玉长大,贾母明显要插手贾宝玉的姻缘和人生未来,王夫人无论如何不能接受。
贾宝玉跟着姐妹们住进大观园于规矩不和,也有风险损毁名誉。可王夫人为了从贾母手中争夺儿子抚养权,宁可牺牲一点清誉,也顾不得那么多,大不了多操心一些。
所以,贾宝玉住进大观园后,贾母对他的插手越来越少,王夫人越来越主动,直接控制了怡红院。而怡红院内王夫人安排了“眼耳身意”,就是盯着贾宝玉不让他犯错。至于和丫头“偷试”是贾家规矩不算什么,王夫人并不担心。
贾宝玉住进大观园不合礼仪,不合规矩。是贾元春动用权力帮助母亲争夺弟弟的抚养权。就像贾元春端午节赐节礼,贾宝玉和薛宝钗一样,林黛玉和三春一样,都是公然替王夫人发声。表达反对宝黛姻缘,对抗贾母的意思。
贾母再位高权重,大不过贵妃贾元春。元春不需要定调,只需要表态,就足以影响贾母对贾宝玉和宝黛姻缘的掌控。贾母对此明知道却也无可奈何。

文|君笺雅侃红楼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