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杰出人物故事》【全文2】
.
军事家(上)
孙 武
提起孙武和他的《孙子兵法》,简直是无人不知。他的《孙子兵法》被公认为是一部杰出的兵家著作,直到今天仍是中外军事家们所推崇的必读书目。孙武也因此被誉为“兵家鼻祖”。
孙武,出生和成长于约公元前6世纪的齐国。当时正是我国春秋时代,各国之间因战争频繁,所以都很重视总结战争经验,培养军事人才。
齐国是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和军事传统的诸侯国。孙武的祖先出身田氏家族,是齐国有名的贵族阶层。后在田氏家族中,被赐姓为孙的一支的就是孙武的祖父田书一辈。在田、孙两家族中,能征善战、精通兵法的不乏其人。
孙武的祖父田书,就是一名战将。生长在齐国这样的兵法之国,成长在军事世家,孙武耳濡目染,从小就接触了领兵打仗之道,有极好的学习条件,因此他很快就精通了各家兵法。
后来,齐国发生内乱,孙武来到南方吴国,隐居著书。他与流亡于吴国的楚国贵族伍员的交往,增进了他对吴楚军事方法的学习和了解,也为他日后登上军事舞台打下了基础。
在伍员的推荐下,孙武面见了吴王阖闾,陈述他的13篇兵法,从此拉开了他军事生涯中精彩的一幕。据说,吴王读了他的兵法后,非常惊叹,对孙武赞叹不已,但又怕他只限于空谈,不善于实际演练,便让他训练宫女。宫女们平时松散惯了,又不懂孙武的操练之道,都不太认真,把训练当玩笑。于是孙武详细解释了纪律规则,并让吴王最喜爱的两名美姬当队长,认真操练。可这些平日里养尊处优的宫女们仍没有意识到孙武的认真与严格,依然一味嬉笑,屡屡违规。这时孙武不顾吴王和众大臣的劝阻,毅然斩了那两名美姬,并重新任命队长,重新操练。
这一下,众宫女信服了,再也不乱说乱动,整个队伍井然有序,俨然是一支训练有素的宫廷禁军。吴王从孙武信赏必罚、以法治军的演练中看到了他的将才,便任命他为将军,担当起军国重任。从此,孙武开始显露他那卓越的战略思想和高超的指挥才能。
孙武为吴王制订了一个周密的攻楚计划:他先做了大量准备,使吴国有力量与楚国抗衡;又准确分析形势,先以小批军队扰敌、疲敌、误敌,以期拖垮楚军;同时还实施一系列外交、间谍手段,制造假象,迷惑敌人。
经过充分的准备,公元前512年秋天,孙武旗开得胜,与伍子胥一起领兵灭掉钟吾国和徐国。其后,孙武协助伍子胥提出“疲楚误楚”方针,几年间把楚国折腾得劳师伤财,丢成失地,十分被动。公元前506年,吴国联合唐、蔡征伐楚国,吴王阖闾亲自出马,孙武为将军,伍子胥为副将,率3万主力大破20万楚军,五战五捷,一举攻下楚国都城郢。这一仗,使孙武名声大振,“显名诸侯”。
曹 操
曹操,东汉时期政治家、文学家、军事家。公元155年生于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字孟德,小名阿瞒,自幼放荡顽劣,并富有胆量和心计。
他的叔父因怕他学坏,便常常让其父曹嵩严加管教他,曹操对此并不领情。一次,他远远地看见叔父过来,便歪起鼻子,将嘴撇向一边,叔父问他:“你怎么了?”他一脸沮丧,脸色严肃地说:“中风了!”叔父立即回家向曹嵩讲述了曹操中风的事情,待曹操回到家中,曹嵩发现他好好的,便问他叔父怎么说你中风了?曹操撇撇嘴说:“他向来不喜欢我,爱无中生有。”从此,无论叔父在曹嵩面前说什么,他都不加理会了。曹操少年时喜爱兵法,20岁时被举为“孝廉”。不久被任命为洛阳北都尉,正式步入仕途。
东汉末年,朝廷腐败,奸臣当道,天下大乱,中原民众处于连年军阀混战之中,痛苦不堪。公元190年,曹操以讨伐董卓为名起兵,加入了争夺天下的行列。公元191年开始镇压黄巾军起义。
192年,曹操占据兖州,收编黄巾军精锐队伍30万人,组成“青州兵”,从此有了逐鹿中原的资本。196年,曹操将汉献帝迎到许昌,“挟天子以令诸侯”,在政治上取得主动。
为削平北方诸侯割据,曹操远交近攻,先消灭了势力较弱的吕布、张绣、袁术。公元200年,袁曹双方在白马大战,袁绍兵败,损失大将颜良、文丑。袁绍大怒,调动10万大军向只有一两万人的曹操进攻,两军对垒于官渡。曹操夜袭乌巢,火烧军粮而置袁绍于死地,袁绍手下的将军跟着又降了曹操。袁绍全军崩溃,仅带着800人逃回了河北。曹操凭官渡之战以弱胜强,打败了劲敌,为统一北方扫清了障碍。
207年,曹操消灭了袁绍的全部势力,夺得了青、幽、冀、并四州,统一了北方。
在统一北方的战争中,曹操在政治、经济上都采取了一些重大的措施。在用人方面,只要是有才能的人就选拔重用;法治方面,坚决执行严明的法律;经济上,反对兼并土地,打击豪强地主,重视屯田和兴修水利,对中原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进步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曹操统一北方后,积极准备南征。208年冬的赤壁之战,由于曹军不习水战和瘟疫在军中流行,曹军被孙、刘联军击败。
赤壁之战后,曹操吸取教训,开始对外巩固边防,对内加强集权,稳定了人心。经过两年的整顿、发展,军力又得到了恢复和加强。公元210年~220年,曹操仍东征西讨,他击败马超,平定关西;收降张鲁,得了汉中,却不敢入四川攻伐刘备。他多次南征孙权,却都只是浅尝辄止。公元216年,曹操晋爵魏王,位极尊荣,与当皇帝差不多。公元220年,曹操因头风病死于洛阳,终年65岁。同一年,他的儿子曹丕废掉汉献帝,自立为帝,国号魏,追尊曹操为魏武帝。
曹操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在文学上,他又是一位出色的诗人。他的诗作都为乐府诗体,继承了四言诗和五言诗的传统。比较有名的作品如《短歌行》、《步出夏门行》、《观沧海》等。他的诗气韵沉雄,质朴苍凉,对此后的建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秦始皇
秦始皇名嬴政,公元前246年即位为秦王,公元前221年统一中国,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故称秦始皇。
秦国的丞相吕不韦是嬴政儿时的老师,他亲自教授嬴政治国安邦的学问,这些课程包括诗经、书经、礼仪、兵法、武术等等。
吕不韦虽是丞相,却掌握着秦国的大权。他发兵攻打魏国,打了大胜仗,夺得了20座城池。这一天他给嬴政上课,很自豪地谈到了这次伐魏的胜利。他以为嬴政听了他指挥伐魏的壮举,会钦佩他或者赞赏他,没想到嬴政却提出了令他意外的看法。
“太师,弟子觉得这次伐魏还只能算个半胜,既然已经夺得了20座城池,为什么不乘胜前进攻取他的都城大梁,一举灭魏国呢?”嬴政向他的老师发问。
吕不韦看着目光炯炯的弟子,有些意外,有些恼火,还有些惊奇。他没想到这11岁的孩子会对这么重的问题提出想法,而且是独立的、不同的想法;他恼火的是学生敢于反驳老师,对老师的壮举提出疑问,这使自己是有些丢面子;而令他惊奇的是,这孩子确实很有头脑,很有气魄。
想了片刻,吕不韦说:“当时时机还不成熟,所以就没有继续攻打。你要记住一句话:'成事在天’。”
嬴政立刻接上一句:“可上回弟子读《汤誓》篇时,太师讲到商汤被囚于夏台,开始考虑兴商大计,当时太师不是还特地教弟子要记住'谋事在人’吗?”
吕不韦没想到弟子会又提出这么尖锐的问题,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嬴政却越说越有劲:“要是我,我就要进兵大梁,一举灭掉魏国。”
吕不韦听了马上反驳:“不,不!用兵是很凶险的事,一定要谨慎。你一定要记住:王者之师要伐无道而救生民,这是用兵之道的要旨。”
“可你已经进攻魏国,并且夺取了20座城池,这是有道还是无道呢?如果是无道,你根本就不应该进攻魏国,一座城池也不应该占;如果是有道,攻占20座和攻占全国有什么区别呢?那就应该一鼓作气打到底。”嬴政似乎胸有成竹,他有条有理地反驳着老师。
这个孩子不简单,他提出的问题还真让自己不好回答。吕不韦喝着茶水,思考了一会儿又说:
“可是打仗也像跑步一样,需要间歇,需要休息。”
嬴政又马上接道:“已经打下了20座城池,接着打下去可能省时省力,而且军队士气正旺,再打下去也容易取得胜利。可停了下来,以后再进攻,又要重新组织军队,重新准备粮草,重新长途行军,而且敌人也有了喘息时间。”
吕不韦听弟子讲得头头是道,而且合情合理,不由得心里也有些赞同他的看法了。他想嬴政虽然还没继位就能思考国家大事,将来肯定不是平庸的帝王,想到这,他说:
“好,你有这些独立的见解很好,学生学习不能师傅教什么就学什么,也不能师傅说怎么做就照样画葫芦,那样是不会成为好学生的。”
嬴政心里很高兴,他微微鞠了一躬说:“谢谢太师的鼓励,我一定记住太师的话,多开动脑筋,多思考问题。”
“你以后学习也要像今天这样,不只是从书本上学,而且要联系实际,特别是要关心国家的大事,因为你以后是要掌管国家的。”吕不韦又说。“是,学生记住了。”嬴政恭首回答。
秦始皇是一个卓越的政治家,对历史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堪称千古一帝。但是,在他12年的统治中,他狂妄自大、专制暴虐、穷奢极欲,实行严刑苛法,租役繁重、大兴土木、常年用兵等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公元前213年,焚书坑儒还严重地摧残了中国的文化。
卫 青
卫青,汉武帝时著名军事家。他出生于仆役之家,母亲是平阳公主府中的女佣。
卫青长大后,聪明能干。平阳公主见他是个人才,就让他做了自己的侍从骑奴。
有一天,汉武帝送给平阳公主一部书,它与当时竹木简做的书不同,是写在一种丝织物“缣帛”上面的。这本书是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抄录的《孙子兵法》,在当时是很宝贵的。
平阳公主翻阅了一阵之后,就让卫青送到大书房收好。卫青早就听人说《孙子兵法》是一部非常了不起的军事名著,当他把这部书拿到书房中时,忍不住翻阅了起来……
下午了,公主在花园中散步,见书房的门开着,就信步走了进去,只见卫青站在离门口不远的地方,手里捧着《孙子兵法》,正读得津津有味呢!
