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麻将深层次的文化意涵:读懂“和”了,你就悟了

“和”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理念,是华夏族群的精神标识

文/周涧(原创)

中华民族崇尚“和”文化。一个“和”字,数千年心心相传,体现了本族群子民基于对生命之尊和生存之道的透彻感悟,所凝聚的“万物并育,谐和相善”的共识。

中国人对“和”的思考,涉及社会生活方方面面:修身有“和养身心”。齐家有“家和万事兴”。治国有“礼之用,和为贵”。平天下有“协和万邦”。待人有“和以处众”。美食有“和羹之美”。克难有“和衷共济”……

就连娱乐的麻将游戏的技术规则设计,也把一个“和”字演绎的生动有趣。

传统版麻将

笔者自2012年至今专注麻将牌艺的演进革新版“中华和文化牌”(简称:中华和牌,技术名称:天地人和麻将牌)及“中华节气文化牌”(简称:中华节气牌,技术名称:二十四节气麻将牌)的潜心研究,已出版专著《中华和牌创意研究》(长江出版集团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年7月出版),《中华节气牌创意研究》书稿也即将出版。所以,对麻将游戏的文化价值独有一番心悟。

已出版的《中华和牌创意研究》

其实,麻将游戏是中华民族独有的“和”文化哲学思想的产物。

老祖宗把关于和合哲学的“和弈”大学问,赋能于牌张拼连的技术思考中。

作为竞弈娱乐项目,麻将游戏在文化内涵上与围棋、象棋、扑克牌等游戏有着根本的不同,麻将不是围堵攻杀、以大压小、王炸霸凌对抗性的竞弈游戏。而是一种平等互应,各求己安非对抗性的“和弈”游戏。

从文化价值角度看麻将,你会发现在麻将游戏的技术规则设计中,蕴含着善念正向的“和合之道”。

想必古代先祖麻将游戏技术规则的设计者,一定是和合之道的深悟者。

敬和合,扬国风——演进革新版麻将之“中华和牌”

设计者本着“以和为贵”的理念原则,所有的牌张符号没有“强弱”与“克异”功能之分,互不打压,只讲缘联。牌局的行牌规则,没有占位夺命的机谋,只有安身守己的计巧。四方各据,只是对应而不是对抗,互不侵扰,不损彼利;竞者没有争斗,弈者不伤其他。赢局不从斗中来,只赖各自善修为。

麻将技术术语的设计也很有意味,所谓“吃”,并非置于死地的“消灭”,而是顺势“延揽”;所谓“碰”或“杠”,也不是争斗性的“碰撞”或“抬杠”,而是借力“和合”;都分别是将他人舍掉的弃牌,延揽和合为自己的优势(组成顺子牌组、刻子牌组、杠牌组)。

而更有深意的是,麻将竞弈后的胜局,也不是叫“赢”或“胜”,而是叫“和”(发音:hú),这里表示的不是游戏赛事一局终了的竞弈胜负,而更像是证明一场智力战术演习过程的历练成熟(“和”从禾、从口,有庄稼成熟之意)。一个游戏竞弈胜局的独特命名——“和”,折射出中华先人对游戏赛事结局“胜负不对立,输赢相安好”的崇善心态。

知节气,懂中华——演进革新版麻将之“中华节气牌”

正是因为麻将牌游戏娱乐中,所沁润的“平等忌斗”“竞而不争”“谐和守道”“和合借力”“无争谋利”“智求圆满”的“和弈”智慧,所以麻将牌艺在所有的棋牌游戏中,最符合华夏民族“以善修为”的文化心理,加之多人合欢的快乐氛围,故而自然地最受华人普遍喜爱,并被尊称为“国粹”或“国牌”。

从麻将游戏技术规则设计的初心看,麻将的娱乐功能,原本是具有正向文化意义的“教善之乐”,只是被人为附加了赌性色彩,才使其变为负向的“染恶之忧”,而致社会上许多人“谈麻色变”,甚至群起诛之。

倘若更多人读懂了麻将游戏技术设计中的和合之道意涵,拂拭去其形象上的赌性蒙尘,发掘其善念正向的文化价值,麻将在社会上被贬损的尴尬处境,或许才能得到反思与改观。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