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家人患上抑郁症你该怎么办?
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病。据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全球有2.64亿人患有抑郁症,每年有近80万抑郁症患者死于自杀。抑郁症不单单表现为情绪抑郁,还会有激怒、冲动等行为。病情发作时,既可能危害患者自身,也可能伤及他人、危害社会。
日常生活中,对于抑郁症患者的正确护理尤为重要,不仅能够避免抑郁产生的危害,还有利于病情的康复。为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回龙观医院护理部副主任护师王冲,请她从专业角度谈谈抑郁症患者的居家护理技巧。
症状表现: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常
抑郁症是抑郁障碍的一种典型情况,患者通常会表现出情绪反常。比如,少言寡语、不愿与人交往,学习和工作时感到力不从心、兴趣减退等。其中,女性患者会因为生活中的小事产生偏执情绪而悲伤哭泣,男性患者则表现为自我封闭、莫名烦躁、情绪冲动。
部分患者的家庭条件和生活环境优越,学习、工作情况也比较顺利,但却感觉不快乐。这类患者通常是由于生物性因素引发抑郁症,比如受遗传、脑神经递质的影响。
临床中,年龄较小的患者会表现出各种各样的躯体症状,如头疼头晕、胸闷、呼吸困难、喉咙堵塞等;也有患者因为潜意识层面的问题而出现生理障碍,如一到学校或者工作单位就表现出头痛头晕、心慌气短、腹痛、肢体无力等症状,而离开这些环境后,身体立刻恢复正常;还有患者会产生病理性的逃避和退缩,如无理由休学或者辞职,放弃了学业和工作后,内心又感到焦虑;最危险的重度抑郁患者则会出现自杀的想法或者行为。
抑郁症患者早期往往有迹可循。部分患者曾在童年受到严厉管教或缺乏亲情呵护,心情长期处在抑郁状态中。进入青春期或者成年后,患者意识到自身的不良状态与遗传有关,很容易产生处处对立的情绪,过激者甚至会离家出走,和父母断绝关系。在学习和工作环境中,患者常常难以与他人友好相处,而出现不断更换生活环境的情况。
沟通技巧:尊重是一剂良药
尊重是一剂良药。与抑郁症患者沟通时,要尊重对方的感受,将其看作正常人,遇到事情要及时与患者商量。由于患者经常会陷入无休止的负面思维中,对周围的事情漠不关心,因此,可以在聊天时传递给患者一些中性的信息,对其负面想法进行干扰,也可以通过聊聊天气、自然环境等话题来转移注意力。
日常生活中,家人可以陪伴、引导患者进行适量运动或听听音乐,促进脑神经递质的代谢,提升心理“活性”。一些简单、有趣的居家活动也能帮助患者感知外部世界,逐渐提起生活兴趣,比如家人和患者一起做饭、做手工等。
在患者状态不好时,家人不要强迫其做任何事,只是给予稳定、温和的环境就足够了。对待抑郁症患者,家人要遵循不抛弃、不抱怨、不指责、不用激将法的原则,用送一束花、给一个拥抱、打一个电话、做一顿饭的暖心行为,就能促使患者病情好转。
抑郁症会导致患者思维缓慢,与其沟通时要注意放慢语速。如果语速过快,会使患者产生记不起来、答不上来的情况,进而加重挫败感。家人还要善于倾听患者的内心想法,交流过程中,不打断、不强行纠正、不去否定患者的感受,尽量不要说“别哭”“别伤心”“别这样想”等否定话语。
在沟通中,家人要注意引导患者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帮助患者去改变懒散的情况,保证规律的作息时间。可以采用记录列表的方式,记录下患者感到抑郁的时间、当时的情绪、发病的原因,同时记录服药的时间和剂量,切记不能自行加减药物。
家庭护理: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抑郁症的康复除及时治疗外,家庭护理非常重要。尤其是对重度抑郁患者,应24小时专人护理,帮助患者恢复日常生活。
房间布置
尽量保证房间阳光充足,安静、舒适、温馨,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改善患者的悲观情绪。
合理膳食
抑郁症患者要多进食富含B族维生素的蔬菜和水果,同时增加维生素D、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摄入。每日三餐既要保证食物的营养,也要保持清淡的口感,建议多吃奶、肉、鱼、豆制品、核桃、大枣、鸡蛋等食物。
科学用药
面对拒绝服药的情况时,家人要引导患者把病情好转和积极治疗联系起来,进而提高服药的依从性,使患者坚持长期、合理服药,保证治疗效果,不能随意增减药物或中途停药,及时复查。
充足睡眠
抑郁症患者多有睡眠障碍,表现为入睡困难、早醒、睡眠不实等。患者可以在晚上用热水泡脚或洗热水澡,放松身体。入睡前,患者应避免过度兴奋和思考问题,坚持早睡早起。
适量运动
研究表明,慢跑90分钟能够提高1~5倍的5-羟色胺含量,长期慢跑可增加抑郁症患者的活力,有效降低抑郁风险。完全不锻炼的患者与每周锻炼1~2小时的患者相比,个体抑郁风险高44%。另外,运动可促使身体分泌内啡肽和多巴胺,起到调节情绪、愉悦心情的作用,患者应坚持每天进行适量运动。
安全防护
抑郁症患者常常有自杀倾向,家人要谨慎观察患者的周围环境,妥善保管危险物品。如果患者出现写遗书,整理旧物,突然关心他人,了断一些社会关系,收藏药品、刀、绳等行为时,家人要主动表达关爱,并积极寻求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师等专业人士的帮助。
心理引导
家人要体会患者的心境,并鼓励患者做力所能及、感兴趣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需引导患者进行自我安慰,少一些内疚和自责。同时,家人可以倾听患者的各种心理问题,了解发病原因,必要时提供帮助与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