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讲解哲学家的7种武器

奥卡姆剃刀

14世纪英格兰奥卡姆的逻辑学家、圣方济各会修士威廉提出,我们只需承认确实存在的东西,那些空洞无物的东西都是无用的累赘,应当被无情地“剃除”,核心概括就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这把“剃刀”问世后,将科学从宗教中彻底分离了出来,引发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最终完成了决定历史的政教分离。

案例解析:卡尔·萨根曾说“我的车库里有一条喷火的龙”,他的朋友就问这条龙在哪里?卡尔·萨根说这条龙是隐形的,你看不到。他朋友又说,那我用温度计测量下你的龙喷出的火焰的温度,卡尔·萨根回答“不行,这条龙喷出的是特别的火,是没有温度的火,测量不出来”。他的朋友奇怪地说,总要有种办法才能观察到这条龙的存在吧?卡尔·萨根就说,不管你提出任何一种观察方法,这条龙都有相应的特性来避免你的观察。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样一条“看不见摸不着的龙”和“根本就没有龙”这两个概念有什么区别呢?那这条龙的存在是不是就有点多余了?如果认为这条龙存在,那么是不是有无数多条这样的龙也存在?用逻辑解释“看不见摸不着的龙”极其复杂,但解释“根本没有龙”就非常简单,因为我看不见它。面对这种无法证伪的情况,奥卡姆剃刀就发挥了它的作用,如果关于同一个问题有许多种解释的话,每一种都能作出准确的预言,那么应该挑选其中使用假定最少的。如果某人以各种理由再三推迟与你的约会,那么最简单的解释就是那个人对你没兴趣。

尼采的锤子

尼采的锤子源自于尼采的著作《偶像的黄昏》。

案例解析:尼采在书中写到,这是战争的伟大宣言,而是为了试探偶像而作。这一次不只是某一时代的偶像,而是永恒的偶像,用锤子或音叉敲都行。没有比这更古老、更让人确信、更神奇的偶像,也没有更空洞、虚伪的偶像。

尼采的这段话非常晦涩难懂,不知所云。他想表达的核心思想就是“偶像”像黄昏一样不行了。这里的“偶像”并不是指的某个人,而是人们认为的“真理”,比如宗教中无所不能的上帝。尼采认为人们的信仰和所崇拜的事物都是值得怀疑的,要用“锤子”一一去试探,去打破。尼采想告诉人们,所谓的真理,不过是历史的产物,不过是自欺欺人的故事罢了。

休谟的叉子

休谟将知识分为两种,一种是“需要经验和归纳才能得到的观念知识”,另一种是“凭理性获得的事实知识”,这样的知识二分法被称作“休谟的叉子”。休谟用“叉子”戳开了当时社会上古板的教条主义。

案例解析:现在有很多类似“FBI教你读心术、销售的技巧”这样的书籍,你会发现这样的书说得很对,但实际运用起来这些书里面大多却是没有用的废话。因为这些方法并不具有普遍适用性,也就是说书里的这些方法可能用在这个人身上有效,但是换一个人就不行了。还有一些书籍,比如不同的数学辅导书里都写“1+1=2”,那么这种方法在任何时候都适用。

这两类书所传递的信息和可信程度是不一样的。前一种情况是某一个事件后面跟着另一个事件,但我们无法确定它们之间的必然性,用休谟的话来说,人类对于“必然”的信念根本不是推论,而只是一种不断观察后的结果。休谟对于出现在人们眼中的各种必然性很不以为然,他认为必然性只存在于数学和几何世界,依托过去的经验,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发展。

康德的眼镜

康德在“拉谟的叉子”基础上又进一步地对思辨哲学进行了发展,提出了著名的眼镜空间理论,称为“康德的眼镜”。他认为时间和空间都是非常主观的,是人们知觉感官的一部分。如果你戴着蓝色眼镜,你看到的东西就都是蓝色的,同样你的精神上戴着空间眼镜,你看到的东西就永远只在你认为的空间中。如果你戴着眼镜去触碰“理性主义”,那么理性也就变成了不理性。

