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的钱,你给不起,华为的体系,你学不会!
破局·基业长青2020-10-26
这几年华为公司成了名副其实的“民族企业的担当”,把生意做到了全世界,硬扛美国佬,掀起了一股“全民学华为”的风潮,学他的狼性、学他的管理、学他的战略。
很多企业都把学习或者复制华为经验当成“特效药”,在环球君看来这是邯郸学步,弄不好还会适得其反。
当年著名“华为六君子”之一的孙健敏教授就有相似的表述:
“华为是学不了的,谈华为没有意义,谈论它的意义只能是满足一下我们脆弱的虚荣心。”
去年,一个19级的华为员工在网上爆料了自己 2018年综合收入破200万,楼下有个17级的小弟随即跟帖,自己也破百万了。
网友纷纷表示羡慕嫉妒恨,很显然中国有90%以上的企业都给不到这个水平,俗话讲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环球君想表达的是:
华为的钱,你给不起,华为的薪酬体系,你学不会!
我就说三点理由:
华为的薪酬主要分四块:
工资+奖金+TUP分配+虚拟股分红,华为高的部分主要在奖金和分红。
因为它是全员持股的非上市公司,无论效益好坏,不需要和外部投资者分享巨额利润。
这样的结构你在世界上也找不到几家,根据一个美国学者的调查,由于全员持股容易导致效率和决策低下,很多美国企业就此折戟沉沙。
所以,华为的薪酬结构你学不会。
薪酬只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冰山一角,支撑他的是冰山下的东西:
公司战略、价值观以及组织能力等这些东西。
就以华为来说,任正非就提出客户第一、业务聚焦,前者是价值观,后者是战略。
华为的薪酬体系是1997年花了200、300万美金请外部咨询公司专门定制,当时就用上了“人岗分离”、职业资格评价体系、人才素质模型等一系列工具和方法,这套复杂的体系一直沿用至今,为什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华为背后的支撑体系在不断进化。
打个很形象的比喻,华为就像少林高手扫地僧,而大部分企业都只能是少林寺的普通和尚。
同样拿到一本一本武功秘籍,扫地僧练了功力大增,其他人则是七窍流血而死。
送给各种中小企业一句话:欲练奇功,先练内功。
任正非有句著名的论断:
“什么是人才,钱给多了,不是人才也变成了人才。”
这不是吹牛逼说大话,华为砸钱属于一种领先薪酬策略,在近10年中,有很多优秀的互联网公司出现,华为的这个策略为公司留下了很多优秀的人才。
华为之所以能够持续使用这种砸钱的薪酬策略,除了上面说的全员持股之外,更重要的是华为满足这么几个重要的前提条件:
一是要有足够高的管理效率和生产效率,人均产值高;
二是产品生产过程中,人工生产成本要小,即不是劳动密集型企业;
三是产品具有很强的价格优势,华为手机是所有国产手机唯一能突破5000元的品牌,这给华为公司留下足够的利润空间。
华为的高薪给不起,薪酬体系也不能复制。
那是不是说华为就不值得学习呢?
不是,那位“六君子”之一的孙教授后面还有半句话:
“你要学华为,你必须要看30年前华为在干什么,20年前华为在干什么,你看它的今天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俗话说“道为体,术为用”,华为带给其他中国企业的价值真正在于道,而非表面的术。怎么学呢?
一是回到华为的过去,特别是97年开启一系列变革开始研究,多复盘他为什么这么做?背后的思路是什么?而不是照搬现在巅峰华为的所有东西;
二是学华为不管是薪酬体系还是其他的管理经验,必须先弄清楚自己问题:
我遇到什么问题?自己要什么达到什么目的?我口袋里有什么?
三是“集百家之长,成一家之言”,华为成功的经验始终是华为的,不是你的。
一个成功的企业管理者要做的不是谁最成功就学习谁,而是从不同的老师那里学习为我所用。
回归业务本质,找到一双适合自己的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