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新知·情报丨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红斑疹1例

无创性心脏放射消融或可治疗室性心动过速

美国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分校的Robinson等研究人员结合“心电图成像”与“放射消融治疗”,考察了电生理学指导、无创(非侵入性)、心脏放射消融在治疗室性心动过速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中,放射消融通过体部立体定向放射治疗(SBRT;一种癌症治疗技术)技术实现,患者在清醒状态下,接受单次25Gy(放射线剂量单位)的辐射治疗。

2015年4月至11月,5名高危、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参与研究。治疗前3个月,5名患者室性心动过速共发作6577次。消融后6周为空白期(空白期心律失常可能由消融后炎症诱发,不予考虑)。6周空白期后,在接下来的46患者月(patient-months)间,有4次室性心动过速发作,较基线下降了99.9%。

在5例难治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中,无创、心脏电生理学指导的放射消融治疗可明显减轻室性心动过速负担。

N Engl J Med 2017;377:2325-2336

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出现红斑疹1例

一位66岁的新诊断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接受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在移植后第10天,患者出现发热(38.4℃)。患者开始接受头孢吡肟的经验性治疗;然而,尽管给予抗生素治疗,患者仍持续发热。在移植后第14天,患者躯干和四肢出现了新发的瘙痒、融合、红斑、可压退(blanching)、麻疹样的斑疹和丘疹。移植后腹泻和体重增加6磅值得注意,头痛、咳嗽、呼吸急促或腹痛呈阴性。

患者的诊断结果为:植入综合征(Engraftment syndrome)。下一步应该停止抗生素治疗,并考虑全身糖皮质激素治疗。

正确诊断的关键在于,在HSCT后的中性粒细胞恢复期间(有时在此之前)出现非感染性发热和皮疹。移植综合征的并发症包括肺、肝、肾和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

JAMA 2017;318:1822-1823

结直肠癌筛查:基于粪便的新型蛋白标志物检测

使用粪便免疫化学检测(FIT)方法测定血红蛋白已广泛用于结直肠癌(CRC)的无创筛查,然而,其灵敏度有待提高。为了找到灵敏度更高的标志物,荷兰癌症研究所的Bosch等人证实,粪便中的新候选蛋白质组合可以作为早期筛查CRC和晚期腺瘤的生物标志物,其诊断性能优于血红蛋白。

研究人员通过质谱法,共鉴定出834种人蛋白质,其中29种蛋白质在前两个系列中与对照相比,在CRC中显著增加。研究人员设计了多种四蛋白组合用于鉴定CRC和腺瘤。这些四蛋白组合诊断CRC和晚期腺瘤的灵敏度分别可达到80%和45%(特异性固定为95%),高于单独的血红蛋白检测。进一步概念验证研究表明,在基于FIT的筛查项目中,即便是少量样本,这些蛋白质组合也可鉴定出CRC和对照样本。

Ann Intern Med 2017;167:855-867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