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新莽魏晋南北朝钱币特征与真伪鉴别

汉武帝时的三铢钱通行时间不长,存世也少,伪造者多取五铢钱改刻,但三铢钱比普通五铢钱轻小,“铢”字写法与五铢钱有明显不同,易于识别。不过也有以真钱翻铸的伪品,但能够乱真者不多。

汉代的普通半两、五铢钱存世较多,后世所见伪品几乎都是半两、五铢钱中的特殊品,如“两两”、“五五”等,实际上确有当时错范或戏铸的真品。

伪造者一般采用真钱改刻的方法,也有翻砂而成的,如伪钱“五五、平平五铢”,但是翻造不精,肉质粗糙。

半两

新莽朝的铸钱工艺非常讲究,向称铸钱好手,但仔细观察,王莽钱也有粗细之分。比如著名的六泉十币,有轮郭斜削、笔画细挺,制作特别精美的,也有文字平夷,制作比较逊色的。十币又有通穿(即圆穿与首端之间有中线者)与不通穿二种。

整体上来说,当时的钱文以悬针篆为主,其笔画之流畅峻削,布局之匀称得体,皆臻上乘。

六泉十币中除大小泉及大布外,伪品较多。

有未见真钱,仅按旧谱翻造者,制作粗劣,容易识别。也有取旧钱改刻的,还有照真钱翻铸的,这种伪钱虽比较精致,但与真品相比,钱文缺乏生气,终能识别。

新莽朝的大泉五十虽无人作伪,但一些特殊品如大泉五铢等亦有伪品。真的大泉五铢是当时戏铸的改范钱,原来的“十”字犹隐约可见。还有一种大泉五十背面有吉语,如“长乐未央”等,文字书法生动有致,非作伪者所能摹仿,但极为少见。

《中国古钱目录》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钱币种类较多,在钱文上已打破了铢两相称的习惯,出现了一些国号钱、年号钱以及吉语钱,比如“丰货”、“汉兴”、“涼造新泉”、“太夏真兴”、“永光”、“景和”、“天清丰乐”等。

这一类钱币由于奇货可居,伪品也多。“丰货”钱的铸工较差,但文字苍劲古拙,伪品则貌似而神异。

“汉兴”有直读、横读两种,文字亦有篆隶之分。“永光”、“景和”极为少见,且钱小穿大,容易破损毁灭,故现存精美完好者屈指可数。

两者以“永光”最为难得,伪造者常以六朝五铢改刻,但形制、文字面目全非。

五铢钱

“涼造新泉”的文字瘦小端正,自成风格,可惜笔画间常留有流铜,钱文不甚清晰。若发现特别清晰规整的“涼造新泉”,务必细心观察,以判别它究竟是否真品。

北魏“太和五铢”以生坑为多,而伪品则多数做成熟坑,这并非说凡是熟坑的“太和五铢”都是伪品。

归结说来,凡是传世流行的古钱,不论是携带或收藏,都是用绳索穿起来的,经过长时间的磨擦,钱的两面都一平如镜,若是人为的熟旧,往往字口轮郭磨塌,文字也失去精神。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