公主见状,不免有些奇怪:“卫青,今天上午我让你把书放到书房收好,可你……”
卫青这才如梦初醒地抬起头来,见公主站在他面前,他慌忙下跪:“公主,是小人的不是,我奉命把书收起来,可一进书房,就忍不住打开看了起来。”
“难道你一直看到现在?”
“是的。下次再也不敢了。”
公主见卫青真的被吓坏了,就笑了起来:“卫青,别害怕,我真不知道你这样爱看书。这样吧,我书房中还有一套竹简的《孙子兵法》,你拿回去看吧,这套缣帛的呢,还是收起来。另外,以后你想看书,就来书房挑吧,如果有人过问,就说是我同意的!”
“谢公主!”
卫青得到了这么好的读书机会,当然不会放过。每天晚上,他读书都要读到深夜。就连在公主外出而等候公主时,别的骑奴都在嘻嘻哈哈地说笑、休息,他仍捧着书读。少年时代的艰苦生活使他珍惜这每一分、每一秒的时间,虽然他仍然不能上学,但毕竟有安安静静的读书时间了,他十几年梦寐以求的事情终于变成了现实。
由于偶然的机会,卫青的姐姐卫子夫被汉武帝选入了宫,并被封为卫夫人,后来,她做了汉武帝的皇后。由此,卫青也终于摆脱了奴隶的身份,成了西汉王朝一名智勇双全的战将,官至大将军,被封为长子侯。当时匈奴贵族不断攻扰北方诸郡,卫青跃马横刀,率军驰骋在大漠南北,前后七次率兵出塞,抗击匈奴的进犯,为汉朝的强盛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霍去病
霍去病(公元前140~前117),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县)人,是西汉名将卫青的外甥。他年轻有为,六次领兵抗击匈奴,为解除匈奴对汉朝北方的威胁立下了赫赫战功,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将领。
霍去病少年英雄,从小跟着卫青学习骑马射箭,练就了一身本领。公元前123年春,西汉与匈奴战事频频,卫青在前线获胜的消息不断传来。当时年仅18岁的霍去病再也呆不住了,坚决要求随军出征。因他在汉武帝身边做高级侍卫官,汉武帝知他武艺高强,便同意他随军出征。他便随舅舅卫青上前线。卫青任命他为骠骑校尉,统领800精锐骑兵。
经过两个月的厉兵秣马,这天晚上,霍去病率部出征。一出定襄,他便一马当先,离开汉军主力数百里,直扑敌军心脏。此刻,天还未明,匈奴人正在帐内酣睡,面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措手不及,急忙调集了数倍于汉军的部队迎战。霍去病艺高胆大,临危不惧,奋力拼杀。只听得马嘶人喊,杀声震天,匈奴骑兵在霍去病和800骑士的大刀下,一个接一个地滚下马来。匈奴军队被杀得狼狈逃窜,单于王庭移到了沙漠以北。这一次战斗斩了单于的叔祖父,活捉了单于的叔父和匈奴的相国,霍去病得胜归来。汉武帝见他旗开得胜,高兴地召见他说:“你年纪轻轻的,打起仗来却像一只小老虎,真是勇冠三军啊!我就封你做个冠军侯吧!”
之后,西汉抗击匈奴的战争仍在继续。公元前121年春,汉武帝任命霍去病为骠骑大将军,向盘踞在“河西走廊”的10万匈奴骑兵发起进攻。当时霍去病仅率一万人马,可他毫不畏惧,以一当十,从陇西出击,勇猛向西挺进,旋风般地直插敌人腹部。这一仗转战六天,所向披靡,越过篇支山(今甘肃中部)千余里,斩杀匈奴骑兵近9000人,俘虏了浑邪王子,缴获了休屠王的祭天金人。骠骑大将军霍去病由此威震河西,使匈奴人闻风丧胆。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又调集10万骑兵、几十万步兵,向北征伐匈奴。霍去病统率的东路军,大败匈奴左贤王,消灭了敌军7万余人,使匈奴左部几乎全军覆没。从此,匈奴军队元气大伤,逃得远远的,再也不敢到沙漠以南置王庭了,西汉边境得以安宁。汉代对匈奴的战争,从相持转入进攻,从根本上扭转了战局,霍去病的作战指挥起了关键作用。
汉武帝为了表彰霍去病的卓著功勋,要为他建造一座豪华的宅第,却被霍去病谢绝了。这位马不卸鞍、衣不解甲、戎马一生、屡建奇功的大将军,虽身居高位,却仍以国家利益为重。“匈奴不灭,何以家为”,是他掷地有声的名言,表现了他崇高的爱国精神。
韩 信
韩信,汉朝大将,西汉开国功臣,受封为楚王。
韩信年轻时,家里很贫穷,常常连饭都吃不上。人们认为他德行不好,因此不推选他做官。他又不懂得怎样谋生,只有投靠别人吃闲饭,弄得人们都很讨厌他。
韩信无所事事,只好跑到城下钓鱼。河边,有几位老妇在洗衣服。其中有一位见到韩信饥饿的样子,便把带来的饭分给韩信吃。一连十几天,天天如此。
韩信很高兴,也很感动。他觉得人应该知恩必报,因此,他对那位洗衣老妇说:“我决不会忘记您老人家的恩情。将来我发达了,一定要重重地报答老人家。”
老妇人听了,生气地说:“我是可怜你,才给你饭吃,并不是希望得到报答。再说,像你这样不务正业,年纪轻轻的连自己都养不活,又谈什么报答我!”
韩信听了老妇人的话,左思右思,心中非常惭愧,从那以后,开始自强起来。
韩信一直想当个将军,于是买了一把宝剑挂在腰上。城里的一班少年看了常取笑他,他也不跟他们计较。
一次,他们又在街上相遇,这班少年要捉弄一下韩信,拦住他说:“韩信,你文不文、武不武的,像个什么呀?你还是把身上的剑摘下来扔了吧!”
这班少年中,有个屠夫的儿子特别刻薄,冲着韩信说:
“你身上老是带着剑,好像很有两个子似的。但我知道你是个胆小鬼。你敢跟我拼一下吗?敢,就拿剑来刺我;不敢,就在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说着,这屠夫的儿子撑开两条腿,在大街上来个骑马蹲。韩信盯着他看了一会儿,趴下去,从他的裤裆底下爬了过去。
这班少年见了,一个个笑歪了嘴,给韩信起了外号叫“钻裤裆的”(文言叫胯夫),认为韩信是个无用的懦夫。
可就是这个胯夫韩信,在楚汉战争中被刘邦拜为大将,立下了赫赫战功。西汉王朝建立后,韩信被汉高祖刘邦封为楚王,以下邳(今江苏睢宁西北)为都城。韩信便捧着楚王大印,衣锦还乡。
当时淮阴也属楚地。韩信到了下邳,就派人到淮阴把那个屠夫的儿子找来。那屠夫的儿子吓得直打哆嗦,以为韩信要报“胯下之辱”的仇,不料韩信对他说:
“你不必害怕,闹着玩的事有的是,何必这么认真呢?你当时倒是挺勇敢的,就在我这儿做个校尉吧!”
那屠夫的儿子没想到韩信这么宽大,不由连连叩谢。韩信对手下的将士说:
“他也算是个勇士。当初他侮辱我的时候,我难道不能把他杀了吗?可那有什么意思?就因为我能忍辱负重,才有今天。因此,也可以说他是督促我上进、去建功立业的人。”
手下的将士听了,都十分钦佩。
作为军事家,韩信著有兵法三篇,并参与整理了先秦以来的兵书,还修订了军中律法,奠定了中国军事学术研究的科学基础。
吕 蒙
一弯残月挂在天空,偌大的军营一片寂静。
军营中部的一座大帐篷里却依旧灯火通明,地毯上放着一张矮桌,桌前,盘脚坐着一位青年将领。他紫红色的脸庞眉宇间露出勃勃英气,虽然年纪才不过二十六七岁,但多年战火的硝烟和纵横驰骋的戎马生涯已在他的眼角、前额留下了印迹。闪烁的灯光下,他手中捧着一本书,正读得津津有味。
这位挑灯苦读的年轻将军便是三国时东吴有勇有谋的大将吕蒙。这位武将如此酷爱读书,还有一段小故事呢!
吕蒙原本大字不识几个,军中有什么文字工作都请人代笔。
那一次,孙权向他要一份关于广德地区防卫情况的报章,而且要得很急。可是,平时给吕蒙代笔的刘文章却因母亲去世回家奔丧了。当时,军中能写文章的人真是凤毛麟角,急得吕蒙抓耳挠腮。万般无奈,他只好亲自骑马,昼夜兼程地跑到建业(现南京市)面见孙权。
孙权见到风尘仆仆的吕蒙,大吃一惊,以为广德那边出了什么事,一问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他不免又好气又好笑地对吕蒙说:“你现在身居要职,更应当好好读书,增长知识。”
性格直爽的吕蒙脱口说道:“现在军务繁忙,我恐怕没有什么时间去做学问了。”
孙权说:“我又不是让你研究经书去做博士,我只是让你们读些史书,了解以往的历史,吸取古人的经验教训,作为自己办事的借鉴。你说军务繁忙,难道你比我还忙吗?我小时候就读了许多书,现在仍抽出时间读书。再说如果你有知识,会写文章,今天还用这么大老远地跑一趟吗?”
孙权一席话引起了吕蒙的沉思。后来,他在离开建业之前,找了许多史籍兵书,把它们全都带回军营。以后,不论是行军打仗还是屯兵驻防,只要有一点点空闲时间,他就坐下来读书。吕蒙把在战场上的拼命精神又用到了读书上,凭着这股拼劲儿,他取得了惊人的进步。
有一次,东吴著名的大谋士鲁肃来拜访吕蒙。鲁肃认为吕蒙只是一个武夫,很看不起他。因此,在吕蒙为他摆下的酒席上,鲁肃有意和吕蒙大谈起天下大事来,想用此难倒他,出出他的洋相。不想,吕蒙谈古论今,旁征博引,滔滔不绝地讲了好半天。鲁肃不得不折服了,他扳着吕蒙的肩膀说:“我常听说老弟作战英勇非凡,现在看来,老弟的学识竟如此渊博,真不是当年吴下的小阿蒙了!”
吕蒙也哈哈大笑起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嘛!”