案例解析:网红的声音会通过麦克风、声卡、软件智能处理、手机等才能传递到我们的耳中,这个过程就导致了真实的声音发生了改变,所以我们听到的永远都不是网红们最真实的声音。就算是面对面说话,声音也会经过空气传播,中间也会发生变化。再者每个人的耳朵构造是不同的,不同的人对同一个人的声音感觉也是不一样的。电影、图片每一帧都是由细小的色块组成的,与真实的世界其实也是不一样的。

我们人类的视觉、听觉、味觉等感知都是有极限分辨率的,超越这个极限,我们的肉体就无法感知了,而是要借助一定的辅助设备,犹如戴着有色眼镜来捕获这些信息,这种信息就是被加工过了。

古格斯的戒指

古格斯是一个虚构出来的人物,故事源自柏拉图的《理想国》。

案例解析:《理想国》中有一位牧羊人叫古格斯,他捡到了一枚戒指。这个戒指有一种特殊的功能,可以让人隐身。牧羊人利用这枚戒指成功地引诱了皇后,谋杀了国王,窃取了王位。

假设有两枚古格斯的戒指,一枚戴在一个平时看起来非常正义的人手上,另一枚戴在一个邪恶的人手上,那么这两个人会有什么不同的行为表现吗?柏拉图的堂弟格劳孔说这两个人不会有任何的区别,格劳孔认为无论一个人平时多么奉公守法,一旦拥有了古格斯的戒指就一定会做那些他想做而不是应该做的事情。假如人们能够逃脱惩罚,就都会选择去作恶,不可能严格地约束自己。所谓地追求正义,不过是追求“爱正义”的名号,都是做给别人看的。

波普尔的玩偶

波普尔是奥地利的哲学家,批判理性主义的创始人。

案例解析:有个小朋友希望自己的玩偶变得有生命,成为自己真实的伙伴。这时,大人们无情地告诉他别瞎想了,那是不可能的。但小朋友不相信,怀疑玩偶会在特定的时间才会变身,便偷偷买了一个摄像机,24小时监控玩偶,最后还是什么事也没发生。小朋友还是不死心,认为肯定是玩偶发现了摄像机才会不现身,它们一定是有生命的。

以上这种我们认为有生命又无法证明它没有生命的玩偶,就可以称作为“波普尔的玩偶”。哪怕只有一次我们能看到这些玩偶能自主的活动,我们就可以自信地说这些玩偶是有生命的,可是在没有观察到它们活动之前,我们既可以说它是有生命的,又可以说它是无生命的。无论哪种说法,都是无法进行证明的,这就是我们通常认为的科学与非科学的一个重要的评判标准,也叫可证伪性。比如主张天鹅都是白色的科学家,应该把时间花在寻找黑天鹅上,只要找到一只黑天鹅,那么原来的理论就是错误的。

公孙龙的石头

公孙龙是战国时期“离坚白派”的代表人物,“诡辩学”的祖师。

案例解析:公孙龙认为一块白色坚硬的石头,人们用眼睛去看,只会知道这块石头是白色的,而并不知道是坚硬的,那这块石头的属性就没有坚硬了。如果蒙着眼睛去摸,就只知道这块石头是坚硬的,而不知道是白色的,那这块石头的属性就没有白色了。

从感官和感觉上来说,白色和坚硬是独立存在、互不渗透的,所以公孙龙认为不能称呼“白色坚硬的石头”,只能称作“白色的石头”或者“坚硬的石头”。白色和坚硬是可以离开人的意识而存在的,白色和坚硬与人的感觉一分离,相应的现象也就不可知的。他只承认精神观念的存在,不承认具体现实事物的存在。当然他这种说法,在现在看来,就是胡说八道。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