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大的争议,最后来聊

没想到2019年,《地球最后的夜晚》(下文称地球)“营销反噬”还在继续。

昨天的一则新闻,称它主要出品方华策影视,受其暴跌的票房和口碑影响,股价直接跌停,公司市值缩水16个亿。

这部电影,最近刷爆了各大社交平台,关于它“烂与不烂”的争议随处可见。

购票软件上,影片的评分跌入谷底,不少观众们用“无聊”“垃圾”“年度最烂”等字眼,宣泄着自己的愤怒。

更有奇人,一拳砸破了昂贵的影院大银幕,戏外场面一度失控。

豆瓣上,也从原先的7.5分降到了略尴尬的6.9分

不妨碍喜爱它的影迷,仍愿意用与普通观众的唇枪舌战,去维护这部艺术电影最后的体面。

此前,本片的制片人之一曾撰文《地球的“至暗”时刻》,苦诉拍摄过程的不易,殊不知当下才是真正的地球的“至暗”时刻。

口碑如此两极化,以至于我们无法避开它的营销,单纯去讨论电影本身。

《地球》所采取的营销手段,从市场的角度来说,无疑是成功的。

“一吻跨年”的宣传策略打出后,本片在抖音上走红,跨年夜场场爆满,继而预售成绩不断刷新纪录。

如果不靠营销,这部受众面较窄的文艺片哪怕再拿十个奖,相信也不会取得现在接近3亿的票房。

可它剑走偏锋的“创举”,又是不负责任的。

一个电影的宣发团队,不光要让电影与更多的观众见面,还应该令他们更多地了解,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作品。

反观《地球》宣发,一味用抖音的“错位营销”,糊弄三、四线城市的观众群体。

他们能想到,让导演毕赣上《吐槽大会》这样的娱乐向综艺,却没有同时请一批影评人和KOL(意见领袖),提前对电影内容进行介绍解读。

好歹为可能看不懂的观众,打上一支“预防针”啊!

▲毕赣本人看穿一切

就像电影开头提示大家适当时刻,要戴上3D眼镜,可为什么此时才戴,意义为何?

只有少部分的迷影人士才知情,剩下的普通观众大多连“长镜头”都没听过。

这样不管不顾地把片子丢给一群错位的受众,且不见任何保护措施,是对观众的不负责,也是对电影的不负责。

被“一吻跨年”的浪漫说法骗进电影院的一群人,原本预期看到的是一部悬疑爱情片。

没想到昏昏欲睡的沉闷节奏,不知所云的台词情节,把一颗颗想要在最后的夜晚,飞出地球的心,冰冷地按回座位上。

最后看懵逼了,看愤怒了,绝对是意料之中的正常反应。

但另一方面,作为成年人的观众,是否也该为自己的冲动消费负责呢?

购票之前没有进行任何了解,才被营销忽悠过来,好好地上了一堂电影教育课。

事后说“看不懂”,骂“大烂片”,把怒火全部撒到作品的身上,这样的行为实在称不上理智。

平心而论,《地球》无关烂片。

作为一部受到戛纳和金马双重肯定的电影,李安导演曾毫不吝啬地夸赞它:

这是今年世界上非常非常非常优秀的一部电影,3年前的金马最佳新导演让我们看着他茁壮成长发光发亮,这是部非常非常特殊的电影,有它独特的电影魅力和语言。

围绕其成片所产生的争议,又的确关联着观影的障碍。

首先,回到故事本身,它真的讲得不清不楚?