经过几年的刻苦学习,再加上无数次亲临战场的锻炼,吕蒙的才干大有长进,成为东吴一代名将。
关天培
关天培( 1781~1841),字仲因,江苏山阳(今淮安)人,鸦片战争中抗英的民族英雄。
由于家境清贫,关天培很早就投身行伍。他平时勇于任事,多次升迁。1834年,英国商务总监律劳卑驾驶武装船只闯进海口,一路轰击虎门各炮台,强行闯入内河黄浦。当时广东水师鸦片流行,装备松懈。道光帝派关天培出任广东水师提督,整顿水师,驻守虎门要塞。在关天培的努力下,广东水师军务肃然,严阵以待。
1841年2月25日,英军进逼虎门炮台第二道防线——靖远炮台。形势非常危急,关天培亲自坐镇靖远炮台指挥战斗。士兵们看见62岁的老将军奔忙在阵地上检查装备,深受感动。他们斗志昂扬,纷纷请战。关天培大义凛然,慷慨陈词:“弟兄们,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们报效国家的时候到了!”“人在炮台在,不离炮台半步!”官兵们意气风发,呼声撼山。
关天培将15门大炮排列在炮台前,挑选得力炮手,装足火药,听令发射。当敌舰靠近时,关天培一声令下,众炮齐发,海水汹涌。全体将士奋勇歼敌,打退了敌军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战至下午二时,南风大作,英军乘开炮猛攻炮台。顿时,砂石乱飞,弹片四溅,士兵伤亡大半。关天培负伤十多处,血染衣甲,仍然镇定自若,指挥战斗。他命人把调兵的大印送走,誓与阵地共存亡。炮兵牺牲了,他就亲自点火打炮,杀伤敌人。关天培临危不惧的精神激励着守军,他们齐心协力,沉着应战,英军不敢靠岸,阵地岿然不动。
不多时,大雨降临,火门透水,炮不能发。在这危急关头,关天培派人向琦善求援。可琦善故意刁难,拒发援兵。关天培孤军奋战,坚持到当晚,炮台终于被穷凶极恶的英军围困了!
怒火中烧的关天培,身着被鲜血染红的战袍,巍然屹立在炮台前沿。他手握一把寒光逼人的佩刀,目光炯炯地望着远方,沉着镇定地指挥战斗。在这场短兵相接的激战中,关天培左臂受伤。他忍着剧痛,挥舞大刀,连砍英军。最后不幸被英舰的一发炮弹当胸击中,他晃了晃身子,依然手握战刀,怒目圆睁,挺立在阵地上。他那浩然正气,凛凛英姿,使拥上来的英军胆战心惊。
这就是华夏儿女的英勇形象!这就是中华民族的不屈意志!
直到今天,广州博物馆里还收藏着虎门炮台的6000斤大炮。每当凭吊这一历史文物,人们就会缅怀起当年誓死保卫虎门的老将军——关天培。
军事家(下)
洪秀全
洪秀全( 1814~1864),原名仁坤,1843年改名秀全,广东省花县福源水村人,太平天国杰出的农民革命领袖。
洪秀全生长在并不富裕的农民家庭,本想通过奋力读书,参加科举考试而获取功名,不料4次赶考皆落第而归。几年的考场奔波,使他看透了政治腐败、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这促使他毅然同封建仕途决裂。
1843年洪秀全在宣扬上帝创造万物、主宰一切的《劝世良言》一书的影响下,创立了拜上帝教。他大力宣传“天下多男人,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姐妹之群”、“天下一家,共享太平”的思想。他领导群众拆毁泥塑偶像,用革命的思想启发人民起来斗争,矛头渐渐确指清朝统治者。
拜上帝教的力量不断壮大,1850年广西连年饥荒,农民不堪剥削,纷纷揭竿而起。洪秀全感到革命的时机已渐渐成熟,便号召各地会员到金田村集中。会员们知道反清起义的日子快到了,个个精神振奋。洪秀全把聚集的会员和投奔而来的农民按军、师、旅、卒、伍编制,建立“圣库”制度,把各自的财产交给圣库,大家有饭同吃。同时还加紧打造兵器,训练队伍。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39岁生日,万众云集金田,旌旗招展,欢声雷动。洪秀全正式宣布起义:“我们要推翻腐败的朝廷,让穷人过太平的日子,我们的国号就叫太平天国。我们有定国安邦的人才,有跨海擎天的勇将,有威如猛虎的雄兵,何愁不能杀'妖’!”随后,蓄起头发、头包红巾的太平军战士如猛虎下山,呼声震天,以不可阻挡之势,开始了征战。他们作战勇猛,纪律严明,每到一地便杀富济贫。结果民心所向,战果累累,队伍迅速扩大,遍及数省,清王朝在他们势如破竹的攻势下摇摇欲坠。1853年3月,太平军占领了中国南方的重要城市南京,并在南京正式建都,改南京为天京,建立了各种政权机构。到1856年上半年,太平军已控制了皖赣鄂3省的大部分,围困天京的清军在江南、江北的大营也被击溃。革命蓬勃发展,太平天国的杏黄大旗和农民革命领袖洪秀全的名字已对清军具有神奇的威慑力。
他一生的业绩主要有:
1.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对动员群众推翻清朝统治的斗争起了重要的宣传和组织作用;其后写的《原道救世训》、《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著作,为太平天国起义作好了思想舆论准备。经数年努力,洪秀全在杰出的农民领袖冯云山的帮助下,拜上帝会得以迅速发展,为金田起义奠定了基础。
2.从1851年1月11日金田起义到1864年天京陷落前夕,洪秀全领导了这场农民战争的全过程,历时14年,势力发展到18省,先后攻占600多座城市,给了中外反动势力以沉重打击。
3.两次建立领导核心。前期,在永安建制分封诸王,使太平天国初具规模,加强了领导力量,提高了太平军战斗力,为太平天国的迅猛发展打下了基础;后期,在“国中无人,朝中无将”的局面上,洪秀全选拔了陈玉成、李秀成等青年将领主持军事,任命族弟洪仁玕提理天朝政务,形成了一个新的领导班子,使太平天国能继续坚持斗争。
4.颁布革命纲领。前期,1853年冬,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提出改变土地制度和其他改革社会的措施。其内容表现了农民反封建的要求和解决土地问题的强烈愿望。纲领内容的完备性和深刻性,使太平天国革命达到了中国历代农民革命所能达到的最高思想境界。
1859年颁布了洪仁王于为仿效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而写的《资政新篇》一书。
李世民
公元599年,李世民出生在武功郡(今陕西武功)。李世民少年聪颖,胸怀大志,具有非凡的气概和胆略。
公元615年,天灾人祸交加,局势动荡不安,地方将领和豪杰纷纷起兵反叛。18岁的李世民向犹豫不决的父亲大胆进言,分析了形势,坚定了父亲起兵的决心。
李家是陇西人,有鲜卑人的血统。公元617年5月,李渊在太原起兵。此时隋政权已经土崩瓦解,李渊让李建成指挥左路三军,李世民指挥右路三军,直捣首都长安。因关中空虚,11月份就攻下长安。公元618年,李渊自立新朝,国号为唐,即为唐高祖。
当时天下大乱,群雄并起,年轻的李世民领兵出征,开始了统一之战。李世民采取了“先西后东”的战略方针,5年内取得了三大战役的胜利。经过7年不停征战,李世民率领唐军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大业。
公元621年,李世民带着战功凯旋,为了保住太子的地位,李建成和弟弟李元吉联合起来,一同对付李世民。于是,李世民和李建成、李元吉两大集团之间发生了争夺皇位的殊死决斗。公元626年6月,李世民在长安玄武门设下伏兵,一举诛灭了李建成集团。同年,李渊退位,李世民即位,即为唐太宗。他大赦天下,全国免除赋税徭役一年。
李世民用人以德才为标准,不分新人旧人和亲疏贵贱,只要有德有才,便人尽其才。李世民又是一个善于纳谏的君主,能随时用隋亡的教训来提醒自己。他对大臣们说,如果君主做事不对,就要勇于进言,促使其改正。
李世民还打破当时传统门阀观念,继承隋朝的科举制度并进一步固定下来,使出身寒微而有才华的人能有机会报效国家。因此在他的周围集聚了大批德才出众的人物。
李世民从18岁开始征战四方,到27岁登上帝位,一直是在戎马倥偬的战场上度过的。为了唐王朝的江山永固,他登上帝位之后,不但自己手不释卷地读书学习,而且要求臣下和各级官吏也要认真读书,共同讨论研究治国之道。
李世民即位后,大力推行均田制,奖励农业生产,减轻赋税和徭役,为当时社会生产的恢复和经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李世民对贪官污吏十分痛恨,他以惩办和教育相结合的手段来整肃吏治,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李世民重视建立健全法律制度,特别强调谨慎而行。在贞观时期,执法机关能够严格依法办事,冤案数量明显减少。
李世民锐意开拓,攻破东突厥,平定高昌,并打击了西突厥,解除了数十年的边患,继汉武帝之后再次打通了西域交通,促进了东西方之间的文化交流。他还采取了与各少数民族和亲政策,使各民族能和睦相处。
成吉思汗
铁木真1162年出生在蒙古高原鄂嫩河畔尼伦部的一个贵族家里。铁木真的父亲也速该因为作战英勇,被推举为尼伦诸部的领袖,1170年被塔塔儿人毒死,从而家族败落,铁木真一家开始了颠沛流离的生活。也速该的妻子带着铁木真过着寂寞、艰难的生活。
铁木真在苦难中不断成长,变得坚强睿智。青少年时期武艺超群,才智过人,远近闻名。当铁木真长成一个小伙子时,有一天,一伙强盗抢走了他家的马,他追踪了6天,在青年博尔木的帮助下,把马全部都夺了回来,通过这次经历,使铁木真认识到团结的重要性,为他以后的接连打胜仗打下了稳固的思想基础。1179年,他妻子被蔑尔乞人抢走,铁木真联合王罕和扎木合进攻蔑尔乞部,夺回妻子,同时也壮大了自己的力量。
1196年,铁木真联合王罕,配合金国军队,在斡里札河围歼了反叛金国的塔塔儿部,杀死了他们的首领,报了杀父之仇。战后,金国封王罕为王,任命铁木真为招讨使,铁木真名声大噪。此后,他又战胜了蔑尔乞等部,攻占呼伦贝尔草原。1202年,铁木真彻底歼灭塔塔儿部,占领了西起斡难河,东到兴安岭的广大地区。1203年,王罕与铁木真反目,大战于合兰真沙陀,铁木真大败。1204年,铁木真征服蒙古草原上惟一能和自己对抗的乃蛮部的首领太阳罕。于1206年统一了西起阿尔泰山,东到兴安岭的整个蒙古草原。各部贵族在斡难河源头举行盛大集会,推举铁木真为大汗,称为成吉思汗,建立了强大的蒙古国。随后,成吉思汗开始建立蒙古国的国家制度。
成吉思汗的家族拥有全部的土地和百姓。他按照分配家产的方式,将百姓和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弟亲族。成吉思汗推广了千户制度,世袭管辖。为了维护自己至高无上的统治地位,成吉思汗还建立了一支由大汗直接控制的人数达1万人的常备护卫军。这支强大的护卫军成为巩固蒙古国对外战争的有力工具。
蒙古国建立之后,成吉思汗开始向外扩张。1207年派长子术赤北征“林中部落”。1209~1211年,先后三次入侵西夏,迫使西夏称臣纳贡,并随同蒙古一同进攻金国。1211年,成吉思汗南下进攻金国,1215年,攻占了中都燕京。1218年花刺子模刺杀蒙古商人、使者。1219年,成吉思汗踏上征讨花刺子模的万里西征之路。1220年,成吉思汗连破花剌子模的要塞于1222年血洗花刺子模中心城市玉龙杰赤后,派军深入巴基斯坦、印度追击逃敌。之后,大军继续西进,征服了阿塞拜疆,横扫伊拉克,并于1223年跨过高加索山,在阿里吉河打败俄罗斯与钦察联军,他将征服的广大国土分给三个儿子,建立了铁察汗国、察合台汗国和窝阔台汗国。1222年,成吉思汗决定东归,并于1225年回到蒙古。这场持续7年的西征终于结束。
华盛顿
华盛顿少年时代是在维农山庄度过的,维农山庄是弗吉尼亚州最好的庄园之一。他父亲是庄园主,不仅拥有大片森林和田地,还拥有许多仆人。
小华盛顿与很多仆人尤其是山姆大叔建立了深厚的友谊。仆人们在庄园干活,他总喜欢跑前跑后。他看到山姆大叔有一把用来伐树的大板斧,很是羡慕。每当山姆大叔把板斧抡得呼呼生风,向大树砍去的时候,他总是在想,什么时候我要是有一把锋利的小斧子该多好啊!
