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的絮絮叨叨

中年的絮絮叨叨何时休?
文/橙子
在世人眼里,每个家庭都有一个唠唠叨叨的老妈,一个沉默寡言的老爸,好像这个模式用之百分之九十的家庭都是准确的,几乎百年不变。
突然有一天,我也变成了女儿眼中唠里唠叨的老妈,变成了老公心里絮絮叨叨的黄脸婆。我是多么心有不甘!我不也曾经貌美如花,年轻漂亮吗?(此处为自夸,自我感觉)无论说什么,都是自己父母爱听的、爱人赞许的。可是,终究有一天,我也走到了这一站,絮絮叨叨这个词语也是我的标签之一了。
就说最近冬瓜一连串忙碌,期末考试,下乡扶贫,两条主线交替进行的,偶尔回家,精疲力尽回家来吃个晚饭、洗个澡、修养一下生息,我就变身唠叨老太婆了。我其实也不想多说话,说多了也累人呀。但是,我看不惯,我必须说呀。看到冬瓜坐到电脑前,从晚上七八点坐到深夜十一二点甚至凌晨一点两点,我真的无法熟视无睹!久坐伤身!我拿出手机百度,把久坐伤身的医生警告一句一句念给他听,他一挥手,像赶走一只讨厌的苍蝇,眼睛并不离开屏幕对我说,莫在这里说话,像个碎米嘴!碎米嘴,是他对我说的最狠的话。因为他曾经说起一个平时话多的人的印象就是碎米嘴,好像极其讨厌。想想也难过,我也是曾经信奉沉默是金的人!

其实我在人群里是很沉默的。我并不爱多言多语,多数时候扮演听众角色。只有遇到我愿意说话的人,我才会滔滔不绝。
又想起前一段时间夜晚散步,跟以前的学生家长阿禾一起,我们一圈一圈在操场走路,每天走到一万步就回去。在走路的过程中,我们步伐比较一致,速度都比较快,所以经常走到一块儿,然后就是有一搭没一搭地闲聊。她以一个家长的视野,我以一个教师的视野,聊我们的周围的人和事,各自立场不同,也就有了许多新鲜的收获。阿禾总是认真听我说话,感觉在课堂之外我又找到了讲课的感觉。不知道她嫌弃我的唠叨没有?我每次笑问,而她总是面带微笑,谦逊有礼。她家两个孩子成绩都不错,得益于家庭重视,父母教育有方。这应该与她良好的心态有关。阿禾还是年轻人,在她面前我感觉我是个爱唠叨的。
黄昏漫步,是很多家庭的必修课。可是冬瓜总是黄昏才回家吃饭,哪有心思散步?吃完饭已经很晚了,白天上班已经很累了,也就不想再下楼,就坐在家里上网下棋休息。女女也没有黄昏散步的习惯,总说上班都累了,回家换了家居衣服,哪个又换了出门的衣服下去走路?她认为最好的休息就是躺着刷手机,追看漏下的节目,随心所欲,自由自在。
我已经形成了一个习惯,每天晚上下楼走路,走完我的一万步,风雨无阻。顺便收拾家里垃圾袋拿下去,免得晚上逗来蟑螂、耗子。收拾好屋子,保持家里卫生,我觉得这是一个家庭煮妇的基本素质。以前我还要规劝一下家里父女俩下楼散步,用各种理由和这些年积累起来的健康知识去说服,但是基本上是对牛弹琴,沉浸网络的父女俩听得再多都无动于衷,反而厌烦了我在旁边的喋喋不休,认为我是吃饱了又有力气说话了。久而久之,我也就放弃了劝说,独自下楼散步了。我有时看不惯家里的一些事情,免不了说教几句,就听女女提醒,妈你该下楼散步了!于是乖乖闭嘴,下楼散步去了。

有时候我独自一人完成当天的徒步任务,有时候加入左邻右舍人群一起漫游……尽管活动半径只有操场那么大,但相对于走出家门就是马路的街道居民,我觉得校园这个空间已经足够大,我也于徒步中感觉到了身体的放松和愉悦。想起一个视频讲的关于走路的笑话,哥哥让弟弟一起出去走路,对弟弟说,有句俗话说得好“饭后百步走,活到九十九”。弟弟表示怀疑,问哥哥真的可以活到九十九?哥哥说,当然是真的,你只要坚持走到九十九,不就活到九十九了吗?
有时候就会反思自己,是不是家里人不愿意听你的絮絮叨叨,你就跑出去在遇见的路人甲乙丙丁耳朵旁絮絮叨叨?如果走出去也没有遇到可以絮絮叨叨的路人甲乙丙丁,是否又会跑回家去跟亲近的人絮絮叨叨一番才肯罢休?哎,中老年人如何才能避免一天絮絮叨叨?有时候一不小心在路上变成了别人絮絮叨叨的对象,才发现自己也很烦恼。心里嘀咕,她怎么那么多话?她究竟在家里有多久没说话了?她为什么牢骚满腹?她为什么有那么多说辞?
网友问,身边有一个爱絮絮叨叨的人到底是什么感觉?热心网友答曰:一,眼不见耳不听,能避则避,否则听多了这种人会像毒药一样侵袭人的意识,很烦人。这种人自认为自己说的就是真理,搞得别人都像loser,有的人自己过得不怎么样还来教别人怎样,真不知道这种优越感从哪儿来的!表面上看起来无害,但实际上还是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别人的心理。二,不做任何反驳,否则越来劲。三,做好自己,不让其有插嘴的机会。
看吧,别看你絮絮叨叨说得起劲,人家早已经有了对策!

(0)

相关推荐