在我看来,相较于毕赣处女秀《路边野餐》的失魂之旅,《地球》的故事线更值得玩味。

主角罗紘武(黄觉 饰)回到家乡凯里奔丧,追忆起年轻时代与一名神秘女子万绮雯(汤唯 饰)的无终恋情,并开始寻找她的下落。

影片的前70分钟,观众要跟随侦探般的主角,在现实和回忆来回穿梭,利用情节中不断出现的台词或道具,去还原那个女人捉摸不透的形象,去拼凑整个故事看似混乱的主题。

后70分钟,自然是早期被吹到爆的长镜头梦境,前面给出的线索提示,在此处都能找到一一对位。

例如梦境里,突然出现在矿洞中的男孩,很容易判断出他是罗紘武并不存在的儿子,以及死去好友白猫的结合体。

父亲教儿子打乒乓球,罗紘武为男孩直接取名为“小白猫”,已经被导演点得不能更明白。

最后通过蜂蜜、火把、红色头发、野柚子、绿皮书扉页上的咒语……我们又接连认出,万绮雯梦里的化身“凯珍”,罗紘武抛家弃子的母亲。

整部电影,成了一场大型拼图游戏。

它拥有黑色电影的悬疑氛围,却并不烧脑,有人额外解码出白猫就是年轻时的罗紘武,有人搬来弗洛伊德直指男主角的“恋母弑父”情结。

无论拼出了哪一块的线索,《地球》都能带来观影体验上的趣味。

即便无耐心去理解剧情,影片之中所呈现出的贵州凯里(也是导演的老家),独特迷离的诗意质感足以令人眼前一亮。

在这里,所有的记忆都是潮湿的,连同汤唯点烟的侧脸都沾染了几分漉漉的性感,它的这份精美,不该随意被否定。

其次,3D长镜头是否在装逼炫技?

长镜头,有必要,而3D效果,真没必要。

毕赣电影里的长镜头,是完成通往梦境的一场仪式,在视听语言上补充了他电影美学的叙事需求。

不过《地球》结尾浪漫一刻的情感冲击,到底不如《野餐》那曲《小茉莉》唱得真挚感人。

整个拍摄过程只有努力完成,缺少极致突破。

强行转制的3D效果并未加深梦境的沉浸感,致使它反倒成为一个有瑕疵的美梦。

毕赣靠长镜头一战成名,《地球》最先确定要拍的也是这段长镜头,可惜技术有限,没能刷新观感体验。

尚未准备好的毕赣,才拍到第二部长片,就被资本裹挟着过早地推向了高位。

拍摄经验的缺失,面对工业制作体系的陌生,令他倍感压力,也导致成本到最后越拖越高。

长镜头作为招牌无法割舍,《地球》成了《野餐》的全方位升级版,导演只能躲在擅长的领域里,选择自我模仿与重复。

另外,影迷们也在质疑他“抄袭”了多位知名导演?

毕赣刚出道时,就被说学侯孝贤、阿彼察邦。

现在更有了“贵州王家卫”的头衔,当然《地球》中没忘出现直接致敬塔可夫斯基电影的镜头设计。

▲效仿《潜行者》最后一幕

毕赣的电影基本是从个体的生命经验出发,作为怀揣电影梦的文艺青年,他把自己的观影趣味和经验塞进作品里,其实没什么问题。

但这些东西掺在一起出现在大银幕上,连毕志飞都察觉到了“过于杂糅”。

《地球》一个西方式的黑色电影剧本,融入了王家卫的文艺旁白,就像汤唯、黄觉等明星演员闯入凯里小镇一样,显得风格混乱且跳脱。

面向市场,虽然它的故事已尽可能地讲得简单直白,但这种偏向于私人趣味的影像作品,依旧难以被大众接受。

所以不难理解,“看不懂”的声音到底由何而来,也不必特意划分出审美的高级与低级。

其实国内观众对于文艺片的一向认知,主要来自于贾樟柯王家卫

山西走出的贾樟柯,和香江养成的王家卫,一个关照时代,一个偏爱城市。

而毕赣与他们不同的地方,则在于他只注重个体困境。

时代下被忽视的卑微命运,都市里被放大的男女孤独,尚且还能通过我们调动自身人生经验,产生故事之外的情感共鸣。

那么看懂《地球》,就必须看懂毕赣,喜欢他的电影,就必须爱上凯里,偏偏他又不愿意让我们轻易看懂。

这样的拍法只能让他的作品,比前面两位前辈导演的,更加小众。

而面对如此有距离的艺术电影,习惯了商业片直接投喂答案的观众,是否还能静下心来去尝试理解并欣赏?

就铺天盖地的差评反馈来说,现阶段,还不能。

当意识到影片并非如营销得那般“浪漫甜蜜”,有人会选择立即退场、退票,不甘心的留下来上网直播辱骂,客气点的干脆闭眼昏睡过去。

电影结束,无论看没看进去,全场都松了一口气。

《地球》对市场的“冒犯”行为,试探出国内观众对艺术电影的容忍度,比想象中低。

难道艺术片就不该为市场接纳吗?

要求电影拍摄遵守市场规律,反过来,为何市场不能为电影艺术提供生存空间?

观众既可以选择市场,也可以尊重艺术,没必要逼着我们选择一方去站队。

总结2018年的国产电影,《我不是药神》《无名之辈》等口碑片,以黑马之姿屡次创造票房佳绩。

证明国内的观众们,不是不爱看好片,相反非常乐意力挺好片。

只不过,更多样的观影习惯和更深层的审美水准,还是需要耗费时间精力去引导、培养。

《地球》的营销,是一个教训。

它的意义却在于,认为它是烂片的人迟早会知道,原来电影是可以这样拍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