有一天,小华盛顿发现父亲珍藏着一把很精巧小钢斧,那是一位外国友人送给爸爸作纪念的。小华盛顿曾经几次缠着爸爸想得到那把小钢斧,可是爸爸却不肯给他。
无忧无虑的日子过得特别快,转眼间,小华盛顿就满10岁了。在他10岁生日那天,爸爸给儿子送了一件十分珍贵的礼物,这就是小华盛顿朝思暮想的那把精巧锋利的小钢斧。
生日宴会刚刚结束,小华盛顿就拿起小钢斧冲出家门。他往庄园里的小树林飞奔而去,想与山姆大叔比试比试。他一边跑,一边喊:
“山姆大叔,你在哪儿?”
可喊了半天,也没见山姆大叔的影子。后来,别人告诉他,山姆大叔出门了。
小华盛顿觉得很扫兴,他垂头丧气地在庄园里漫无目的地走着。他不时地挥动着小钢斧向路旁的荆棘砍去,锋利的斧子把荆棘削得枝杈乱飞。
突然,只听“咔”的一声,小钢斧被卡住了。小华盛顿扭头一看,坏了,原来小钢斧砍在一棵小樱桃树上。他心里一慌,连忙用尽全身力气往外拽斧子,结果小钢斧是拔出来了,可是小樱桃树也随之倒下来了。他心里害怕极了,这一下可闯大祸了。
傍晚时分,庄园里的所有仆人都被召集在大厅内,听父亲训话。父亲满面怒容,正在责问是谁把小樱桃树砍断了。大厅里鸦雀无声,人们相互看了看,谁也没有说话。
正在大厅后面卧室里的小华盛顿听见了父亲正在大发雷霆。他心中有一个念头,一定不能让仆人们受冤枉气,自己做错了的事自己来承担。他知道父亲的脾气十分火暴。他鼓起勇气走到父亲跟前,面带愧色地说:
“爸爸,树是我砍的,跟别人无关。”
“我是不小心失手砍的,我错了,我情愿受罚。”
老华盛顿轻轻搂住儿子的肩膀,认真严肃地说:“你敢于承认错误,这比一千棵樱桃树还有价值。做人就应该这样!”
1789年,华盛顿的卓越功勋使他当选为美国第一任总统。4年以后,他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在做了两届总统之后,1796年9月17日,华盛顿发表《告别词》。他宣布:“我现在应当向大家有所表示……就是我已下定决心谢绝把握放在被选之列。”从而主动放弃了继续当选美国总统的权利。华盛顿的这一举动开创了一个先例,那就是美国没有人可以成为终身总统,也不允许连任三届总统。1799年12月14日,华盛顿逝世,享年67岁。
林 肯
林肯的父亲是一个贫穷的拓荒者,长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
林肯是一个小书迷,他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书。他的继母从娘家带了5本书:《圣经》、《伊索寓言》、《鲁滨逊漂流记》、《天路历程》和《水手辛巴德》,他对这些书爱不释手,有些书的主要内容他都能记下来。
林肯把继母带来的5本书读完以后,他就到邻居家借书看。有一次,他从邻居家借到一本《华盛顿传》。这本书使林肯入了迷,一直读到很晚。睡觉时,他就把这本书塞在墙上夹缝里。没想到这天夜里,下了一场暴风雨,把书给淋坏了,翻都翻不开。
几天以后,林肯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书的主人家。书的主人看见他的书被淋坏了,心疼地说:“怎么会淋成这副模样?这样还怎么读呢?”书的主人拒绝收回这本被雨淋坏的书,要求林肯买一本新的还他。林肯哪里有钱买书呢?只好恳求说:
“实在抱歉了。你知道我没有钱。请允许我为你干3天活,作为赔偿吧!”书的主人只好同意。于是,林肯为他割了3天青草,作为对书的赔偿。
有一年冬天,林肯的家乡来了一位乡村教师,他在村里办起了一所朗读学校。当时林肯11岁,他与村里的孩子一起来到这个学校读书。林肯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学习机会,学习非常用功,很受老师的喜爱。
有一天,一个同学捉到一只乌龟,把它放在雪地上,爬来爬去,小伙伴都在围观。这时,一个淘气的同学用木棍夹来一块烧红的木炭,放在小乌龟的背上,小乌龟被烧得疼痛可怜的样子,竟然引起一些人的哄笑。
心地善良的林肯见了十分难受,他央求说:
“求求你们,别这样,饶了这个小生命吧!”
那个淘气的同学,平时仗着自己个子高,力气大,常常欺负小同学。这时他非但不停止残害小生命,反而嘲笑林肯是“胆小鬼”、“大笨蛋”。
林肯气坏了,脸涨得通红。他不顾自己赤着脚,上去一脚把火红的木炭踢开了。
那个淘气的大个子被林肯的勇敢行动震住了。许多平时受大个子欺负的小伙伴为林肯的举动大声叫好。
1860年11月6日,林肯当选为美国第16任总统。
林肯的当选,对南方种植园主的利益构成了严重威胁。南方叛乱诸州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在1861年4月12日不宣而战,炮击了联邦政府军驻守的萨姆特要塞,美国内战开始了。由于南方叛乱者早有准备,北方军队都是临时招募的,在战争初期节节败退。林肯认识到,是到废除奴隶制的时候了。
1862年9月,林肯起草了《解放黑奴宣言》,并于1863年的1月1日正式颁布,宣布废除叛乱各州的奴隶制,黑人奴隶获得人身自由并且允许黑人当兵。这个法案极大激发了人民的革命热情,成为北方军逆转战场形势的重要转折点。
1864年11月,林肯再次当选总统。南方投降,历时4年的南北战争结束。
拿破仑
拿破仑进入法国东部的布里埃纳少年军官学校学习时,年仅10岁。入军校的第一天,由于他穿着一身破旧的衣服,瘦小黝黑,科西嘉乡音浓重,好奇的同学们立刻把他包围起来。在一些纨绔子弟的眼中,拿破仑是乡巴佬,是他们开心取乐的笑料。拿破仑面对嘲笑,胸中燃烧着愤怒的火焰。他既不放声大哭,也不报告老师。只是对侮辱他的人怒目而视,他的敏锐目光中闪出一种不顾一切、绝不认输的神色。
一连几天,拿破仑都遭到一些同学的嘲笑。拿破仑决定找一个欺侮他最凶的人狠狠地教训一顿。一天,拿破仑吃过午饭,正一个人在操场一角散步时,忽然迎面来了几个同学。他们人数不多,其中的高个子正是平时欺侮他最凶的人。拿破仑暗自高兴,认为时机终于来了,得叫那个高个子尝尝拳头的厉害。
当那几个同学来到拿破仑面前时,那个高个子神气十足地叉开双脚,故意挡住他的去路,并挑衅地说:
“乡巴佬,说几句科西嘉话让我们听听!”
