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根谭》:耳净不意,心空不着

艺述史官方原创

现在是一个言论自由的社会,我们可以在社交平台上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看法,只要是不违背我们的大环境就行。这样的一个环境有好有坏,好的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做语言的主人,坏的是我们也会听到很多关于自己不好的声音。心态好的人,则不以为然;那心态不好的人,就会变得消极。这就需要我们做到耳净、做到心空,今天分享《菜根谭》当中的两句话,来探讨一下这两点。

耳净

耳根似飙谷投响,过而不留,则是非俱谢。意思是说我们耳朵听到东西,如果能像大风吹过山谷,一阵呼啸过后什么都留不下来那就好了。这样的话耳朵听到的所有流言蜚语都起不到任何作用了。从前有个叫貉稽的人,有一次他跟孟子谈话,说,“为什么自己总是被人说这说那,说我不好。”孟子听到了之后回答得很干脆,说:“无伤也,士僧兹多口。”意思是说没关系,任他们说去就好了。孟子还说了《诗经》当中的一句话,“忧心悄悄,愠于群校”,意思是不要消灭别人的怨恨,也不要丢了自己的名声。那要怎么做呢?那就是,面对对自己不好的流言蜚语,关键在我们自己,不把它当一回事就可以了。小人之口是堵不住的,堵了这个还会有另一个的。

心空

心境如月池浸色,空而不着,则物我两忘。猴子捞月的故事我们都知道,水中映月,是在告诉我们水就是水,月就是月,两者之间并没有联系。这句话的意思也就是在告诉我们我们的心如果能像水中月亮一样没有痕迹的话,那么心里自然也就会达到物我两忘的境界。范仲淹曾经说过,“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们可以从佛学的角度理解这句话。不以物喜,不因为身外之物而大喜,对外界的一切事物不贪恋,做到“外不着相即是禅”;不以己悲,不因为自己内心的事情而悲伤,不跟随世事动摇内心,做到“内不动心即是定”。

有人说,人痛苦的根源之一是来自社会上的是是非非的。面对是非,我们最好选择闭上嘴巴,因为气之伤身,辩之无益,只会平白给自己增加烦恼。而我们在社会上生活,会遇到很多事情,并不是每件事情都需要我们放在心里,有的时候也要做到过而不留,过去了就过去了,不要一直纠结。做人的智慧贵在耳净不意,心空不着。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