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的劈柴院,一座城市的回忆
劈柴院承载了太多人的记忆,这种记忆已经不单纯是属于老青岛的了,还有许多年来无数新市民的。近日适逢校对王挺老师再次发来的数百张老照片,整理出数张三十年前的劈柴院旧影,与大家一起回首分享那条老青岛熟悉的街巷......
夏日的午后,天空中下着缠棉的细雨,看着零零散散、操着不同口音的游人,听着这条街头巷尾陌生口音的刺耳叫卖声,仿佛彻底迷失在劈柴院的院落里。经过将近一个世纪的变迁,劈柴院真的变了,变得有些陌生、有些无法融入,不知等待它的是否如几经折腾的中山路一般,彻底落寞只堪回忆。
一说“劈柴”就是地方方言因素,单指烧火的“柴火”。因一早就要劈柴火,生火煮饭,然后开始一天的买卖生意,又因此地生意密集,久而久之“劈柴院”之名就叫起来了。
有网友评论说,青岛后海沿、小港处,很早前就是渔民打鱼停泊的小港湾,打鱼出海的渔民要在船上烧饭,这就需要柴火。渔船出海前要买木柴储在船上,有买就有卖,北京路河北路这条丁字形胡同里逐渐形成了劈柴市,后来“劈柴院”这个名字也慢慢叫了起来。
前年有幸收到鲁海老师给我发来的解读:江宁路有12个院,只有原十号院才叫劈柴院,它也是当年社会艺人演出的地方,说书的、唱戏的、唱大鼓的,很是热闹。后江宁路辟为小吃街后逐渐繁华起来,其内的院落都习惯性的统称为“劈柴院”了。它的正街有元惠堂、增盛楼、异美斋、李家饺子楼等饭店,有小酒馆、书店等,但解放前并未听说有豆腐脑店铺。
昔日小巷内店铺林立,人流如织。劈柴院的诸多老店,一直为老青岛津津乐道。随着中山路商圈的衰败,劈柴院也随之是一片没落景象,十多年前,改造一新的劈柴院曾让喜欢它的人们眼前一亮,但如今看来仍是叹息惋惜声一片。
那些延续至今的如“劈柴院豆腐脑”、“张家坛子肉”、“锅贴铺”、“李家馄饨”等,算得上是近几十年来最代表青岛本地特色的小吃了,也给无数老青岛留下了难忘的记忆。当然也可以看见不少以劈柴院为名的饭店,多为挂羊头卖狗肉的货色了。
本文照片作者均为青岛科技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岛城资深纪实摄影家王挺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