另外一个在一旁帮腔说:
“要不学个狗叫也行。”
接着,他们哄笑起来。拿破仑沉默了一会儿,装着要从旁边溜走的样子。那高个子见拿破仑想跑,就立即横移脚步并伸手阻拦。就在这时,矮小的拿破仑突然凶猛地朝高个子扑去,左手抓住对方的衣领,右手紧握着拳头,迅雷不及掩耳地朝高个子的脸上狠狠地打去。高个子痛得“啊哟啊哟”直叫喊,急忙用双手捂脸,仓促后退。拿破仑一不做,二不休,继续拳打脚踢,一直打得高个子鼻青脸肿,连连告饶。旁边的几个同学,看到拿破仑像一头咆哮的雄狮,吓得目瞪口呆,愣怒的拿破仑第一次出足了风头,狠狠教训了高个子一顿。
拿破仑从这次经历中发现,在他痛打高个子时,几个同伙竟没有一个敢动手。这使他体会到,对付那些松散的联盟,集中力量打它的头头,其他喽啰就会不攻自破。这大概是他研究作战方法的第一次有效的试验。后来,拿破仑长大成人以后,在带兵打仗的生涯中,多次成功地运用了集中兵力,各个击破的战法,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以少胜多的作战奇迹。
拿破仑执政时期,他采取各种政策推动经济发展,并主持制定了法国民法典《拿破仑法典》。对法国及其他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对外战争中,拿破仑领导的军队战无不胜,确立了法国在欧洲大陆的霸主地位。
苏沃洛夫
苏沃洛夫的父亲是皇家禁卫军的军官,母亲是皇家秘书官的女儿,官职地位不算高,可也属于俄罗斯的贵族阶层,他们有自己的世袭领地。
苏沃洛夫虽然是贵族家的少爷,但他从不偷懒,从不撒娇。小的时候,他在花园中四处奔跑,寻找新奇的事物。大一些了,他看到树上鸟叫,觉得好玩,就爬到树上想跟鸟儿玩。可是,等他爬到树干上时,鸟儿就飞走了。他不服气,鸟儿飞到哪,他就追到哪儿,直到它们飞得看不见为止。对鸟儿的兴趣,使苏沃洛夫学会了爬树。在童年岁月中,他常常一个人爬到高高的树上。父母担心他从树上掉下来摔坏,就设法阻拦。但是,苏沃洛夫却抑制不住爬树的兴趣。一离开父母的视线,他就爬到高高的树上。后来,父母见无法阻止儿子爬树,就命令几个仆人限随苏沃洛夫,以便及时对他进行保护。他们担心的事并没有发生。苏沃洛夫一次也没从树上掉下来。
好动的性格使苏沃洛夫从小就开始了自发的锻炼。到了八九岁时,他就不满足于奔跑和爬树了,而是迷上了骑马。那时,他的身高还不及马腿长,怎么才能骑到马背上?仆人殷勤地要把小主人抱上马,但是小苏沃洛夫拒绝了。他借助土坡自己爬上马背。刚刚学习骑马,免不了从马上摔下来,母亲很为儿子的安全担心。然而,小苏沃洛夫根本不在乎,从马背上摔下来后,一声不吭,又翻身骑上去。
苏沃洛夫的父母给他请来了家庭教师。这个受娇惯、被仆人宠着的孩子,对于学习文化知识像对待运动一样有兴趣。童年的苏沃洛夫表现出良好的记忆力。老师教过的东西,他一般都能记住。苏沃洛夫的表现使老师非常满意。因此,请来的老师不仅教得认真,而且,经常在他父亲面前表扬小苏沃洛夫。受到表扬的孩子,学习积极性更高。仅用了两年时间,苏沃洛夫的俄语水平就达到了能够自己阅读文学和传记的作品的程度。
苏沃洛夫是个善于联系实际的人。他在阅读名人传记中确立了要当军事家的理想之后,就开始为实现理想准备条件。早熟的苏沃洛夫知道自己的意志不强,就自觉地锻炼意志。莫斯科的夏天并不炎热,水的温度也不高,可是,苏沃洛夫却长时间在水里游泳,以锻炼自己的耐力。深秋季节,天气很冷了,人们都穿上了棉衣,苏沃洛夫却仍穿着单衣。为了磨炼意志,苏沃洛夫在狂风暴雨中纵马狂奔。在周围的人都不理解的环境中,苏沃洛夫按照自己的意愿行动着。
1748年,苏沃洛夫正式服役,升任为下士,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军事生涯。1756年~1758年,供职于陆军院,并从1756年开始的七年战争展开了战斗生涯,在鲁缅采夫麾下任职,军事才能由此崭露头角。
苏沃洛夫一生指挥过60余次的会战和战斗,几乎屡战屡胜,战功显赫。如斯特洛维奇会战、俄土战争、镇压波兰民族起义、远征意大利等等。其中,意大利北部解放后,苏沃洛夫进攻法国,远征瑞士,打过瑞士的圣哥达隘口和鬼桥,率军翻过罗斯希托克山脉,进入姆坚山谷,完成跨越帕尼克斯山脉的进军,让苏沃洛夫的军事生涯达到了巅峰。这些战斗经历除了给他本人带来了辉煌的成绩,直至获得大元帅称号,其根据战斗经验所著的《制胜的科学》,亦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为各国军事家所必读。他在军事上的创新,如提出战略行动的基本方法是进攻;主张集中兵力于主要方向,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强调快速机动,积极进攻;提出观察、快速和猛攻三项战术原则;提倡严格治军,从实战需要训练部队,创立了一整套的教育和训练军队的先进方法等,为世界军事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朱可夫
看到别的孩子都上学了,年满7岁的朱可夫也向父母提出了上学的要求。这对贫穷的夫妇虽然经常吃饭困难,可是对孩子学习文化知识还是很关心的。他们已经把朱可夫的姐姐送进了学校,现在,儿子要求上学,他们没多考虑就答应了。
新生开学的日子到了,同村与朱可夫一起上学的有5个孩子。他们也是穷人家的孩子,不过家庭条件都比朱可夫家好一点。上学的第一天,父母都为孩子们买来了新书包,只有朱可夫背的是妈妈用粗麻布缝的布口袋。这个布口袋表面上看起来很像讨饭的叫花子背的布口袋。朱可夫背上这个布袋,走在同学们中间,浑身不自在。他平时聪明机灵,乐于助人,在孩子们当中很有面子。
这一次,他觉得太丢面子了。好不容易熬到放学了,朱可夫不和同学们一起走,而是一个人独自回了家。回家后,朱可夫把布袋子往地上狠狠一摔,生气地对妈妈说:“我再也不背这讨饭的布口袋了。”妈妈见儿子如此生气,没有责怪儿子,而是告诉他,书包是用来装书的,书包好坏和学习成绩没有关系,如果背上一只好书包,而考试却只得2分、3分,那也不是一个好学生,相反,背的是个讨饭袋,学习成绩却是5分,那才是好样的。
朱可夫听懂了妈妈的话。他知道父母挣钱养活一家人不容易。此后,这个穷孩子没有再提书包的事,而是一直背着这个“讨饭袋”上学。
他的刻苦学习换来了好成绩。在阶段小考中,朱可夫的算术、俄文都得了5分。当朱可夫拿着成绩单回家后,母亲问儿子,那书包与学习成绩有关系吗?朱可夫默不作声,他早就承认自己错了。而那几个背新书包上学的孩子,考试成绩都不如朱可夫,其中一个只得了2分。同学们当然不服气,他们说,这是小考,什么也不算,等到了期末大考时再见高低。这些孩子也许随便说一说,而朱可夫却记在心里。他要在期末考试时也拿5分。学校对期末考试非常重视,不仅张榜公布考分,而且对于成绩好的学生给予奖励。成绩公布出来了,朱可夫名列全班第一,学校奖励他一个作业本和一支铅笔。这是他第一次凭自己的能力挣得物质奖励。朱可夫非常高兴,他把本子和铅笔带回家,献给了父母。
好学上进的朱可夫,在家乡的教会小学读了4年书。在同学和老师们的眼里,他是个好学生。在4年的小学学习中,他年年都获得一张奖状。他家那黑糊糊的泥墙上,唯一的装饰就是朱可夫上学时获得的奖状。那红绿相间的奖状,在父母眼里比什么艺术品都漂亮。
朱可夫是卓越的军事战略家,功勋卓著。它善于运用丰富的实践经验训练军队,具有组织指挥大军团作战的卓越才干;在训练与作战中深入实际,作风果断,深得官兵拥戴。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先后指挥了列宁格勒保卫战、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会战等战役,成功地粉碎了德国的侵略,并率领苏联红军攻占柏林。朱可夫为苏联卫国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了突出贡献,成为俄罗斯民族英雄载入史册。朱可夫已成为战场上胜利的象征,为后人所敬仰。
文学家(上)
孟 子
孟子,名轲,战国时期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被后人尊为“亚圣”。
长大后的孟子虽然学富五车,然而仍不满足,决心外出历练,同时拜访名师,继续上进。
在他游历到孔子的故乡曲阜时,终于打听到一个人,这人叫司徒牛,是孔子的得意弟子曾子的传人,品德高尚如日月之明,令人景仰。但这人已多年不见,孟子仅打听到他是个驼背老人。于是他决定寻找司徒牛,拜其为师。
这天中午,孟子跋涉三十多里路,走进一片柳树林,饥渴难忍,他便坐在一株古柳下啃干粮。林深树密,枝叶繁茂,遮住了盛夏烈日的炙烤,孟子仿佛安歇于厅堂卧室之中。但林密不透风,蒸笼一般,孟子浑身大汗淋漓。树上的蝉在拼命地鼓噪,叫得他心里烦躁。突然一阵欢乐的小曲随着蝉鸣声传来,待他睁开眼时,只见一位驼背老人一手持竹竿,一手提口袋,一乐三颠地朝这边走来。他边走边用竹竿捅那树枝上的鸣蝉。竹竿到,鸣蝉无一逃脱。
老人把竹竿伸出去,收回来,那蝉便粘在竹竿上振翅鸣叫着落入他的口袋。他粘得很准、很快,远远看去,仿佛是在不断低头拾取。看看驼背老人捕蝉,孟子不禁想起了百发百中的神箭,剃头师傅的飞刀,厨娘手中飞旋的单饼,这一切与佝偻老人捕蝉是同一个道理,即天下之技,一在手熟,熟能生巧;二在于心专,心专则能通神。
佝偻老人微笑着上下打量眼前这位相貌与穿着极不相称的青年。突然,他放声大笑起来。笑而不言,这笑声在宣布,他明白了一切。孟子眼前一亮,犹如漆墨的夜空中一道耀眼的闪电:眼前这位驼背老人,不就是我日夜寻访的司徒老师吗?
他迈步上前,扑通一声跪倒,说道:“司徒老师在上,受弟子孟轲一拜!”这很出乎佝偻老人的意料,他趋步上前,躬身搀扶孟轲:“快快请起,折杀老朽了。老朽何德何能,敢当此大礼!……”
“司徒老师如不收我为徒,至死不起!”孟子又来了拗劲。
“你认错人了。”佝偻老人解释说:“老朽贱姓严。名讳居牛,一生只会捕蝉,何以为师!莫非你要学捕蝉吗?”
“不,您就是司徒先生,子思门下的高足。轲虽不才,但我相信自己的眼睛!”
