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章
《道德经》通读 第五十章
原文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此章名曰:厚养生者不生。
我们在读五十章时,可以回顾一下《道德经》第十六章的经文: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用,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觉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老子在这一章里告诉我们,虚无清静是真常之道。万事万物生生不息,在生生不息中各自归其根,根,即虚无清静的真常之道。老子说,归根就是重全静,守静就是复命,复命,就是回到生命的虚无清静的真常之道,这样,就可以没身不殆,不毁不灭,永恒存在。
这是老子对万物的“观其复”而有的所悟。
五十章,老子把守真常之道这一思想,直接对人述说。就是说,老子在这一章里,认为人之“出生入死”,要想做到颐养天年,只能恬淡无为,虚静守常,少私寡欲,心地善良,本性圆明。
那么如何虚静守常?具体地说,就是不能有妄心妄念,不为欲行。有眼睛,正视而不妄看,有耳朵,正听而不妄闻,有鼻,不妄五味,有口,不妄言食,有手,不妄伸,有脚,不妄行,有身,不妄动,有意,不妄识。正其心,守其本,方能虚静守常。
看看人这一生吧: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出为生,入为死,所以,我们有出生之说,也有入土为安之说。人之生死,来自出入。一生一死,或者说,一出一入,即为一生。
人之生,来自于道,来自于天地万物。道化生化育一切,有天地万物,而后有人。所以,老子说,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不自生,表达了每一个人的生,都是一样的。
但死却不相同的,老子把这不相同的死,分为三大类。
生之徒十有三,这一种人占三分之一,生之徒的意思是,顺自然而生息,无病无灾,享尽天年。
第二类:死之徒十有三。这种人,或因先天不足,体质较弱,或生病伤残,未尽天年,过早夭折寿命,这种人也占三分之一。
第三类:人之生,动之死地,十有三。
这类人,追逐名利,生活奢侈,享受过度,恣情纵欲,不能虚静守常,以此求生,其行相反,所以早死,不能享天年,也占三分之一。
今人,根据自己所作所为,可对号入座,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
为什么,这些人会“动死地”?(动死地,就是行为让自己陷入死亡之路)老子说,以其生生厚。第一个生,追求,动词,第二个生,名词,生之事,生之物,生之条件;厚,多。就是说,因为这些人,追求太多长生的事,追求太多长生的东西,追求太多长生的条件。追求得太多,结果不能长生,反而不得生。
老子的这段话是在说,虚静守常,回归大道,无知无欲无为,才能长生。弃本求末,不得生。
虚静守常之人,其生若何?老子接着说:
盖闻善摄生者,陆行不避兕虎,入军不避甲兵。兕无所投角,虎无所措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
老子把清静无为,虚心守常的人,称为善摄生之人。摄,养的意思。善养生的人如何?犀牛和老虎伤不到他们,在战场的,刀枪也伤不到他们。犀牛在他们身上没有投角的地方,老虎在他们身上找不到抓挠的地方,他们的身体上没有刀枪可入的地方。他们身上根本没有这种可伤害的地方。
这显然是比喻说,老子用这样的比喻,是说。虚静守常,生命没有任何危险,万事万物伤害不到人的生命,可以永恒长存,守常的人,身体上不存在可伤害的地方。
老子如此说可信吗?人的身体怎么会刀枪不入,犀牛和老虎伤不到人。圣人的身体怎么会不能致死。
我想,老子这是在告诉我们,人的不能享尽天年,不是刀枪所致,更不是虎兕所害,而是自作自为。所以,老子才这样说。
人的真正无死地,是守常的静心,是对本性的归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