于是孟轲跪述自己的家世:三岁丧父,慈母三迁,断机教子以及自己遍访名师……听完孟轲滔滔流水似的叙述,佝偻老人激动得热泪盈眶,承认自己便是司徒牛,答应收孟子为徒。
孟轲从竹篮里拿出一只活着的大雁——这是早已准备好的拜师之礼,表至死效忠之意;然后脱去褴褛的外衣,双手托着大雁,重新跪倒在司徒先生膝下,行拜师入门之礼。
从此,孟子跟随司徒牛又开始向更高的境界迈进。经过多年的努力,孟子终于成了一代大儒,他著书立说,积极传播孔子学说,对儒家学派的形成和发展起了重大作用,被后人尊为“亚圣”。
屈 原
屈原,战国时代楚国贵族,他从小博览群书,是一个知识渊博的饱学之士。到20岁的时候,由于在王族中的名声,被楚怀王召为左徒,这个官职除了管理王族事务,还负责国家内政和外交事务,年轻的屈原一下子成了国家重臣。
当时在战国七雄中,楚国、秦国和齐国最为强盛,楚国地处今湖北一带,河泽纵横,物产丰富。加上几代国君开疆拓土,使楚国国力强盛,有了统一六国的实力。
于是屈原向楚怀王进言:“如今西方的秦国经过几代的经营,已经有了并吞天下的实力,时常觊觎楚国,我们如果不对内整顿军备,训练军队,对外联合齐魏等国,秦国就会逐渐蚕食我国的领土。”楚怀王不以为然地说:“楚国幅员辽阔,物产丰富,军队实力强盛,有什么好担心的?”屈原回答道:“秦国善于交好离他们远的国家,攻打邻近的国家,我们楚国的西面和北面都受到秦国的威胁。”楚怀王有些紧张了,忙问屈原有什么计策。屈原说:“臣以为,我们应该联合六国共同抗击秦国的侵犯,这样才能保障楚国的安全,甚至消灭秦国。”“当今之计,对外应该建立和齐国的联盟,号令诸侯,共抗强秦。内政应该整顿军备,提拔人才,充实国库,还要对内进行改革,限制贵族的特权,重用有德才的人。”这番话深得楚王的赞许。
然而,屈原重用有才能的平民的主张,引起朝廷里的权贵们的恐慌。他们设计陷害屈原。楚怀王在听信谗言之后,疏远了屈原。
秦国早就有吞并楚国的野心,因为齐楚联盟而有所顾忌,为了破坏他们的联盟,于是派大臣张仪到楚国,进献重金给楚怀王,楚怀王收下了。齐王得知这件事,怀疑楚怀王居心不良。于是联盟破裂了。
接着楚怀王还中了秦国的离间计,免了屈原的官职,让他离开都城。屈原一腔报国之志不得伸展,却被流放到汉北一带,心里充满忧愁,在流放的过程中,写出伟大的长诗——《离骚》。他在诗里谴责贵族官僚残害忠良的罪行,表达他挚热的爱国之情。
屈原在汉北被流放很多年,后来因为楚国和秦国不睦,楚王才又把他召回都城。然而,没过多久秦国就将楚王骗到秦国扣留起来了。
屈原上书讨伐秦国,为楚怀王报仇。可是被秦国收买的大臣立即进谗言给楚怀王的儿子顷襄王,陷害屈原。于是屈原又被贬去官职,再一次被赶出都城。
屈原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自己忠心耿耿,为楚国强盛尽心尽力,却总是被君王猜疑。他写了一篇文章叫《天问》,这是屈原著名诗篇之一。
几年以后,楚国的首都郢被秦国占领,屈原的预感都得到证实。年老的屈原夹杂在逃难的人群里,踉踉跄跄。面对国破家亡的灾难,屈原肝肠寸断,痛不欲生。他决心用死来唤醒人民,于是自投汨罗江而死。人们担心鱼虾吞噬屈原的尸体,往江里投了很多饭团子,又划着船顺流打捞他的尸体。那天是农历五月初五,为了纪念他,人们把那天定为端午节。每年的这一天,按传统习俗,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和划龙舟,以表达对他的怀念之情。
屈原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他继承了中国古代南方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在基础上创立了楚辞文体,形成了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浪漫主义文学流派,和《诗经》一起构成了中国诗歌的两大源头,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无穷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现存的有《离骚》、《九歌》、《天问》等25篇,其中最重要的作品《离骚》是在屈原第一次被流放时做的。
曹 植
曹植天资聪颖,10岁时就已读了几十万字的诗赋文章,并且能够大段大段地背诵出来。
他的父亲曹操,不但是政治家、军事家,也是著名的诗人。听别人在他面前夸奖曹植,就命儿子把平日写的诗文拿几篇来看一看。
曹植立刻选了一些诗文送给父亲,曹操看后大为惊奇,觉得听人说儿子文思敏捷、出口成章以至许多赞美的话,都不是信口开河,更不是为了当面讨好他才说的场面话。
可是,儿子年龄还小,能写出这样好的诗文吗?曹操有些怀疑,把曹植叫来,问他写这些诗文的作者到底是谁,是否真是他所写。
曹植坦然地说:“儿子写诗作文,从来是抒自己所感,写个人所思。别人的思想感情,跟儿子有什么关系呢?儿子决不会把别人的诗文当做自己的,请父亲放心!”
曹植见父亲还没有完全消除怀疑,便诚恳地说:“如果父王不信,不妨当面考试!”
曹操听了,只是笑了一笑。
后来,曹操命人建造的铜雀台落成了。这个铜雀台,是曹操用来作为文人聚会、饮酒赋诗的场所。曹操想趁机考一下几个儿子的文才。在举行落成典礼那一天,他率领文武官员登台观赏,要儿子们也全部到场。
曹操对儿子们说:“今日铜雀台落成,你们每人写一篇赋,庆贺一番如何?”
当几个兄弟还在苦苦思索时,曹植很快就写出了一篇《铜雀台赋》呈给父亲。曹操读了这篇新作,进一步证实了曹植才思敏捷,从此就对他另眼看待了。
虽然,铜雀台一试是曹植18岁的事,但如果他不是童年早慧,打下良好的基础,怎么能比过兄弟们呢?
司马迁
公元前145年,司马迁出生在黄河西岸的一个叫做龙门的地方。他的父亲司马谈特别喜欢古籍,受父亲的影响,司马迁从小喜欢读书。后来父亲做了汉朝的太史令(专管天文历法并记录国家大事的官),于是司马迁便跟随父亲来到了都城长安。
不久,司马迁的父亲就结交了许多很有学问的人,于是司马迁得以拜当时的大学问家董仲舒和孔安国为老师。
20岁的那一年,司马迁已经成为了一个学识渊博的青年了,但是他对书籍上的知识不满足,决定离开长安城到全国各地走一走,了解更多的史料。
有一年,汉武帝要到泰山去举行“封禅”大典,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也跟着汉武帝前往。可是刚到了半路,司马谈就染上了重病,只好留在了洛阳附近的一个小镇上,正好从西南回来的司马迁赶到了洛阳,气息奄奄的司马谈对司马迁说:
“孩子,我死了以后,你一定要做太史令,继续我的事业。自从孔子编了《春秋》后,已经400多年没有人再写过历史了。汉朝现在统一了,国家安定了,这是一个多好的机会啊!”
没多久,司马谈离开了人世。司马谈死后的第三年,司马迁被汉武帝任命为太史令。不久司马迁便开始写作了,他反复比较和研究历代的史料,然后又把自己所掌握的材料也作了整理,最后他决定写一部史料真实全面的史书。
公元前99年,汉朝大将军李陵奉汉武帝的命令,率领5000步兵进攻匈奴,后来终因孤军深入,被8万匈奴兵包围。李陵拼死突围,斩杀了无数的敌人,但最后粮草断绝,不得已当了俘虏这个消息传到朝廷的时候,汉武帝大发雷霆,司马迁平日跟李陵并没有什么深交,但他仗义执言,他对汉武帝说:“李陵率领的5000步兵,作战10多天,杀伤了无数敌人,最后弹尽粮绝,投降决非本意。”司马迁的话激怒了汉武帝,后来司马迁被关进了监狱,并且受到了严刑拷打。没过多久,又从北方传来消息说,李陵正在帮助匈奴练兵,来准备攻打汉朝。其实这是一个谣传,可是汉武帝信以为真,马上命令把李陵的家属全部杀死。只替李陵讲了几句实话的司马迁也被汉武帝下令处以死刑。当时要避免死刑只有两个办法,一个就是花50万钱赎罪,另一个就是用腐刑(就是割掉生殖器)来代替死刑。
司马迁的家境并不富有,用50万钱来赎罪是不可能的事情,他想着他未完成的史书,又实在是不想就此死去,在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接受腐刑。
公元前96年,汉朝打败了匈奴,平定了边境,汉武帝一高兴,便下令释放一些关押在监狱里的罪犯,被关押了3年的司马迁这才得以重见天日。
司马迁出狱后当上了中书令,专门负责掌管皇帝的诏书和大臣的表章。司马迁平日除了默默无闻地工作以外,他几乎把空余的时间都用来写史书了。公元前91年,汉武帝和他的儿子在长安进行了一场10万人参加的大血战,结果,汉武帝战胜了他的儿子。为此几乎所有的臣子都前去祝贺,唯独司马迁仍然埋头写他的史书,也就是这一年,他完成了他的著作——《太史公书》,那一年司马迁已经55岁了,他终于完成了父亲的心愿。
《太史公书》很快地流传开了,后来人们把它叫做《史记》。《史记》一共有52万字,分为十二《本纪》、十《表》、八《书》、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共一百三十篇。
李 白
李白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有“诗仙”之美称。
李白的祖籍是陇西成纪。公元701年,他出生在随叶河畔(前苏联境内)一户商人家里。5岁的时候全家一起迁居到现在的四川省江油县的青莲乡。
因为父亲是以经商为生,所以家里的生活条件优越。李白从5岁就跟随父亲认字念书。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只要教一遍,就能学会。到了他10岁的时候,已经能看很多的书了。有一次李白的父亲要出远门,便叮嘱他说:
“孩子,你很聪明,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要更加努力用功才行啊!”
李白说:“我知道!”父亲走后,李白拿起一卷《老子》读起来。读着,读着,感到读不懂,头脑发胀,便跑到外面去玩了。到了外面一看:啊,天地是那么宽阔;空气是那样的新鲜;树木花草是那么葱绿茂盛;鸟儿飞来飞去,自由自在。啊!这比整天关在屋子里面读书快活多了。
李白和伙伴们在一起玩,早把父亲的叮嘱忘了,读书的事也早就丢在脑后了。
父亲回来后,便把他送进了私塾。李白聪慧伶俐,悟性极高。先生教的书,读一遍就能记住,还不会忘记。他比一般的学生学得快,加上本来他的基础就比别人好,因此成绩突出。但是李白头脑灵活、生性活泼好动,经常是坐不住的。
有一天,先生留的课业,他觉得不大好做,很伤脑筋,就想:不如回家玩一玩,要比做这些头疼的功课好得多啊。于是他就趁先生不注意的时候,偷偷跑回家了。
在回家的路上,他看见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坐在小溪边上的大石头旁,手里拿着一根铁杵,用力地来回磨呀磨,不停地磨。李白觉得很奇怪,连忙走上前去问道:
“老婆婆,您磨这个干什么呀?”
老婆婆回答说:“我想要把它磨成针哪!”
李白又问道:“这样粗的一根铁杵要磨成针,那得磨到什么时候啊?”
老婆婆对他说:“铁杵磨成针,功到自然成。只要工夫用到家,十年,20年,30年,天天不停地磨,铁杵虽然粗,总有一天会磨成针的。”
李白一听恍然大悟,他想:老婆婆的话有道理。这和读书一样,天下的好书很多,可是只要天天认真地读,10年,20年,总有一天能够把所有的书读完哪!老婆婆的话,就像一把重重的锤子猛击在了李白的心上。他对照几天来自己的行动,扪心自省,感到辜负了父亲的期望。
从那以后,他又到私塾里去读书了。他决心用铁杵磨针的精神激励自己,加倍努力勤学,再也不偷偷跑掉了。不论先生留下多少课业,他总是认真地按时完成。
除此之外,他还加紧读课外的书籍,终于把古代诸子百家的经书都读完了。后来李白到戴天山中的大明寺去读书,写了一首《访戴天道士不遇》的诗,成为他早期著名诗篇之一,当时他只有十几岁。由于李白的勤奋努力,终于使他成为一位著名的大诗人,人称“诗仙”。
李白以其热烈豪迈的个性,强烈的反抗精神和斗争意志奏响了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最强音,他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杜 甫
杜甫生于公元712年,他的祖籍原是湖北襄樊,后迁居到河南巩县。杜甫的父亲杜闲是个县令,而祖父杜审言却是当时文坛上有名的诗人。因为杜甫生长在书香门第,自幼饱受文化的熏陶,所以知书达理,惹人喜爱。
杜甫在祖父的教育和影响下,喜欢读书,随着年龄的增长,他的知识日益丰富起来。到了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下笔写文章了。而且他博览群书,总结出了精辟的心得,即“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的身体不是很强壮。因此他常常精神疲倦,大大影响他的学习和记忆,于是他痛下决心锻炼身体。怎么锻炼呢?小杜甫灵机一动,想到在后院里有很多棵果树,于是每天坚持练习爬树。日子久了,那些果树的树干都被磨得十分光滑。他爬树的本领大了,身体也就壮实多了。到了秋天,苹果、梨子、枣儿熟了,杜甫自告奋勇地爬到树上摘果子给小伙伴们吃。他从小就喜欢和左邻右舍的孩子们玩儿,尤其喜欢和那些生活贫困人家的孩子在一起。他觉得这些贫寒人家的孩子生活的本领大,认识很多东西,和他们在一起可以学到一些知识。
杜甫身体结实强壮了,精神好了,每天都看很多书。他认真学习儒家经典,还特别精读一些文选。到了他15岁的时候,他的诗就已经在洛阳的文坛上崭露头角了。有一次,当时洛阳最有名的诗人、书法家李邑看了杜甫的诗,大加赞赏,还说:“这一定是一位诗坛老先生写的吧?”
后来经人介绍一看,是一位毛头少年,便问:“这些诗都是你自己写的吗?”
杜甫恭恭敬敬地回答说:“是,老公祖。”
李邑紧接着又问:“你是受哪位名师指点的?”
杜甫回答:“祖父杜审言。”
李邑才恍然大悟,不再追问,十分客气地说:“这正是名师出高徒啊!”
李邑对杜甫赞不绝口,并决定让他参加一次诗人的聚会。到了聚会的那天,李邑非常热情地对到来的诗人们大声说:
“来呀,今天我们洛阳文人们相聚,都来欢迎一位诗坛新秀——杜甫!”于是,到会的文人,都为杜甫的年少英才而惊讶,尤其是看了杜甫的诗作之后,更是赞不绝口。
这以后,杜甫的诗在洛阳城里传开了,引起诗坛的极大关注。可是,杜甫并不自满和得意,反而更加用功读书,广泛阅读魏晋南北朝的各种典籍,决心读万卷书,走万里路,到生活中去寻求创作的源泉。他在此后的十年里,先后游览了吴越、齐赵一带的名山大川,并在游历的过程中写了很多歌颂大好山河和反映劳动人民疾苦的诗篇。
杜甫成年后,生活十分艰苦。由于他亲眼目睹了唐王朝的政治腐败,以及兵荒马乱中百姓颠沛流离、不能安定生活的痛苦,便一边写作诗文,一边希望将来能出仕为官,建功立业,但一直没能如愿以偿。
杜甫写下了无数反映时代的、动人心弦的不朽诗篇。在艺术上,杜甫以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了自《诗经》以来的优秀的文学传统,形成我国古代诗歌现实主义的高峰。其中如《兵车行》、《卖炭翁》、《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三吏”、“三别”等许多名篇,皆是人们世代传颂的不朽名篇。
白居易
白居易是我国唐代著名的诗人,公元772年出生于今陕西渭南县。他生长在书香门第,祖父和外祖父都是诗人。
白居易天性聪颖。还不会说话的时候,乳母抱他在屏风前玩。屏风上画满了画,乳母就指着画和题字告诉他这是什么,那是什么。他虽然还不会说话,但是,脑子已经有了记忆。再到屏风前,乳母问他什么,他都能用手准确地指出来。家人都认为这个婴儿是有悟性的,便不断地给他讲故事,念诗。
白居易6岁开始上学,读书很认真,先生每教一篇诗文,他不但用功背诵,而且还细细领会其中的含意。因为深受家庭的文化熏陶和影响,他爱好文学,尤其喜欢诗歌,对古人的名篇百读不厌,不仅读还用笔抄写,兴致来了,还背诵下来。不管是三伏天还是数九严寒,从不间断。
白居易16岁时来到了长安。有一天,他带着自己的诗去拜见长安名士顾况,希望得到他的赏识和推荐。顾况当时是宰相李泌的朋友,所以身价很高,一般不接见陌生的来访者。白居易一连几次到顾府上求见,都遭到拒绝。后来顾况感其心诚才让他进府相见。见面后,他看白居易只是个十几岁的孩子,不把他放在眼里。当接过白居易恭恭敬敬递过来的诗稿时,看到卷上署名白居易,就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居易,唔,长安米贵,想长期居住在这儿可不太容易呀!”
说着他就漫不经心地翻阅起来。看着看着,他便被许多动人的诗句吸引住了,开始对这个孩子刮目相看了。当他翻到《赋得古原草送别》这首五言诗时,不由自主地拍案叫绝,随口便大声朗诵起来。
顾况反复吟咏后,连连拍手赞叹道:
“妙!妙!'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对句工整而流畅自然。有这样的才能,在长安居住还有什么困难?”
顾况十分风趣地对白居易大加赞赏后,又鼓励他一番。白居易得到了长辈的赞赏和鼓励,十分兴奋,大大增强了信心。回家后,他更加发奋攻读,白天读赋作赋,晚上读书,闲时又偷空作诗,连睡觉休息的时间也没有了。由于他太用功了,以至于念书念得口舌生疮,翻书翻得手都长出了老茧。
白居易24岁时,父亲不幸病逝。按习俗,在服丧的三年内不能参加考试,因此他在27岁时才参加乡试。28岁到长安应试,考中了进士。他成了当时少有的才子。
白居易的名声传开了。可是他立志做一个有真才实学的人,便更加发奋读书,努力写作。功夫不负苦心人,白居易终于成了唐代的伟大诗人。他一生写过3000多首诗,其中《长恨歌》、《琵琶行》都是很有名的不朽之作。《与元九书》是他诗论的纲领,是我国文学批评史上的重要文献。
白居易的不朽诗篇一直被人们世代传诵着,他的诗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到世界各地,同样受到各国人民的赞扬。
王 勃
唐朝高宗永徽年间,王勃出身于绛州龙门之地的书香之家——王家。他从小酷爱读书。一天王勃与两位哥哥正在谈诗论文,父亲王福畴和当地名望较高的两位文人走了进来。
王福畴对三人说:“别高谈阔论了,快快拜见杜大人、范大人。”
三人作揖后,杜大人说:“常来常往,无须多礼。你们王家以诗书传家,一代胜过一代。王勃,你经、史、子、集、诗、赋、骈文,无所不读,涉猎广泛,知识渊博。所写诗文,我已览阅,构思精巧,文采四溢。”
范大人表示赞同,并说:“王勃,你告诉我,你6岁就写诗文,你这写诗作文的灵感从何而来?”
王勃谦虚地说:“大人过奖了。王勃只不过是凭一时兴起,随手写来而已,哪里谈得上什么灵感?但说真的,书读得多了,脑子也灵了。我的目标是学习借鉴前人的诗文,努力开创自己的风格,希望能独树一帜。大人请不要见笑啊。”
杜大人听后,连连点头,又说:“朝中专门研究训治之学的中书侍郎颜师古在为《汉书》作注。听说你读了他的《汉书注》之后,竟发现了其中不少的错误,还写了10卷《汉书注指瑕》,可有此事?”
王勃坦诚地说:“确有其事。我认为,给古书作注是一门极其严肃的学问,不能有丝毫疏误,不然就会贻误后人。我在读《汉书注》时,发现其中有不少错处,于是就记录下来,指出其错误所在,并予以改正。”范大人想见识一下,便说:“可以拿出来让我们拜读拜读吗?”王勃颇感高兴,便说:“正想请二位大人指教呢。”于是,王勃去书房,取出《汉书注指瑕》,递与二位大人,说:“王勃献丑。”
杜、范二人翻阅了《汉书注指瑕》,不禁拍案叫绝:“9岁儒生竟能指出大学问家的差错,堪为奇迹!此童禀赋超常,将来必大有作为!王大人,你这书香门第又出高人啦!”王勃并未因二位大人的夸奖而骄傲自满,仍刻苦学习,作文练笔。
一日,家中有客人来拜访,父亲王福畴在客厅中招待客人,客厅旁边即是王勃的书房,在书房中,只见王勃端来一杯水,倒一些在一块大砚台中,拿起一块墨,不停地研了起来。研好之后,王勃洗了洗手,揩了一把汗掀开蚊帐,蒙头就睡。
客厅中,客人对王勃的举动难以理解,就问王福畴:“你家公子研好墨,不作文章而上床睡觉,这是何种学习之法啊?”
王福畴笑答道:“这是小儿的一个习惯,他往往是研好墨,上床蒙头构思,然后开始写作,一气呵成。”
客人听后,思考片刻,频频点头,并说:“此乃打腹稿!贵公子有他的独到之处啊!”
王福畴陪客人闲聊,不一会儿,只见王勃翻身下床,走到桌前,铺好纸,拿起笔,一首五言绝句顷刻而就。客人好奇地凑近桌前,王勃谦虚地说:“请伯伯指点。”客人一看,这首五言绝句立意新颖,合仄押韵,而且一字不易,惊叹不已,连声称赞“贤侄奇才”。
公元664年,太常伯刘祥道巡行至关内,年仅14岁的王勃便上书刘祥道,提出了自己对治理国家的一些见解。刘祥道览阅了王勃的《上刘右相书》后,拍案惊呼:“14岁的孩童能提出如此精辟的治国方略,实为难得,此乃神童也。”
不久,刘祥道上奏唐高宗,将王勃9岁写《汉书注指瑕》10卷等事一一陈述,最后向唐高宗举荐王勃为官,唐高宗随即封王勃为朝昔文郎。王勃在职期间,写有大量诗文。16岁已蜚声文坛。20岁出任虢州参军,后被革职。26岁时,写下名扬天下的《滕王阁序》。王勃是初唐文坛四杰之一,他以独特的诗文创作拉开了唐代文学的序幕,使光辉灿烂的唐代文学得以发扬光大。
苏 轼
苏轼是北宋文学家、书法家。他于1036年出生在今四川眉山县的一个书香门第之家。父亲苏洵是北宋颇有成就的、著名的文学家,家中藏书很多,母亲也是一位有文化修养的妇女。他家有“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之美誉。父母的引导使苏轼自幼喜爱读书学习。很小的时候,母亲就开始亲自教他认字读书,还常给他讲故事。稍懂事的时候,父亲就是他最好的老师,给他讲经论道。因此苏轼7岁时就精读四书五经;8岁开始学诗,对欧阳修、范仲淹的文章十分崇拜;10岁能文,并且出口成章,一再得到亲朋好友们的夸奖。
有一次,在花园里,父亲吟了两句诗:“轻风细柳,淡月梅花。”
苏轼听了说:“父亲,这真是好诗呀!”
父亲说:“轼儿,这算不得好诗,要是在每句中加上一个很妙的字,那才会变成好诗呢!你想想,加上什么样的字好呢?”
苏轼又想了一下,就说:“前句加上一个'摇’字,后一句加上一个'映’字。就成了:轻风摇细柳,淡月映梅花。”
父亲摇摇头,说:“太一般了,不好。”
苏轼想了想,很快说:“有了,改成'轻风舞细柳,淡月隐梅花’。”
父亲听了说:“意思是出来了,不过用字太熟,也不好。”
苏轼又说:“父亲,那你说用什么字好呢?”
父亲沉思了片刻,说:“这样吧.你晚上睡觉时好好想想,再想不出来,明天要打你屁股啦!”
这天晚上,苏轼翻来覆去思索着,睡不着。天亮了,苏轼老早就爬起来,跑到父亲的房间里对父亲说:“父亲,那两个字我想出来了。一个是'扶’字,一个是'失’字。成为'轻风扶细柳,淡月失梅花。’”
父亲说:“妙!这'扶’字不只写了杨柳柔弱的形态,还写出了轻风绵绵的情意;这'失’字更妙,写出梅花、月色溶在一起,没法分辨的情景。”
得到了父亲的夸奖,苏轼心里美滋滋的。不久,父亲要外出游学,苏轼和弟弟苏辙就拜张易简为师,继续学习。
苏轼努力读书,几年下来,便把家中和眉山所有的书都读遍了。于是他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有一天,他在自家的大门柱上,贴了一副对联:
上联是:识遍天下字
下联是:读尽人间书
横批是:周游天下
他每天进出家门时都要在这副楹联前站立一会儿,每读一遍,脸上就会出现欣喜的笑容。
有一天,他家大门口站着一位老人,手里拿着一根拐杖,仔细看苏轼写的这副楹联。一面看,一面不住地摇头。这时,苏轼正好从外面回来,看到门口站着一个像是读书人的老者,但衣服十分破旧,也就没有理他,径直向大门走去。那老人看到苏轼没有理他,就赶紧走到苏轼的面前,指着楹联说:“相公,这副对联是你写的吗?”
苏轼笑了笑,说:“是。”
那老者又问:“这么说,相公是无书不读,无字不识的了?”
苏轼又笑了笑,说:“是。”
这时老者从袖筒里抽出一本书来,恭恭敬敬地递给苏轼,说:“我这里有一本书,读不懂,正想向相公求教呢!”
苏轼不以为然地从老者手中接过书来,只翻开第一页,就有许多字不认识,再翻几页,十之八九的字都不认得,翻着翻着,苏轼的汗就从额头上冒出来了。他手捧着这本书,再看这位老者时,觉得他气宇轩昂,有一种特殊的风骨,不像是穷酸的书生。他心想:“这一定是一位高人。我得拜他为师。”想到了这里,他连忙抢步上前,吩咐家人大开正门,然后恭恭敬敬地请老者到客厅上座。他让家人泡上一壶好茶,亲自为老人献茶,然后又恭恭敬敬地跪在老者面前,要求拜老者为师。
那老者笑呵呵地说:“山野小民,无知无识,哪里能当'无书不读,无字不识’的相公的老师呀!”
苏轼在地上叩了几个响头说:“学生才疏学浅、妄自尊大,真是太不自量了。请老师谅解。”
那老人在苏轼的家里住了几个月,不但使苏轼的学业有了很大长进,而且使他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懂得了“学无止境”的道理。
等那老人走后,苏轼在原来的楹联上又加上了四个字:
上联:发奋识遍天下字
下联:立志读尽人间书
横批:学无止境
苏轼从小就立下了雄心壮志,长大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他发奋读书,历代的诗词歌赋、诸子百家的书,他看到就读。苏轼不仅在家用心苦读,而且还走出家门,常常步行数百里向高人求教,广泛涉猎各种典籍,寻求处世之道和治国之本。
苏轼21岁就考取了进士,在诗、词、散文、书法、绘画等领域都取得了巨大成就。他与父亲苏洵、弟弟苏辙,被合称为“三苏”,自己还被列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司马光
春天来了,阳光和煦,燕子由南方飞回来了,树梢绽满了嫩芽。在屋子里关了一个冬天的孩子们此时已脱去棉衣,在阳光下嬉戏、玩耍,高兴得欢呼雀跃。
随着“快来救人啊!有人掉进水缸里啦!”的呼救声,一群孩子,跑向一口盛满水的大缸,缸里直冒水花。原来,一个孩子坐在庭院一角的盛满水的大缸缸沿上玩,不小心掉进缸里去了,孩子们有的爬上缸沿伸手去抓,有的大呼,有的跑去找人,呼救声不断。
7岁的司马光较为冷静:“不要乱嚷!”
喊叫声突然停止,孩子们的目光一齐聚向司马光。只见司马光操起放在缸前的大石头,奋力向缸上砸去。只听“砰”的一声,缸水哗哗地淌了出来。
孩子们开始被司马光的举动惊呆了,随后又蹦又跳地欢呼起来:“得救啦!得救啦!”两个大一点的孩子迅速跑到缸边,将溺水的孩子从缸里拽了出来。
当人们赶来时,见孩子已救出,松了一口气。有人问:“砸缸的是谁家的孩子?如此聪明!”有人答:“他就是朝廷大官天章公司马池的少爷司马光呀!”
幼年的司马光不仅聪明,读书也十分刻苦,每天读书都至深夜,春夏秋冬,日日如此。一个秋夜,凉风习习,7岁的司马光卧室还亮着灯光。父亲司马池来到他的房间。司马光的卧室十分简陋:一桌一凳,旧桌上堆放着《左传》、《史记》、《论语》、《孟子》、《诗经》等书。床上一张席,一床被,一个圆木枕头。墙上挂着一条幅,上面写着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落款为“司马光书刘禹锡陋室铭”。
这时,司马池看了看床,指着圆木枕头,问:“光儿,此物何用呀?”
司马光说:“这是警枕。”
“只是一截圆木,为何称它警枕?”司马池不解地问。
“我用它作枕头睡觉,不致睡得过沉而耽误学习呀!”
司马池“嗯”了一声,轻轻地点点头。见孩子如此克己自勉,不觉有些心疼,但很欣慰。司马光的勤奋苦学为日后编写《资治通鉴》奠定了雄厚的基础。
《资治通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编年体通史,记述了从周威烈王23年(公元前403年)到五代后周显德6年(公元959年),共计1362个年头的历史。全书共计294卷,另30卷,《考异》30卷。这部书选材广泛,除了有依据的正史外,还采用了野史杂书320多种,而且对史料的取舍非常严格,力求真实。这部书所记述的内容也的确比较详实可信,历来为历史学家所推崇。而且《通鉴》记事简明扼要,文笔生动流畅,质朴精练,不仅可以作为史学著作阅读,有些篇章也可以作为文学作品来欣赏。
郭沫若
郭沫若从小不仅勤奋好学,而且兴趣广泛,思想活跃,精力旺盛。六岁那年,他进了私塾读书。
有一次老师外出钓鱼,钓得很多鱼,心情十分高兴。兴奋之余,挥笔在黑板上写下“钓鱼”二字,并要学生来对。同学们都面面相觑,不知所措。老师把郭沫若叫了起来,让他回答。郭沫若想起不久前刚刚看过的木偶戏《杨香打虎》,于是就对了“打虎”。老师高兴地说:“请坐,请坐。”
还有一次,小郭沫若和几个小伙伴到寺院中去偷桃子吃,被和尚发现了。和尚到私塾找老师告状。老师立即把全班同学集合起来,大声呵斥:“谁做的坏事,立刻站出来承认。”可是没有一个人答话。老师出于无奈,便说:
“我出个上联,你们每个人对个下联。谁对得上,就可以免罚。”
郭沫若高兴地举起了手,说:“老师,此话当真?”
“当真。”
“那您快出联吧。”
“你们听好'昨日偷桃钻狗洞,不知是谁?’”
郭沫若听完,沉思片刻,对道:“老师,'他年攀桂步蟾宫,必定有我。’”
老师听完,把手一挥:“算了吧。先饶了你们,可是不许再去偷了。”
1906年春,郭沫若考入嘉定高等小学堂,第二年又提前升入嘉定中学堂。他在嘉定读书期间,看到了当时学校当局的腐败,教职员的无能,并对此深感不满。第一学期,他考试成绩最优,遭到同学们的嫉妒,发生撕榜风潮。而教师不但不能制止,反而屈服,重新改榜。这是郭沫若人生道路上受到的第一个打击。从小以来,他一直生活在充满友爱的氛围里,性格的发展较为自由,有如一股清澈的泉水,在山涧中自由地流泻,现在却被人世的浊潮所冲击、污染了。他在以后的回忆中写道:“我恨之深深,我内心的叛逆性便被培植了。”
1921年7月,郭沫若与郁达夫、成仿吾等成立创造社。同年8月,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成为我国新诗的开拓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